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精神疾病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精神疾病的影响

秦大武

广西桂林市阳朔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广西 阳朔 541999

【摘要】目的 探讨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精神疾病的影响因素,降低因家庭环境导致成人精神疾病事件发生。方法 某县选取10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100名正常人群分析所在家庭环境。结果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精神疾病的较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干预改善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减少成人患精神疾病的几率。结论 成人患精神疾病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因素影响很大,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干预,降低甚至避免因家庭环境导致成人精神疾病事件发生。

【关键词】 青少年时期 家庭环境 成人精神疾病 影响

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还没有完全的步入到社会中,家庭作为一个稳定的团体对他们来说非常的重要,家庭的稳定性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联系。作为父母,不但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物质基础,更应该重视孩子的精神需要。完整的家庭结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还应该依靠和谐的亲子关系,使孩子在和谐的家庭成长,支持青少年的合理需求,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得到良好的发展。[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不单指身体的健康。2019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一项数据表明,我国精神障碍的患者已经达到了9.3%。2020年3月一份有关精神障碍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精神障碍患病总人数超过一亿。其中,重精神病1600万,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接近人口总数的1%。目前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均不明,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手段均不足,一旦患病,治愈率低、病残率高。在我国,精神疾病是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贫的重要原因。虽然这些调查结果受调研方法及诊断标准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也可以看出,近些年来我国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2]

1.2精神疾病的表现和症状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病,是指大脑在受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患者在认知、情感、意识和行为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障碍。患者发病的初期,多会发生性格上的改变。[3]患者在患病后,感情也会变得紊乱,行为举止改变,出现感知上的障碍,出现了幻听、幻觉等。[4]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变化,精神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我们要提高对精神疾病的重视,当自己和家人发生异常的变化时,及早就医寻求帮助。[5]

2.结果

家庭环境有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四部分,他们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软环境指家庭的心理道德环境,包括家庭人员结构、教养方式。硬环境主要指家庭中可以用量化指标来评判和衡量的环境因素,包括家庭收入、父母文化水平、职业类别等。内环境指自己与父母家人的关系、家人对自己想法和行动的理解和支持。外环境是指家庭外部的,如家庭的周围环境、居住周围人群影响、外部活动场所以及与外部人际关系。[6]

经过对10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和100名正常人群的统计学分析,发现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较差导致成人精神疾病患病几率明显高于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良好的人群,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数据见下表。

表1 随机选取10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家庭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对比分析


内环境较好

内环境较差

外环境较好

外环境较差

合计

软环境较好

0

5

0

1

6

软环境较差

4

42

3

8

57

硬环境较好

0

6

1

2

9

硬环境较差

1

20

2

5

28

合计

5

73

6

16

100

表2 随机选取100名正常人群家庭软环境、硬环境、内环境和外环境对比分析


内环境较好

内环境较差

外环境较好

外环境较差

合计

软环境较好

45

1

12

2

60

软环境较差

2

2

1

1

6

硬环境较好

15

2

8

1

26

硬环境较差

3

1

2

2

8

合计

65

6

23

6

100

3.讨论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精神疾病的影响很大,青少年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将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性格、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态度

3.1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的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基础性作用
  家庭环境各种要素影响并制约着成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形成特殊的育人氛围。一定程度上,良好的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亦然。这一时期,父母是青少年素质培养最直接的引导者,青少年性格及能力素质都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与发展的。在此意义上,青少年家庭环境对成人的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我们要重视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的基础性影响,创造并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环境。[7]
  3.2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影响的系统性
  系统性是指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社会角度来说,家庭作为社会系统中的要素,是社会最基本的生活单位。家长在家庭中处于主导地位,肩负着从多方面引导着青少年成长的重要职责。父母有责任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对青少年的成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培养青少年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及行为规范,这是社会发展提出的要求。家长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及社会知识,有着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教育的优势。家庭生活包含着诸多内容,大到家庭的人际交往、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小到穿衣吃饭,家长的为人处世方法、思想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都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8]

3.3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影响的导向性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对成人思想影响的导向作用: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一定导向作用;精神上的交流与沟通,对孩子的心理活动状况进行准确的把握,及时对孩子的成长进行教导;根据社会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孩子的发展进行引导,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9]
  3.4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影响的渗透性
  家庭环境对人的思想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有意识、有目的的家庭教育中,还体现在无意识的日常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氛围及家庭生活习惯等均会对青少年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悄然无声中渗透到青少年的思想意识中,内化成为自己的思想和观念,进而外化为行为习惯。

青少年时期家庭环境如春雨润无声般影响孩子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因此,我们要重视良好家庭环境的创造,使家庭环境对成人的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蒙蒙,精神疾病自我管理评估工具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22,37

[2]吴翯旻.严重精神疾病青少年的家庭污名体验及应对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21.

[3]崔广伟,赤峰市成人抑郁症现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9,33

[4]王哲,辽宁省成人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17,33

[5]李旭光. 让家庭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C].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581-584.

[6]庄佳,精神疾病暴力人群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6(06)

[7]杨林,精神疾病患者家庭暴力危险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0)

[8]赵敏,青少年物质滥用与父母物质滥用及精神疾病的关系[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4(01)

[9]张继志.家庭环境与精神疾病[J].心理与健康,1994(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