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张志晶 1 王广乐 2

1中南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71 2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湖北分院 湖北省武汉市 430061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时代背景下,低碳经济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新趋势,随着中国吹响“碳达峰”、“碳中和”的号角,中国低碳城市试点的深入推进,低碳城市更加受到我国各级政府的重视。本文立足低碳理论,对低碳要求下城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为低碳城市规划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建议参考。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城市;城市规划设计;

引言

近几年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了各国重点关注的议题,认识到要逐步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2020年9月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国郑重提出:“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低碳城市建设为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倡导“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理念,实现城市的低碳化发展,是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建设低碳城市逐步成为新时期城市规划的重要目标。

1低碳城市的基本内涵

低碳城市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城市是一个可持续、集约高效、生态宜居的城市,是将低碳的理念贯穿于城市发展的方方面面,用低碳理念来组织城市的生产生活。具体而言,就是要构建以低碳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推进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模式,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推进清洁能源的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工业化的关键阶段,一定时期内因城镇人口集聚及工业发展而带来的碳排放总量增加是会客观存在的,低碳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积极推进低碳城市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低碳城市与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有重要的作用,其具有协调和调整城市资源分配的功能,能够合理引导城市的低碳建设,强化城市的低碳管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城市规划是以减少碳排放为目标,它不仅关注城市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更关注资源和能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低碳导向下的城市规划编制重点关注全过程的减碳,既要从源头上减少碳的来源,也要从过程中消减碳的排放,涵盖了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转型、清洁能源的利用、绿色交通、绿色建筑、城市生态空间建设等方方面面。严格来说,低碳城市规划既不是一个独立的规划也不是某个专项规划,而是将“低碳”的理念融入到既有空间规划体系的不同层次中,并且低碳城市在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相关的专项规划中又有不同的侧重点。

3低碳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策略

3.1构建低碳化的经济产业格局

低碳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推行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有助于带动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强化资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2021年2月,国家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

在后疫情时代,我们要紧抓契机,在城市规划的产业政策制定中,要摒弃传统粗放式的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加大污染的整治力度,缩减化石能源的比重,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构筑一条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能源供应体系;同时,要加大产业的调整力度,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节能建筑、生态服务业等,积极探索一条低能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道路。

3.2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虽然走过了十多年的推广之路,但因材料、设计、工艺、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绿色建筑的水平及比例一直在较低水平。2020年7月住建部印发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面对绿色低碳的转型之路,建筑行业将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领域,以低碳、低能耗为特征的低能耗建筑将成为未来建筑的主流发展趋势。

绿色建筑设计要全面考虑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从最早的设计阶段的到施工建成以及后期的管理运行,都要综合考虑建筑的绿色节能因素,积极推行低碳技术的应用,最大限度地发挥环境调节的内在潜能,因地制宜地通过自然通风、太阳能供暖、日光采集、蓄热冷却等方式,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提高建筑性能;同时积极采用节能建筑材料,发展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全面推行绿色施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

3.3践行绿色低碳交通规划

城市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而汽车尾气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截至2021年11月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93亿辆,给城市环境带来较大压力。实现“双碳”目标,践行绿色低碳交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要大力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规划,城市空间格局上要重视职住平衡,构建合理的区域交通网路,减少跨区域长距离的通勤交通量;交通结构上要构建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体系,因地制宜地发展地铁、城市立体交通环线的建设,实现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等重要交通节点的有机联系,为人们提供便捷多样的出行方式,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率;同时,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理念,加大绿色出行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低碳意识,鼓励通过人们通过共享单车等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最大程度地在交通各个环节减少尾气的排放。

3.4完善城市绿地网络体系规划

城市绿地在低碳城市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城市绿地对于维持城市碳氧平衡、固碳释氧发挥着重要作用。低碳城市建设,要将绿地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城市空间格局尽可能多地增加绿地规模,站在城市整体角度研究城市的生态网络体系,规划切实可行的城市绿地建设方案,积极推进城市生态系统的体系建设,强化生态廊道的疏通,加强城市内部绿地与城市外围生态绿地的联系,促进不同区域绿地网络的互联互通;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因地制宜建设城市公园、街区公园、湿地公园等,拓展绿色空间;提高各级政府及人民群众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视,创造良好的绿色生活环境,推动城市向生态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结束语

“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关系着我国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它为我国的改革发展设定了约束性目标,将倒逼中国经济的转型,推动中国城市由传统粗放的发展模式向精细化方向发展。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城市各专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尤其是城市规划从业者,要积极践行低碳城市理念,将低碳思想融入到各层级的城市规划体系中,为低碳城市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俞瑶.基于低碳时代下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相关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 2015(21):25-26.

[2]梁大鹏.探析低碳理念下的城市规划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4).

[3]刘存发.概述低碳生态城市规划要点[J].房地产导刊,2014(7):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