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30
/ 2

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

刘一秋

320623199210292359

江苏九九久科技有限公司 226400

摘要:作为现代化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必要的基础条件,工程机械在具体运转的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外界自然环境以及人为操作失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出现故障现象,这对于原有的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都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当下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工程机械故障现象,在探讨相关诊断技术的同时,就如何有效的处理工程机械运转过程中的故障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便为今后我国工程机械运转过程中的故障及时诊断和处理提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工程机械;故障诊断;故障维修

1发生频率较高的工程机械故障现象分析

以现阶段我国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工程机械零部件及其运转实际状况看来,最为常见的故障可以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工程机械内部的零部件松脱故障。如果工程机械设备内部的螺栓加固水平相对较低,则很容易在长时间高强度运转的过程中出现零部件的松脱故障,这对于机械设备的稳定运转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第二,工程机械内部零部件的损坏故障。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工程机械所处的施工运行环境相对较为复杂,在外界长时间高温、低温以及雨水渗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容易会出现零部件的锈蚀以及损毁等。第三,工程机械内部的渗漏故障。这类故障主要是指工程机械具体运转中出现的渗水、渗油等故障[1]。第四,工程机械内部零部件部分功能丧失。在工程机械达到其使用寿命数值范围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出现内部各零部件不灵敏以及运转过热的问题,这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转将会产生明显的影响,甚至于会引发较为严重的设备整体故障。

2工程机械运行中常见故障现行的诊断技术分析

任何用于工程建设的工程机械在长时间运转之后必然会出现内部零件的老化和磨损等问题,维修人员需要在故障诊断的过程中对其位置进行精准确定并采取针对性的维修方式。离心泵构造材料受到腐蚀的这种故障现象发生频率相对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具体运转过程中受到恶劣环境及人为操作失误的影响,并以此诱发了扬程降低和震动异常等现象[2]。如果是因为人员操作失误带来的程序错乱以及其他电气类型故障,需要故障检测维修人员优先针对控制应用程序及时进行完善,又或者将操作程序进行恢复,确保将离心泵能复原到一个相对较早的正常工作时间点,在较短的时间里解决故障问题。但绝大部分离心泵故障的出现通常都是因为其内部零件因为长时间的使用出现的磨损老化,这就要求故障人员结合具体故障表象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在详细排查之后提出解决方案。

3工程机械运行中故障问题的维修处理策略

3.1维修技术工艺的持续更新

在工程机械的相关材料以及机械制造技术持续发展的影响下内部的零件精密性以及技术含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这对于维修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有所提升。为了确保现代化的工程施工机械能够在发生故障之时,由故障人员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的诊断以及处理,需要针对维修工作使用的方式持续进行更新。传统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是在其出现故障现象之后所进行的事后维修,不但容易对工程的施工和生产进度产生影响,甚至于很容易引发各种工程机械的运转安全事故[3]。互联网等相关技术的应用催生了状态监测维修这种技术方式。机械设备的状态监测维修能够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转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收集其运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性能指标数据,通过后台与正常运转状态下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帮助故障维修人员及时发现各种潜藏但尚未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以最小的代价完成维修工作,在维护工程施工和生产既定进度计划的同时,提高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

3.2关注对维修人员的应急性维修技术培训工作实施

因为工程机械需要结合原有的工程施工或者是生产计划进行长时间的高强度运转,除了最为常见的疲劳故障之外,也有可能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而出现应急性的故障现象。通常而言,这种发生在工程机械运转过程中的应急故障,所运用到的维修工具以及操作方法都相对较为简单。在密封圈或者是垫圈出现损坏时,则可以使用橡胶圈进行代替,能够保障工程的施工建设进度不出现拖延现象。对于规模较大的轮式装载机而言,如果轮胎在运转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需要进行拆卸处理,但轮钢在具体运行中锈蚀问题的产生不可避免,轮胎拆卸工作难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在具体操作处理时,完全可以使用水进行润滑油的替代,在二者之间粘连程度遭到削弱的情况下,使用推土机的产道进行施压,并将铁棒安置在轮缸和轮胎之间,以起重机使用钢丝绳进行吊起处理,确保二者能够有效地分离。这些应急性的维修技术需要由施工企业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及考核,确保相关人员能够在及时发现应急工程机械故障的同时,结合自己已有的应急技术及时进行处理和维修。

3.3强化维修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力度

即便我国的工程行业处于一种快速稳定的发展状态下,但工程机械的维修却始终面临着质量层面的威胁,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将机械设备的维修和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深层的融合,并在探讨各项质量问题出现原因的情况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相关人员需要结合单位内部已有的工程机械种类和数量,就其发生频率相对较高的故障现象提前制定出针对性应急处理预案,并在今后的工程机械维修处理过程中合理实践、应用,预防机械设备的长时间高强度运转过程下故障问题的频繁发生。出于保证工程机械的稳定运营状态以及既有使用寿命的考虑,施工企业需要在采购工程机械之后对其定期进行维护管理。

总结

工程机械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基础性作用,但在其长时间运转过程中,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共同影响也是催生故障现象的重要原因。为了保障能够在工程机械出现故障问题之时得到及时的维修处理,需要由相关企业关注应急性维修技术的培训并强化质量监管,配合现代化的维修技术方式选用,在降低维修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同时,为工程机械的正常运转提供应有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周多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现场故障诊断与维修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1(22):108-110.

[2]张杰.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研究[J].河北农机,2021(11):66-67.

[3]王华.工程机械的故障诊断与维修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21(02):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