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调控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8
/ 2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及调控路径

辛烨婷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海洋经济是我国近年来新兴经济增长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决定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是我国海洋强国战略的基础。目前,我国海洋经济处于转型的阶段,需理清沿海城市总体现状,针对问题制定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四粱八柱,推动区域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控路径

新时期我国海洋经济一直围绕着海洋高质量发展开展。通过创新产业发展路径、贯彻绿色发展以及坚持改革开放从而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国海洋高质量发展需要以海洋产业为基础,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1. 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其直接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针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概念内涵的理解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当前,我国已经有一些学者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从而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赵晖等以天津市为例进行研究发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更多的体现在海洋经济结构、海洋资源禀赋、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文明、海洋开放共享等内容;李大海等通过对青岛海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并从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创新能力、升级海洋现代服务业等角度提出要促进新旧动能转换,以此来确保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由此可以发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比较丰富,从微观层面来看,其主要是依靠全要素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提升,力争以最少的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并实现资源配置优化;从宏观层面来看,其是指海洋经济的协调、均衡、全面发展,具体包括了陆海统筹、海陆经济、区域协调一体化等,以确保海洋经济发展成果能够实现对全体人民的惠及;从中观层面来看,其一般是指调整和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具体包括了市场主体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的升级,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套系统、完善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总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目的是要实现生活高质量、生产高质量和生态高质量,并在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和文化需求。基于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保证海洋产业的发展,推动海洋领域供给侧改革,建立健全的海洋产业体系,促进海洋产业布局的优化,实现海洋产业的持续优化,实现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 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2.1海洋产业空间布局有待优化

如今,通过政策支持和规划引导,我国北海、东海、南海地区开始慢慢形成独具特色的三大海洋经济圈,并且发展一大批海洋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产业链协同高效的海洋产业集群,然而现有海洋产业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空间集聚不足、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由于陆海统筹总体层次相对比较低,加之“综合+专项”涉海规划政策间衔接不紧密,陆海脱节、陆海分治现象普遍,从而导致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不理想。从空间层面来看,我国沿海地区自北向南所构建的海洋产业布局大同小异,基本上是以海洋资源环境消耗为代价来对产业园区、产业新城进行建设,但是大多处于低效运行或荒弃状态,区域间海洋资金链、产业链、技术链缺乏相互联动、统筹协调,也会对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无法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2.2海洋科学技术制约经济发展

现阶段,海洋经济发展中港口物流、船舶制造以及海水养殖等是海洋投资的热点,由于海洋资源和空间的限制,我国传统海洋产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面临着能力过剩以及资源环境的现象,从而造成传播制造产能浪费以及捕捞强度过大等问题。同时,我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国,组装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然而核心技术仍然未得到有效掌握,且基于我国创新驱动战略背景下,海洋科技发展也开始跑出“加速度”,按下“快捷键”,在基础理论、应用研究、核心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然而与国家战略需求相比和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对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3海洋经济资源环境压力

我国海岸带和近海海域海洋资源空间进行大量的开发从而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河口、海湾以及湿地等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进一步加剧了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影响。目前,我国政府已经制定了多种防治措施,但是陆源污染物排放、海上活动开发等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严重。虽然一刀切的治理行动获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大规模无序填海活动无法从根源解决海洋生态问题。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对运动式养殖治理活动强烈抵制,从而对我国海水养殖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整体污染问题比较严峻,其中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比较落后的河北、海南和广西等近岸海域水质为优,而福建和天津近岸海域水质一般,山东、广东、江苏和辽宁近岸海域水质良好,浙江和上海近岸海域水质比较差。

  1. 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调控路径

3.1明确发展思路

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需要将规模效益作为基础,促进海洋产业转型的发展,进一步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扩大海洋产业链条,开发海洋产业发展空间,实现海洋产业生态化。重视科技创新以及区域协调发展,以借助全新的海洋经济来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融合发展、错位发展以及联动发展,制定分阶段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尽快实现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还需要做好海洋一产、二产、三产的宏观调控工作,这样不仅可以确保各产业间的协调、统筹发展,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3.2突出战略规划引领

通过协调规划海洋空间结构以及海洋经济产业,形成以海洋空间结构为主导,区域海洋经济规划为核心的发展体系,重视创新,加大远洋渔业的发展,同时要提高涉海企业的安全,合理调整地方性海水养殖业,以期更好的提升近海海域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例如,以深圳为例,开展深圳市海洋发展规划,战略引领,利用体制机制优势,创新海洋经济与空间规划,建立以海洋发展规划为引领+海岸带、海域综合保护与利用等专项规划的层次清晰的海洋发展路径。

3.3发展绿色海洋经济

建立海洋综合治理示范区,保证海洋治理效率,对我国海洋综合治理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从而找到问题根源,此外要建立健全的海域管理体制以及海洋规划体系,加大对海域资源的管理,对提高海洋综合治理能力不断探索。同时,基于碳中和理念下,要严格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制定重点海湾入海、重点河口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方案。健全海洋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立体监测网络,以达到全面覆盖重点敏感海域的目的。加强绿色考核比重,积极努力探索“湾长制”、“滩长治”等责任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满足碳中和理念需求,而且还可以达到发展绿色海洋经济的目的。

  1. 总结

简而言之,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强国战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其中重要的作用,为了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陆海统筹,优化海洋产业空间布局,建立健全的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转变,此外,要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重视创新引领,建立海洋生态文明,实现海洋开发方式逐渐转变为循环利用型,实现海洋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我国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朝光. 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N]. 人民日报,2018- 07-01(5).

[2] 张耀光,韩增林. 中国海洋经济地理[M]. 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15.

[3] 李彩华. 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历史必然性[J]. 中 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9(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