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9
/ 2

“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研究

冯晓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单位省市:福建省三明市,单位邮编: 365000

摘要:在教育教学优化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以往的实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教育领域发展以及行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现实要求。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在理论教学环节起到重要作用,还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本文针对“行动导向”教育理念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医学机能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动导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医学机能学实验


前言:近些年,各大院校正积极扩展招生规模,对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来说,以往的课堂讲解与示范教学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机能实验教学的发展需求。为顺应教育改革发展,优化教学模式,相关教师应积极深入分析机能实验的教学特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尝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开展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行动导向”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在实验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优势。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涉及到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素养的培养,因此,优化教学方案,构建优质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行动导向”教育理念与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

“行动导向”理念是指通过学生脑、心、手共同参与学习环节的一种教学模式,意在针对性的加强学生行动能力。采用“行动导向”理念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将提高学生学习动力作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思维作为教学手段,以此提高学生行动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因此,“行动导向”教育教学方法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其中包括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全面的教育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具备能够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力求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医学机能学实验是医学生必修的教学课程之一,具有综合性、整合性、设计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包含多个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等,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加强动手能力、落实素质教育等。因此,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在教学设计方面与传统的理论课程相比,更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而这一点正好与“行动导向”理念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相一致。由此可知,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环节运用“行动导向”理念,能够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有效提升教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效果[1]

二、医学机能学实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方案

在“行动导向”理念的指导下开展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期间,尊重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教师作为实验教学环节的指导者,要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能力不断优化调整教学环节,保障学生能够在各个实验环节完成相应的任务,并主动加强自身动手实操能力。在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充分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

(一)教学资料收集

教师在每次正式开始实验教学工作之前,要充分分析实验大纲的教学要求,归纳整理出学生通过实验教学环节应掌握的知识要点和实验技能,重新规划制定实验方案。在实验流程或实验方案中,在适当的位置为学生留出需要补全和完善的内容,依据教学内容制定出与教学环节相关的实验任务。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线上网络资源,为学生收集学习材料和教学资源,并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保障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还应注重对线上教学平台的建立。当教师完成对教学计划的制定,并为学生收集相关教学资源以后,可将教学课件或相关教育资源,通过线上平台传递到学生手中,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分析,便于后续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明确计划决策

教师可鼓励学生自行组成学习团队,在课前针对教师分享的教学资源和课件进行预习。依据问题提示,完成教师刻意留白的教学设计方案内容,再通过信息技术进行仿真实验操作。这一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熟悉相关药品和实验器材,建立相对系统和完整的实验思路,针对实验环节所考察的知识内容和动手操作能力进行进一步分析和了解。在此期间,学生需要针对教师布置的任务和提出的问题,在结合实验教学重点的基础上,解析实验过程、制定实验计划、预测实验结果,从而完成教师在课前布置的相关任务,一方面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意识,锻炼其实践能力,以此落实“行动导向”理念。

(三)全面执行检查

通过课前小组预习、完善实验方案、完成仿真实验等计划决策环节,学生已经能够对实验内容和操作过程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开展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时,教师指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相关动物实验操作,通过实验验证在预习过程中提出的实验方案可行性以及当时对实验的预测结果。学生在实验环节不仅能够锻炼实际动手能力,还能灵活应对实验环节遇到的各种突发事件,有助于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四)完善评估总结

教师在完成课堂实验教学后,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或考核评估模板,考核形式主要包括学生实验报告、小组评估总结以及实验问题调查问卷等多种方式。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中,能够再度回顾实验全过程,整理实验结果和重点内容,并对相关数据进行论述和分析,展现出实验教学对学生科研思维的培养。小组评估总结主要是针对团队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进行分析和归纳,找出实验过程中小组在配合、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改正和弥补,这样有助于加强小组团队协作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提交的报告和小组总结进行全面评估,将自己的评价、建议等及时反馈给学生,指导学生及时优化实验方案,为后续实验教学工作打好基础[2]

结语:综上所述,开展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实验的意识,提升学习小组的综合素养。利用信息技术将实验教学将以往的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与课后,在整个教学体系中,贯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丁悦敏,沈伟达,戴宁,等. "互联网+"背景下虚实结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实验教学模式浅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21(12):1-2.

[2]崔素华,梁枫,丁伯平,等.基于创新型混合式"金课"的机能实验学实践课程教学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85-87.



冯晓,女,汉族,籍贯:福建生于:1990-02,工作单位: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单位省市:福建省三明市,单位邮编:365000,职称:实验师,研究方向:基础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