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CT在肝细胞癌与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的临床探讨

王智欧

石棉县中医医院 四川石棉 625400

【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鉴别诊断中应用CT的价值。方法:2020.8-2021.10.选取医院确诊的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40例肝胆管细胞癌为研究对象,患者依次进行超声检查、CT检查,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结果:CT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总诊出率97.50%大于超声77.50%,CT的右肝发病检出率100.00%大于超声80.00%,CT的肝胆管细胞癌总诊出率92.50%大于超声72.50%,数值有差异(P<0.05)。结论:在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的鉴别诊断中应用CT,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肝胆管细胞癌;原发性肝细胞癌;CT;超声;病理学

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均是原发性肝癌,前者占90%以上,后者仅占5%[1]。两病起病相对隐匿,缺乏早期典型症状,临床诊断难度偏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经发生明显症状、病情已经发展到中晚期[2]。两种癌症均存在生物学行为,其中肝细胞癌侵犯至门静脉时,代表患者已发展到晚期,此时进行治疗,预后较差[3]。肝胆管细胞癌侵犯至门静脉时,及时进行外科手术依然可将肿瘤全部切除,预后较好。但想要及时进行救治,改善预后,则需早期准确诊断。本文以2020.8-2021.10收治的患者为对象,探讨CT鉴别诊断的价值,报道内容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8-2021.10.选取医院确诊的40例原发性肝细胞癌、40例肝胆管细胞癌为研究对象。原发性肝细胞癌:男24例、女16例,年龄34-81岁(57.79±10.32)岁,左肝15例、右肝20例、左右肝3例、肝门2例。肝胆管细胞癌:男22例、女18例,年龄33-81岁(57.58±10.31)岁,左肝19例、右肝15例、左右肝5例、肝门1例。

1.2方法

超声检查:仪器是HD11XE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扫描检查患者肝脏的各个切面,超声探头频率是3.5MHz,结合扫描所获取的图像观察患者的肿瘤位置、形态、大小、回声、腹腔积液、包膜等组织,还需切换到彩色多普勒模式,观察组患者的肿块内部和周边血流动力学,明确彩色血流信号的显示情况与血流频谱变化。

CT检查: 西门子SOMATOM Emotion 16排螺旋CT机,检查前15min给予654-2药物10mg肌内注射,要求患者饮水1000ml。扫描范围是膈顶-肝脏下缘/盆腔部位,分别进行常规平扫及增强扫描。按照5mm间隔实施准直扫描,层厚是0.625mm。增强扫描对比剂是碘佛醇350 mg/ml,注射完成后实施动脉期、门脉期、延迟扫描。获取的扫描图像上传到CT影像工作站,对图像实施具体处理及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统计软件是SPSS 22.0。

结果

CT的原发性肝细胞癌总诊出率大于超声,CT的右肝发病检出率大于超声,数值有差异(P<0.05)。CT的肝胆管细胞癌总诊出率大于超声,数值有差异(P<0.05)。见表一、表二。

表1 肝细胞癌患者的诊断结果(n/%)

检查方法

原发性肝细胞癌(n=40例)

肝细胞癌发病部位

左肝(n=15例)

右肝(n=20例)

左右肝(n=3例)

肝门(n=2例)

超声

31(77.50%)

12(80.00%)

14(70.00%)

3(100.00%)

2(100.00%)

CT

39(97.50%)

15(100.00%)

19(95.00%)

3(100.00%)

2(100.00%)

X²值

7.3143

3.3333

4.3290

-

-

P值

0.0068

0.0679

0.0375

-

-


表2 肝胆管细胞癌患者的诊断结果(n/%)

检查方法

肝胆管细胞癌(n=40例)

肝胆管细胞癌发病部位

左肝(n=19例)

右肝(n=15例)

左右肝(n=5例)

肝门(n=1例)

超声

29(72.50%)

14(73.68%)

10(66.67%)

4(80.00%)

1(100.00%)

CT

37(92.50%)

17(89.47%)

14(93.33%)

5(100.00%)

1(100.00%)

X²值

5.5411

1.5760

3.3333

1.1111

-

P值

0.0186

0.2093

0.0679

0.2918

-


讨论

肝细胞癌血供基本源于肝动脉,有门静脉瘤栓出现则代表疾病发展至晚期,此时应将插管化疗、动脉栓塞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方案,外科手术效果不佳[4]。肝胆管细胞癌是一种源于人体二级胆管、相关分支上皮的腺癌,肿瘤血供相对缺乏,单用化疗药物效果不佳,病灶内有效浓度较低,根治性手术可有效切除病灶组织[5]。但两种疾病均属于原发性肝癌,对临床早期鉴别诊断均有较高要求。影像学是诊断两种癌症的有效方案,其中超声、CT是常用方案。但实际应用发现,超声检查期间,部分肝胆管细胞癌患者不存在胆管侵犯表现,所以检查结果类似肝细胞癌,继而导致误诊;若肿瘤病灶较小,也会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漏诊现象。CT可在原发性肝癌鉴别诊断中发挥显著作用,可基于癌症差异性,在影像学中呈现不同表现,如肿瘤供血表现、间质部位纤维、肿瘤细胞形状及分布情况等,继而辅助临床鉴别两种癌症。

综上可知,应用CT检查可鉴别诊断肝细胞癌、肝胆管细胞癌,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崔瑾,曹旭芳,黄瑛,等. 动态三维超声造影与增强CT诊断肝细胞癌及评价微波消融后疗效的价值[J].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1,23(3):166-169.

[2] 马敏涛,谢晴,王文利,等. 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及增强多层螺旋CT对小肝细胞癌的早期临床诊断价值[J]. 癌症进展,2021,19(4):349-351,383.

[3] 蔡榆,李烨,黄辉,等. 增强CT定量分析联合肿瘤标志物检测对肝细胞肝癌与局灶性结节增生的鉴别诊断意义[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3):390-393.

[4] 陈永芊,张德军,敬文斌. 甲胎蛋白、癌胚抗原联合MSCT扫描对肝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8):83-85.

[5] 秦书敏,刘亚良,黄光建,等. 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多层螺旋CT及MRI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2020,18(12):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