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选择行为研究

王飞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人民政府 黑龙江 杜蒙  166250



摘要:影响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的主要因素包括农户经营规模、户主年龄、接受培训情况、土地细碎化程度、土壤肥力认知状况等。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概况,为农户玉米生产的实际工作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经营规模;玉米生产;关键技术


前言:2015年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将农作物良种补贴、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农户行为选择对耕地质量、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不同经营规模农户玉米生产关键技术概况

农户经营规模这一变量作为该文关注的核心变量,回归结果表明农户的经营规模与农户的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水平呈正向显著的关系,但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不再显著,这表明经营规模这一变量对农户技术采纳的影响具有区域性,对于辽宁整个玉米主产区而言,规模较大的农户其采纳更多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的可能性较高,而从区域角度分析,规模并非是影响这两个地区农户技术采纳的关键因素,区域变量较为显著地影响了农户技术采纳行为,朝阳地区较铁岭地区的农户采纳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的概率高。

农户的年龄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呈负向显著关系,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依旧负向显著,这表明农户年龄这一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显著关系较为稳定。其原因在于年龄较大的农户学习能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相对较低、思想较为保守,再加之其往往体力较年轻人差,可能不采取具备地力提升技术行为的脑力和体力要求,因此其与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呈负向显著关系。

农户的受教育程度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呈正向显著关系,在引入区域虚拟变量后依旧正向显著,这意味着该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间的关系稳定。分析其是由于往往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户学习能力较强,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对农业的认识相对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更加深刻,了解耕地地力对农业生产的重要,因此其此采纳地力提升关键技术的程度较高。

农户接受相关培训的次数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采纳行为之间呈正向显著关系,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依旧显著。分析其原因在于当前辽宁省耕地地力保护政策主要以培训加补贴的方式,培训内容主要围绕地力提升关键技术展开,在当前的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培训仍作为一种提升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水平主要的方式。

农户的土地细碎化程度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呈正向显著关系,但在加入区域虚拟变量后呈无显著关系。分析其逻辑在于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铁岭地区的耕地主要以大面积连片为主暨土地细碎化程度较低,而朝阳地区的土地以分散为主,土地细碎化程度较高,也就是说区域本身的差异造成了土地的细碎化差异,而区域对农户的技术选择行为没有影响,影响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的是土地细碎化程度。

农户对土壤的认知程度与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之间无显著关系,但是在加入区域域虚拟变量后发现两者呈负向显著相关,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当前辽宁省玉米主产区的两个地区铁岭和朝阳农户对农业生产、土壤认知有着一定的差异,从而在考虑区域虚拟变量时,农户的土壤认知程度导致了其对技术选择行为的显著影响。

二、政策建议

  1. 选取优良种子

玉米种植地区可以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类型及土壤条件的玉米品种,这种玉米要具备一定的耐受性和高产特点,这是当地玉米高产、稳产收获的关键所在。要根据玉米种植的用途、玉米生长速度和玉米收获产量进行最优选种。牢牢根据当地气候环境特征,根据当地农业管理部门技术人员所给出的种植建议进行科学选种,而且要因地制宜的选取不同的玉米种子在不同试验田进行种植,不能盲目跟风大面积种植市场新推行的新种子,否则会流失土壤养分、增加后期培育成本、最终造成玉米大幅度减产的后果。在种植前要仔细对种子进行消毒、催芽、晒种等处理,合理控制好种子在催芽时的外部温度,在晒种时保证种子得到充足的日照,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存活率,在土壤中可以汲取足够的养分,来体现种子的最优特性。

  1. 用地栽种适宜

根据农业用地实际情况,农业部门应当带领种植户们合理的选择和翻整种植土地,为高产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例如位于黄河流域冲积平原上,土壤类型多是有机物质含量多的河淤土壤,种植户可以在土质肥沃、土壤深厚、地块完整、排水优良的地区种植玉米。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充分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质,且种植户在浇灌田地时可就近取水大面积机械化灌溉,这提高了玉米种植的效率,减少了种植玉米中的运水、机械灌溉成本。在施肥过程中,要根据玉米生长环境的要求合理用肥,改善种植地的土壤性质。土地在经过一轮玉米种植后,要在本土地上种植马铃薯、大豆等农作物,做到农作物循环种植,保证土地的土壤肥力,避免在同一块种植区域连续多年地种植玉米,耗光土地养分造成该地土质变差、土壤结构疏松最终水土流失严重。

玉米种植区域应当避开化工厂或其他极易污染环境的工厂等,防止工厂废水对农作物灌溉用水和种植土壤的污染。种植玉米前要用仪器严格检查种植区域土地质量、水质、和周围大气环境,要保证这些条件达到国家农作物种植规范标准。将种植区域选在山岗,茂密的树林附近,为玉米的生长提供天然的屏障保护。

  1. 加强田间管理

调高田间管理水平,可以保障玉米种植的有效性。在管理加强苗时期,要做到及时查苗、补苗,发现有弱苗和死苗的情况要马上换苗,除弱苗、留强苗,这样不仅是为玉米收获高产量做保障、也优化了下一代玉米种子的基因。播种后要定期采用化学药剂进行田间除草,防止杂草肆意生长挤压玉米生长环境,抢夺土壤养分。玉米生长期间施肥要着重施氮肥,配合施用农家肥,追肥期间可以将浓度在2%的尿素与氮肥混合在一起作为追加肥。定期喷洒杀虫药剂来防治玉米结穗时期病虫害问题,结穗期做好科学管理将直接关系到玉米的产量,降低玉米在结穗期的用水需求,检查玉米成熟情况、穗粒饱满程度在不影响玉米存活的情况下,及时做好断水、清沟工作,避免玉米发生早衰、干枯的情况。在玉米成熟期发生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要积极做好抗旱准备工作。

  1. 预防病虫害

农业部门一般会采用浓度在百分之五十的辛硫酸乳油混合细土施入玉米地里,在深翻田地时让混合物与土壤充分混合,以此防治玉米螟对玉米植株根部的危害。也可选用阿米西达溶液,与水稀释对玉米苗进行喷洒,可以有效预防玉米的大斑病。除却化学防治,当地人们也可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在农田里放出大量的赤眼蜂,赤眼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它们可以快速发现玉米螟的虫卵并消灭,以此控制玉米螟的数量。还可以利用害虫喜光的特性,用杀虫灯诱杀害虫。在选取化学试剂消杀害虫时,要合理控制消杀剂量,选用毒性低、长效的化学试剂,避免消杀剂伤害玉米苗,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针对青枯病,可以采用稀释过的粉锈宁试剂喷洒在玉米叶上,可以重复喷洒试剂以防青枯病反复发作,合理的施肥也是抑制青枯病发作的有效方法。

结论:综上所述,农户地力提升关键技术行为受到经营规模及其他因素影响,为了提高玉米产量、提升玉米栽培技术水平、加强对玉米种植期相关影响因素的全面控制,要充分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提高玉米种子质量、选取适宜的用地进行栽种、加强玉米田间管理、科学预防病虫害风险等。通过把握玉米栽培技术实际应用要点,将高科农业技术落实在玉米栽培上,提高玉米生产总量,实现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高增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占祥,郑家明,冯良山,等.基于农作制度理念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J].辽宁农业科学,2018,(2).36-40.

[2]谢贤鑫,陈美球,李志朋,等.农户生计分化与化肥施用行为--基于江西省1421户农户的调研[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10).155-163.

[3]谢政璇,穆月英.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2021,(10).42-47,53.

[4]朱亚文,王欣,宋燕平.技术培训提高农户应用新品种的意愿分析[J].天津农业科学.2021,(4).5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