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及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效果及对实践操作能力的影响

姚娟

陕西省人民医院 陕西西 安 710068

摘要目的:评价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在耳鼻喉科实习的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实习时间不同,将40名学生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施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对比考试成绩和课堂氛围评价结果。结果:出科时,观察组学生的综合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都高于对照组,对课堂氛围的评价也更高(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采取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耳鼻喉科带教;行为引导式教学;实践操作能力


近些年医护人员十分短缺,各大医疗机构以及医学高等院校,都在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能型医护人才。耳鼻喉科实践性强,需掌握各大医疗仪器使用方法、实验室技术等等[1],以利于开展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带教方法中,传统方式枯燥无味,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教质量一般。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属于新型教学模式[2],本文旨在分析其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影响,共40名学生参与本次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方法

1.1资料

分别从2020年9月~12月、2021年9月~12月在本院耳鼻喉科实习的学生中选出20名,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实习期未满、实习期间严重违反规章制度、存在心理疾病的学生排除。对照组男性2名,女性18名,年龄19-23岁,平均(21.23±1.02)岁。观察组中1名男性,19名女性,年龄19-24(21.32±1.10)岁。组间各项资料对比,具有同质性,即P>0.05。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教学法。即按照科室惯例,由带教老师负责讲课,灌输理论知识,完成规范化培训。

[观察组]:行为引导式教学法。首先,进行大脑风暴式教学,将大脑风暴法的运动模式进行详细介绍,提出需解决的问题,再一起交流讨论,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身见解,对其观点的准确性与否不做主观评价,仅作客观分析,共同总结问题;其次,卡片展示,即在卡片上写出问题的关键词,让学生自行重组,并做系统的处理,需要有对应疾病、并发症、检查方法等,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知疾病,并将不同疾病加以比较,总结异同点;最后,提供案例,选出典型且真实的病例,针对病例提出问题,放手让学生们自己去通过查阅书籍资料、搜索网络文献等方式,梳理解决问题的思路,找到问题的答案。开展实际演练活动,即选择典型病例,演练病房护理流程与内容,提前设置问题,让学生临时发挥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总结和评价。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学生入科时、出科时的考试成绩,包括综合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考核,总分100分,各占50分。

(2)评价课堂氛围,从课堂的自主性、启发性、轻松性、互动性四个方面评价,0~5分,分数越好表示课堂氛围越好。

1.4统计学

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25.0,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n、%)]”表示,P<0.05,则表示结果有差异。


2结果

2.1 考试成绩

如表1,入科时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无较大差异,P>0.05,出科时,观察组考试成绩更高,P<0.05。

1考试成绩(`x±s,分)

组名

人数(名)

综合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能力

入科时

出科时

入科时

出科时

对照组

20

30.21±2.15

38.14±2.15

31.16±2.14

39.52±2.20

观察组

20

30.18±2.10

42.31±1.13

31.10±2.25

43.36±1.14

t

-

0.045

7.678

0.086

6.931

P

-

0.965

0.000

0.932

0.000

2.2 课堂氛围评价

如表2,观察组课堂氛围的评价更高,P<0.05。

表2课堂氛围评价(`x±s,分)

组名

人数(名)

自主性

启发性

轻松性

互动性

对照组

20

3.01±0.25

2.96±0.13

3.25±0.14

3.08±0.12

观察组

20

4.03±0.12

4.11±0.14

4.09±0.21

4.20±0.10

t

-

16.449

26.919

14.884

32.066

P

-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临床带教时间不长,但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是初次与实际病例最接近的时期,可学习到非常多课本上无法接触到的新知识,目前可落实的带教方法较多,效果高低不齐[3]。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应用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首先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意识,将传统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具体,有助于对知识难点的理解和记忆,行为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总结问题的思路进行[4],在问题解决阶段,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不知不觉中构建了新的知识结构,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该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5],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一同进步,培养出综合能力强的合格的医学生。

文章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出科时的综合理论知识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成绩都高于对照组学生,且课堂氛围评价更高。

综上可知,行为引导式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带教老师作引导”的教学理念,可明显提高带教质量,提高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梦茹,甘珊雯. 协作式见习带教在耳鼻喉科门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1):8-10,14.

[2] 庄艳,吕洁. 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影响分析[J]. 婚育与健康,2021,29(24):63-64.

[3] 曾佳. 品管圈活动应用于耳鼻喉科护理实习带教工作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16):145-148.

[4] 毕蓓,韩影. PBL教学法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价值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6):114-118.

[5] 田飞.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中医耳鼻喉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J]. 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6):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