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策略现状及挑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2

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策略现状及挑战

李婉晴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吉林长春 130017


摘要:艾滋病是人类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自上世纪末发现艾滋病以来,对这一疾病的预防已经获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从现阶段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的实际情况来看,依然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为此非常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策略的研究,以此进一步提高艾滋病的预防效果。笔者针对艾滋病生物医院预防面临着的挑战及现状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的有效策略,希望对艾滋病的预防有所提高。

关键词: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现状;挑战


引言:艾滋病是一种因为免疫系统被HIV病毒感染所引发的疾病,该疾病的传播方式主要有血液传播、静脉注射毒品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自发现这一疾病以来,不管是我国还是其他国家一直未中断过对这一疾病生物医学预防的研究。但是全球每年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数依然在持续增加。目前,这一疾病尚未有可以有效根治的方法,这也说明来了生物医学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为此,就必须根据当前的预防策略和面临的挑战展开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1. 艾滋病生物医院预防现状

  1. 预防工作获得的成就

我国针对艾滋病病毒的监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被动监测阶段,由各防疫站和医院依法上报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第二阶段为主动监测阶段,由防疫系统针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像卖淫、吸毒和患有性病的人群等。同时通过监测哨点的设立针对长途卡车司机这一类较为脆弱的人群进行主动监测。以此通过监测了解各地感染艾滋病病毒高危人群的实际变化趋势。第三阶段为综合监测阶段,延续了第二阶段的主动监测思路,除了要对感染艾滋病病毒高危人员的血清抗体进行监测以外,同时还需要加强对高危人员各种相关高危行为变化情况的了解。像安全套的使用率、静脉吸毒率以及共用注射器率等。

  1. 检测技术的规范管理

为了提高艾滋病检测工作的质量,就需要加强对检测技术的规范管理。目前已经通过验收的艾滋病病毒初筛实验室已经有上千个,临床艾滋病病毒检测工作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展开,所有人群均可自愿进行检测。现阶段,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健全的且覆盖全国的艾滋病综合防治监测网络。

  1. 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面临的挑战

  1. 诱发艾滋病的危险因素有待进一步遏制

诱发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缺乏安全的性行为、共用同一注射器、静脉吸毒、母婴传播和医源性传播。并存的容易患上艾滋病的因素主要有由于知识的匮乏造成的错误思想观念、贫穷、社会歧视和人口流动等。在实际生活中,诱发艾滋病的危险因素与易患因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每一个容易患上艾滋病的人员都和其做的一些危险行为有着紧密联系。所以说若想更好的做好艾滋病生物学预防,就需要进一步遏制诱发艾滋病的危险因素[1]

  1. 艾滋病的宣传教育力度不足

在深入开展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做好的一项工作就是艾滋病的宣传教育[2]。所以说当前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艾滋病宣传教育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我国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上的一些相关力量均需要积极的参与到艾滋病宣传教育中,以此扩大艾滋病宣传教育覆盖面。并且在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将其和心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关联在一起,以此达到更为理想的宣传教育效果,从而切实的纠正和干预人群的不良行为。

  1. 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的有效策略

在艾滋病病毒不断蔓延,感染这一病毒人数依然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必须注重加强对艾滋病生物医学预防的研究与创新。利用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高效的发现艾滋病。这样便可以达到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从而有效的防控艾滋病病毒的蔓延[3]。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发现艾滋病的几率并不是很高,发现率大约在40%左右,并且多数都是在术前检测、孕期检查、输血前检测和性病门诊检测中发现的。当通过这些途径发现艾滋病时,往往只能够通过使用一定的药物控制病情,并不能够达到彻底治愈,恢复患者身体健康的效果。因此,医疗机构一定要注意提前检测艾滋病毒。例如:医疗机构应该针对艾滋病高危人员进行重点检测,以此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另外,在经过大量的临床试验后,目前依然尚未有可以使用的艾滋病疫苗。为此我国应该加大对这一疫苗的研究力度,早日研究出具有较好预防作用的疫苗,以此更好的预防艾滋病。

结束语:

综上所述,艾滋病是一种流行性疾病,其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众所周知,艾滋病的死亡率较高,目前依然尚未有较好的治愈方法。为此,我国一定要加强对艾滋病的生物医学预防。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各方力量等一定要大力的向社会群体宣传艾滋病,让社会群众了解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有效预防的方式以及患上艾滋病的危害。同时加强对艾滋病的监测,尤其是要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的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病毒的蔓延,避免艾滋病病毒肆意的传播,从而危害更多人群的身体与心理健康,促使社会群众树立起强烈的预防意识。

参考文献

[1]缪旭敏,刘青青.HARRT联合复方新诺明对艾滋病患者机会性感染的预防作用[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1,32(06):103-106.

[2]郭金芳,陈彬彬.结核、艾滋病及乙型肝炎传染病中健康教育的预防控制作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1(12):197-198.

[3]刘大川.警示型健康教育预防艾滋病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21,28(09):144-146.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