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患者怎样合理饮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1

胆结石患者怎样合理饮食

殷岷

都江堰市向峨乡卫生院 四川都江堰 611834

胆结石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病风险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提升。胆结石症状可表现为疼痛难忍、消化不良。近年来,伴随我国经济基础不断增强,居民的膳食结构发生转变,增加了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而谷薯类食物摄入有所下降。有分析报道已证实,胆结石的产生和进展与膳食结构有关,因此合理膳食对预防及治疗胆结石有着积极作用。

1 胆结石是怎么形成的?

胆结石并非真正的石头,若将胆道系统视作河流,那么胆结石则是河流中聚积的泥沙,当诸多因素导致河流中的水流减缓或阻塞时,则泥沙将逐渐沉积,并不断增大,从而促使河流变窄。而胆囊中的胆结石并非指食入的石头或沙子,而是胆汁成分失常而引起胆盐、卵磷脂水平降低,或是提高了胆固醇水平,那么胆固醇则会沉积析出,继而形成较大的结石。另一方面,若胆道不慎感染,那也可能产生结石,例如胆管炎、胆囊炎等,在出现发炎时,将会对胆囊中胆汁成分分泌造成影响,进一步生成胆结石。

2 胆结石患者如何合理饮食

2.1 保持饮食的规律性

规律的饮食习惯对预防和治疗胆结石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要注意按时进餐,尤其是早餐。在食物进到十二指肠中,肠道反射性分泌出胆囊收缩素,促进胆囊收缩。此时,大量乳稠以及具有胆红素的胆汁将排至肠内,能够避免胆囊结石产生。对于不习惯吃早餐者,经过夜间空腹,胆汁分泌下降,而胆固醇水平不变,产生高胆固醇胆汁,长此以往易发生胆囊结石。另外,两餐时间间隔过久,空腹时间过长,也会对胆囊排空造成影响,胆固醇容易沉积而产生结石。同时进食速度应有所节制,避免狼吞虎咽,若暴饮暴食,也会对胆囊加以刺激,使其剧烈持久收缩,继而引发胆绞痛。

62b511b2c576d_html_38b9edd7ddccc7e3.png

2.2 适量适当进食

饮食应适量,避免偏食。每餐的摄入量需依据年龄、实际病况和活动强度等方面制定,以保障营养均衡,摄入的食物不仅需含有每日必需营养,同时需注意口味清淡、易于消化。此外,少吃含有较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鱼子、蛋黄、动物内脏、松花蛋以及巧克力等。同时忌吃猪油、肥肉、油煎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且油分高的糕点也不建议多吃,脂肪过多可导致胆囊收缩,引发疼痛。但是也不能彻底抵制任何油脂,这是因为油脂过少也会影响脂溶性维生素与必需脂肪酸的补充;另外忌烟、酒、咖啡等具有刺激性的食物,避免分泌过多胃酸,防止胆囊剧烈收缩而引起胆道口括约肌痉挛,使得难以排出胆汁而导致胆绞痛。

可摄入高纤维的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有助于提高胆盐排泄、阻止胆固醇吸收,降低血脂与血胆固醇,控制胆石形成风险。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包括粗粮、菠菜、芹菜、油麦菜、韭菜、小白菜等以及香蕉、苹果、橘子、柠檬等水果。此外可适度吃些鱼、鸡、瘦肉、紫菜、核桃、海带、黑木耳等食物,并且多吃些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以及胆作用的食物,包括乌梅、山楂、玉米须(可泡茶喝)。饮食三低主要指低脂肪、低糖、低盐,这是对于患有胆结石患者的饮食要求。尤其是脂肪,制作食物多以炖煮、蒸、凉拌等为主。

2.3 多补充水分

多补充水分旨在防止胆汁出现过度浓缩,多喝水是指多喝白水或是淡茶,少饮用一些甜饮料,原因是甜饮料会提高机体甘油三酯以及低密度脂蛋白指标,会进一步促进肥胖,继而不利于防范胆结石。同时饮料中糖、磷酸盐还会加剧结石的发生风险。此外,对于胆结石患者,在生活中食用豆浆、粥、银耳汤等这类食物时也建议避免放白糖。

3 结语

合理管理日常饮食对预防及治疗胆结石具有积极意义,通过维持饮食的规律性,避免暴饮暴食,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食品,适当摄入高纤维食物,多补充水分等方面,有效管理饮食结构。在保障饮食规律的基础上,胆结石患者还应定期到医院复查,在专业医生的建议下适时适当地制定和调节饮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