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下的沈阳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优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地域文化下的沈阳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优化研究

周光钰

东北大学 辽宁沈阳 110819

摘要:由于我国各城市规划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优化城市形象成为发展新方向。本文以沈阳地域文化与公共交通系统融合研究,从城市发展需求、文化需求与心理需求出发,明确公共交通系统优化设计的必要性,并着重分析沈阳地域文化与城市发展政策目标,以沈阳独特地域文化为基底,探索适用于沈阳的城市公共交通视觉形象优化方法。

关键词:地域文化、公共交通、融合优化、城市形象

  1. 地域文化的含义

地域文化是人类发展历程中于不同地域生态中所创造的地方性文化。地域环境作为地域文化形成的的承载主体,是集时空变换、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于一体的概念。不同民族或人群以特有的方式去创造文化,这是一种在有界限的生态系统中具有自身特点突显差异性的过程,在差异性存在的同时,由于不同地区的文化或多或少的包含着同类物质,具有共通属性。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经过时间的发展,也会相互影响与渗透。因此,地域文化又展现出一定的普遍性、渗透性、影响性与多样性等特点。

  1. 地域文化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座城市的正常运作与公共交通系统必不可分,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也必然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方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城市文化思想的展现。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文化中的重要发展脉络,记录着城市发展的环境变化与人文特点,同时代表了城市形象、文化内涵、城市亲和力与城市文化等方面。在如今“千城一面”的现象逐渐严重的现状,将地域文化融入公共交通系统视觉设计成为一项发展新思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塑造城市地域印象、带动城市文旅行业的发展,增加城市的无形资产,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提升了竞争力。因此,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是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元素。通过增加地域文化,能够起到推动城市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的双重作用。

  1. 沈阳地域文化分析

  1. 沈阳地域背景分析

3.1自然地理

沈阳属于中国东北地区的特大城市,辽宁省省会城市,位于辽宁省中部地区,也是辽宁省经济、文化、政治、贸易流通中心,被列入环渤海经济圈。从地理位置分析,沈阳位于我国的长城地带,地理环境属于大面积平原与部分黄土丘陵结合,由北向南连接辽东半岛与长白山麓,并向西部与南部开拓发展。境内有两大水系,分别是辽河与浑河。从自然资源分析,沈阳拥有丰富的底下矿产资源,如煤矿、天然气、石油、粘土等其他矿产资源,这为沈阳的重工业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3.2民俗民风

沈阳经过历史长河的发展,逐渐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组成的聚居型地区。民族文化也是沈阳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热情奔放的东北风俗。其中多项民风民俗还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市级非遗保护项目有80余项,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有10余项。少数民族中以人数众多的满族为主要代表,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

3.3工业文化

沈阳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早、起步快的城市之一,经历了清末民初时期、伪满洲国时期、计划经济阶段、市场经济推动等重要时间节点。自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更是最为重工业发展的主力,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发展了多家知名产业,形成了产品丰富和基础雄厚的工业发展体系,为沈阳积淀了厚重的工业文化。

四、沈阳公共交通视觉与地域性融合优化建议

  1. 地域文化的抽象化表现

公共交通系统具有一定的地域关系属性、文化属性、文化认同属性,代表着城市的文化符号。对地域文化进行符号化提取,如非物质文化、历史背景、本土民族文化作为主要来源,从中提取各具特色的庆祝方式、民俗礼节、历史故事等元素,将其进行抽象化表达转化为多种抽象表现符号,运用于公共交通系统中的空间视觉要素,作为一种视觉基调贯穿于城市整个公共交通系统中,增强城市独特性和识别性。因此,可以从沈阳地域文化出发,分析沈阳悠久古城文化背景,以历史遗存建筑、七星山、马耳山、棋盘山三座山、浑河、辽河、蒲河三条河,提取其中代表颜色,汲取古都五色的色彩基调,形成庄重典雅协调的沈阳公共交通系统的色彩基调。

  1. 城市视觉元素的具象化表现

公共交通系统作为贯穿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有效能深入到城市中的每个地区的有力工具,通过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视觉形象能更好的提升城市的整体风貌。因此,对于沈阳公共交通视觉优化,可以根据政府发布的沈阳整体形象发展目标,多方向收集可用元素。可以从城市中找寻具有地域性特征的视觉元素,例如地理环境、标志性建筑、历史古迹、传统民俗工艺品等,一些具有视觉图形特征的地域元素,对元素的局部提炼与采取整体概括手法,进行外化表现处理,然后应用到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字体设计、图形符号设计、导视信息设计、站点装饰等其他部分。建立起城市文化与公共交通视觉语言的联系,体现城市的人文内涵,展现地域文化带来的独特感。

  1. 地域文化与数智化的视觉表现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除了视觉基础优化手段,多处公共交通视觉环境中都可以采用媒体互动效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视觉优化应该新旧共存,与现代媒介产生竞合关系,为城市公共交通带来资源互补、市场共享与价值链接等有益之处。例如车站站台广告、候车厅墙壁投影、交通导视指示屏等部分,利用数媒方式的传播效果,将交通环境静态空间转化为动态空间,创新公共交通系统的视觉展示手段,以情感互动传递城市文化,提升交通工具与使用环境的情感氛围,使城市人民与其产生更贴近的心理互动,彰显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生命力。

五、结语

通过分析沈阳市多层面的地域文化,以公共交通系统为载体提出优化建议。在视觉优化方面从文化资源、历史建筑资源、山水自然资源中找寻元素。以城市视觉元素的具象化表现,并将沈阳地域文化进行抽象化表达,转化为多种抽象表现符号,配合数媒技术手段进行视觉呈现。顺应沈阳城市形象发展目标,打造与沈阳所匹配的公共交通视觉形象。


参考文献

  1. 单霁翔.城市文化与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和文化多样性[J].南方文物,2007(02):2-28.

  2. 徐伯初,章勇.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地域文化研究[J].文艺研究,2013(06):163-164.

  3. 罗先国.城市形象识别系统概要[J].装饰,2002(12):6-7.

  4. 支锦亦,沈千惠,卜柳茹,向泽锐.城市公共交通形象中地域文化的设计再现与感知体验[J].包装工程,2019,40(24):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