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孟雪林

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 441100

【摘要】目的:讨论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接收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80例进行研究,对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小于0.05。结论: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救治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落实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这样可以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救治,提升其治疗总有效率,有效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因此这种控制技术有推行的必要。

【关键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临床应用

引言:针对急诊外科而言,往往会救治很多多发伤患者,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要充分做好全面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工作,对其损伤程度和伤情等级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判断,然后以此为着手点进行更精准有效的治疗和干预,这样才能体现良好的救治效果。在具体的救治过程中,随着医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并且在不同阶段、不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进一步落实相对应的技术要点,进而通过该类技术的有效应用更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出现的严重创伤或者大量失血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治疗干预下使患者的生理功能得到更有效的恢复,防范可能出现的生理紊乱等问题,同时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等,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更有效的应用。基于此,本次研究重点研究该技术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现在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涉及80例患者,是我院在2020年9月到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在患者中包括男43例,女37例,年龄范围在29岁至68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6.35岁,在具体研究环节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对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值大于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模式,针对观察组实施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要充分结合患者的多发伤的具体特点和症状,进行精准有效的治疗和干预,同时体现出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以此才能体现出治疗的精准性和实效性。首先患者入院之后要对其进行相对应的严格检测和药物注射,确保患者在休克的状态下有效实施一期手术。在手术过程中要着重针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进行有效解剖,并做好修复。其次,有效做好患者的二期手术。在一期手术72小时之内要开展二次手术。对患者的腹部创伤相对说比较大的大血管出血患者而言,要在第一时间进行修复,如果出现紧急情况要充分做好相应的插管,如果对于患者的胰腺造成损伤,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十二指肠进行切除,着重做好移管的闭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进行严格细致的防污染和止血治疗工作,充分落实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要点,同时也要充分确保手术时间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使其维持在1.5小时范围之内。针对患者的创伤部位要进行精准有效的明确,以明确创伤的部位和具体特点为基础进行相应的手术操作,以此体现出实效性。针对脊柱和四肢骨折患者来说,在对其实施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应用外固定法和椎板减压法,以此进行相对应的骨折部位的处理,这样才能体现出良好的损伤干预效果。在治疗中如果患者出现肢体主干出血过多等相关方面的问题,要有效做好患者的血管修复和插管工作,确保患者稳定之后不会出现出血。要应用插管治疗模式,然后进行相对应的损伤处理。针对胸部创伤患者而言,要注重做好一期手术,有针对性的做好医院感染的防控和失血过多等相关方面的问题,在确保一期手术完成之后,要在72小时之内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有效做好二期手术,同时有针对性的重建患者的胃肠功能,并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其进行更有效的手术,以此体现出应有的手术治疗效果。

1.3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各类数据应用spss26.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用卡方检验各类数据,用P值小于0.05代表数据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0%和0,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和10%,p值小于0.05。由此可以进一步明确,对于急诊外科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通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有效应用,针对不同症状患者进行精准有效的治疗干预,这样可以体现出应有的抢救效果,使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提升,所以该模式有推行的价值和必要。

3讨论

在针对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过程中,着重做好相对的评估和判断,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救治,这是最为关键的内容。在针对该类患者进行救治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通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作用,以此体现出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在针对该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要注重做好患者的评估和判断,对其损伤部位损伤程度和等级的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判断,进而更充分体现出良好的损伤控制效果,同时在运用该技术的过程中,要充分明确损伤处理的三个不同阶段。例如,要有效进行早期简化技术,以及ICU重症监护治疗,在具体的操作中要针对患者的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切实强化。同时对于患者的生理机能等也要进行针对性的恢复,对紊乱的内环境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在早期的简化手术过程中,要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防范患者可能出现的外伤感染或者失血量过多等相关问题。例如,针对患者腹腔损伤等相关情况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要严格检查腹腔部位,确保其在更短的时间内对其污染或者出血等相关情况进行有效控制。只有完成该工作之后,才能开启下一阶段的治疗干预。在ICU复苏治疗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能够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并且注重做好凝血功能障碍的去除和低体温的纠正,在呼吸支持方面也要有效强化,以此体现出该阶段的治疗效果。同时,要严格检查患者的具体损伤情况和其他损伤部位,在确保患者完成不同阶段的治疗干预之后,要充分步入到第3个阶段。在这个阶段,要切实做好精准性手术分期,在首次手术之后的两个小时之内有序进行该阶段的治疗,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到,对于多发伤患者进行救治时,通过损伤控制外科技术的综合作用,这样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有效减少,提升整体的救治效果,所以该模式具备推行的价值。

4结论

从上面的探究中可以充分明确,对于急诊外科来说,在多发伤患者的救治过程中涉及多种救治方法和相关技术,在常规的治疗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取药物救治和控制手段,但这样的方法有比较多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远期疗效不够理想。因此在具体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充分融入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实践的过程中落实各项技术要点,这样才能体现出更加安全可靠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防范或者避免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或者不良反应。因此,这种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具备推广的价值,可以为急诊外科多发生患者的有效救治和远期疗效的改善提供必要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王志国,李杰胡珊,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外科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9,11(11):100-101.

[2]孔祥忍,牛际铭,武巧月,等.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急诊多发伤救治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7,(24):14-15.

[3]Lin L.Liu W.Wang C.et aI.Effect ohservation of injury control surgical technique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multiple trauma of emer-gency surgery[J].Acta Medicinae Sinica.2017.

[4]檀占海,朱光辉,陈建荣,等.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临床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6(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