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企业劳动效率与经济效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基于提高企业劳动效率与经济效益研究

何黎菲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天津 300010

摘 要:企业劳动效率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密切的联系,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求企业领导人员要提高劳动效率,加强对劳力资源的管理。本文就当前我国劳动定额管理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并就应该如何全面协调企业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劳动效率;经济效益;企业


提高劳动效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求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劳动效率是指产出与投入之比,产出大于投入,是正效率,产出小于投入,是负效率。劳动效率管理的目的是提高劳动效率,即追求正效率值的不断增大,而劳动效率的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产品耗费劳动力的减少。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是在不增加投资、不增加设备的情况下,寻求提高效率的手段。

1企业劳动定额管理现状,需解决的认识问题

在深化改革的特殊环境中,劳动定额工作在标准化和工作方法上都有所创新和发展。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表现为部分企业的劳动定额工作淡化;用人不讲效率,劳动偏离定额标准,或者定额水平落后;企业一、二、三线比例失调,非生产人员比例过大。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企业劳动定额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定额方法陈旧,仍沿袭传统的“经验估工法、统计分析法、类推比较法、技术测定法”等定额制定方法,已不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定额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发展千差万别。产生这些问题的因素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劳动定额工作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应有的重视。

存在着:一是“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错误认识。认为:“既然承包了,劳动定额就不再起作用,只要经济效益搞上去了,其它什么企业管理、劳动定额工作都是次要的。”这种把劳动定额与经营承包、效率管理与经济效益截然分开,以至对立起来的错误认识,已成为企业劳动定额工作的障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本意是要改善企业管理,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没有劳动效率的经济效益是虚假的,企业要保持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必须努力提高管理水平,强化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首先要克服“以包代管”、“包而不管”的错误认识,以劳动消耗量作为考核的内容,使劳动定额定员管理成为企业承包经营的坚实基础。

二是劳动定额管理工作影响劳动就业的错误认识。企业实行严格的劳动定额管理,缩减富余人员,在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谋求生存和发展;社会就业则要求企业多安置人员,以保证就业水平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有人提出,我国的劳动力过剩,没必要抓效率管理,节约劳力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会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给就业带来困难。笔者认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是相对地减少劳动力的需求量,并不会从总体上导致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量的绝对减少。相反,劳动生产率的大幅度的提高,必然会增加资金积累,导致新的部门兴起,出现新的劳动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2 以提高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务求实效

2.1搞好成本预测,确定目标成本

成本预测是企业在市场调查、品种预测、销售预测、价格预测等一系列预测的基础上,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因素与成本的依存关系,测算一定时期的成本目标。成本水平以及预见成本变化趋势,使成本管理工作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成本预测是成本计划的基础,是编制成本计划事前必不可少的阶段。根据成本预测的结果和经营计划指标的要求,确定计划年度成本目标,并纳入企业多目标经营管理体系。

2.2作好年度成本计划,确定和落实年度降低成本措施

企业成本计划是企业综合经营计划的重要专业计划之一。企业成本计划是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企业和社会效益为中心,重点反映企业内部条件与外部经营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实现成本目标,组织企业供、产、销、资金等方面的平衡,从而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本计划应编制成滚动计划、弹性计划、单独应变计划以及降低成本的措施计划。一个公司若没有合理的计划制定是难以开展生产的;我们总是先给企业公司提报建议生产经营计划,研究后,企业公司会半年制定一个生产经营计划,根据此计划,我们再进行多方面的分析:设备的运行状况、仓库的存量、天气情况等等,来制定出各月的计划,逐月下发;遇到特殊情况时,灵活调整,通过如此安排来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

2.3实行成本控制,加强成本的日常管理

成本控制是在产品成本形成过程中对成本的主体管理工作。成本控制作为一个管理环节,不仅促使实际成本符合成本目标、成本计划和定额,而且自始至终以改进工作为手段,以降低成本为目标。成本日常控制的重点,一是控制高于或低于废品率差异;二是控制计时工资的生产效益差异;三是控制材料、能源消耗量差异。在材料采购、产品销售时,利用期货交易套期保值功能,实施成本控制。

2.4准确及时地核算产品成本,保证成本指标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成本核算的方法决定于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与管理的要求。正确核算产品成本,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和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根据《企业准则》,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不再计入成本,而直接体现在当期损益。同时,实行坏账准备金制度,计提的坏账准备金计入管理费用,以强化企业风险意识,分散经营风险。简化低值易耗品摊销办法等等。为与国际惯例接轨,企业应逐步把完全成本法、变动成本法和责任成本核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做到在一套账簿系统中输出多种功能的成本信息,以满足宏观经济管理和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

2.5认真开展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工作

企业应定期开展成本分析工作,不断总结降低成本的经验,深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推动企业向社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成本分析应以单位产品成本分析为重点,分析产品产量、质量变动对成本的影响,深入分析材料、能源消耗定额差异,分析技术经济指标变动对成本的影响等。

3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实现定额、计量、标准、统计、物料及产品编码的规范化管理,对照先进企业找差距,提高定额、计量、标准的水平。数据的采集、统计、和录入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度,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一致性和适时性,重要数据要尽量实现自动采集和生成。建立应用信息技术的企业标准和有关规章制度。

3.2改变企业的传统管理模式

将多层次从上到下的金字塔型的管理系统进行扁平化、内部网络化,重新设计和优化企业的业务处理流程,使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更便捷,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拆除传统的一层一级的管理藩篱,使管理者与员工、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更直接。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的成本。

3.3彻底改变传统管理的思维方式

重新建立每个员工、每道工序的数字化基础,并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这样,在新的管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的数字化管理基础,才能为企业走向网络化、信息化,打好坚实的基础。

4结语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对于劳动定额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对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认识也不足,因而导致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劳动效率相脱离,对稳定企业的长远十分不利。新时期要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求企业管理能够加强对劳动定额管理的认识,实现全面效率管理,提高定额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程翠凤.我国制造业结构转型与经济效益提升的经验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3).

[2]黄志强,胡庆学.浅议企业劳动效率管理与经济效益[J].民营科技,2011(10).

[3]严维石.内部劳动市场中的互惠行为与技能外溢效应——基于经济社会学视角[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