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创新培养模式分析

孙少英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赤峰供电公司 内蒙古 024000


摘要:从古至今,人才都是发展国家的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把人才工作摆在民族工作的重要位置,反复强调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企业要想在现代化改革中不落后,就必须抓住时代的机遇,强化人才建设。人才对于企业来说极为重要,工作人员需要做好人才资源的调配,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国有企业得到综合管理,形成现代化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使国有企业的建设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企业人才资源;开发;培养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党的十九大以来,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成为改革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任务。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宏观形势的深刻变化,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强化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因此,为了给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相关的管理人员就要对传统的管理机制进行创新和调整,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企业加强人才开发的作用

一个企业只有拥有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作为基础,才能为企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发展的动力。人才的聘用和引进是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有效供给的核心环节。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更加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从而有效地促进整个企业的长期、高速、健康发展。企业只有拥有一批高层次素质的创新技术人才,才能更快地实现转型优化升级,生产开发出来的创新产品才能更快地推陈出新,从而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基础,人才的有效引进使用是推动企业发展创新的重要保障之一。如今,大多数大型企业普遍存在管理人才冗余、人才资源短缺等突出问题。一些好的关键性岗位往往很难招到好的专业人才,而其他关键岗位往往人浮于事,很大程度上浪费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因此,做好内部人才合理引进,一是要坚持引进合理数量的内部专业人才的原则,二是要遵循合理充分选择和有效合理利用内部冗余专业人员的原则,不断改善集团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结构。

2企业人才资源开发与培养措施

2.1、注重人才梯队培训

人才梯队建设是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的重要手段。通过人才梯队建设,可以形成强大的人力资源合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活力。在商业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的业务结构、人才结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单一的人才储备已经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变化。因此,必须要制定合理的人才梯队建设方案,然后结合企业培养和任用机制,培养接班人,做好人才储备。以上海嘉定城市发展为例,人才梯队培训分为三个层面: 针对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班、针对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班以及针对青年后备人员的培训班; 同时还有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党务班、团干部等的培训班等。

2.2、革新调配理念

在人才保留管理发展之前,企业管理者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人才保留管理的重要性。人才始终是现代市场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资源。因此,管理者应对人才管理进行综合分析,人才不仅可以个人共享,也可以企业内不同部门共享。基于这一基础,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部作为人力资源经理工作,应当重视人才保留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前,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人员的岗前培训,使管理人员了解人才,保留工作,合理开展,对于企业运行产生的影响。人才保留对于企业来说必不可少,所以获取新的人力资源也是人才保留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企业内部的人事管理部门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需要强调知识型经济的管理特征以及重要性,尤其是在招聘时做好人才的综合把关,即使人力资源面试合格,也需要接受对应的实习和岗前培训,在获得良好的效果后才可进入岗位进行实际的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则能够有助于提高人才保留的管理质量,避免企业内部累积过多的无用资源增大企业的内耗。在进行人才资源的调配时,工作人员需要革新管理理念,国有企业给予市场的管理,印象过于死板,并且容易受到内部管理的限制,而想要使这样的固有印象得到转变,国有企业内的管理人员,则应当吸取优质民营企业中的管理思想,将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互相学习以及互相了解,能够保障民营企业中的先进管理理念应用于其中。

2.3、完善党建工作与人才培养的监督体系

做好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才培养监管工作,要着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国有企业党建和人才培养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党建和人才培养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国有企业人才发展水平。一是加强顶层监督管理设计,国企党委要把人才培养作为统筹协调的任务,国有企业内部同步部署、整体推动。切实增强人才意识,在政策制定、制度安排、资源配置和力量配备上,做到优先考虑、亲自研究、重点倾斜、全力支持,确保人才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二要提高党建工作与人才能力监督管理本领。国有企业领导同志要认真研究人才政策、国内外人才形势、未来产业运行走势、人才发展内在规律等,不断增强人才工作的创新思维和专业素养。三是监督制约国有企业职权行使。国有企业要建立以企业职权为依法规范公正地行使的监察监管平台,对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和人才培养管理工作进行全程监管、实时监测、警示纠错和效果评价;完善职权目录管理制度,动态调整职权目录,依法公布职权操作流程图,发挥门户网站、政府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功能,强化国有企业舆论监督。

2.4、待遇制度创新

国企员工的薪酬直接体现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企业的肯定,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积极性。由于我国国有企业一直采用公有制模式,员工的工资福利往往由管理部门决定,工资的结构和总额也由政府管理部门决定,虽然国有企业有分配权,但在制定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实权,就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 因此,国有企业要对传统的薪资结构进行创新和调整,这样才能为国有企业招聘人才增加竞争力,同时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能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在国有企业薪资结构创新和调整过程中,管理人员首先要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科学的薪资结构对员工的意义;在完善薪资结构时除了要考虑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之外,还要将市场平均水平当作参考依据,这样既能不违背企业管理规定,还能与市场的正常发展保持一致。 另外,国有企业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及时对员工的薪资结构进行调整,并且还要根据员工的等级对薪资结构进行划分,拉开基层员工与管理人员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确保薪资结构的公平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才是企业生产力发展的核心,是企业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为了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引进不容忽视。为了实现健康发展,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结构,提升人力资本管理价值,保障人力资源供给,加强人才引进的规划和实施,并落实到人才引进的每一个环节。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构建多样化的培养模式,为员工能力的培养提供重要的平台,进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注入强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沙首伟. 建筑企业国际化人才管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21.

[2]何江,闫淑敏,谭智丹,胡敏,冯星瑗,江蕙伶.企业转型升级下地方人才政策文本量化分析——基于政府-企业协同关系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3):130-138.

[3]刘金英.加强科技人才引育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评《我国企业科技人才吸引力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3):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