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

金 凤

厦门市仙岳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9

[摘要]目的:分析在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改善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于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中选取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将入组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与研究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各41例。对两组睡眠质量、抑郁情绪以及生命质量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更低,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的应用,可使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有助于患者抑郁情绪的缓解,生命质量也可显著提升。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抑郁症;睡眠质量;抑郁情绪;生命质量


睡眠障碍是抑郁症患者较为典型的一种临床症状,同时该症状也是导致抑郁症发病的重要诱因之一。此外,如若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那么患者病情加重的风险将进一步增加,同时康复用时也普遍延长。有学者认为,给予抑郁症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其存在的睡眠障碍得到明显改善,提升睡眠质量,对抑郁症的康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1]。本文将围绕心理护理干预展开探究,分析其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纳入了82例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与对照组(41例),分组方法应用双盲法。对照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均值为(33.06±7.94)岁。研究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均值为(33.15±7.83)岁。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开展常规精神科抑郁症患者护理,给予患者药物指导,为患者提供安全护理、生活干预等系列护理服务。

1.2.2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具体为:⑴强化护理人员的抑郁症护理水平,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注意认真倾听患者的需求以及问题,将倾诉对象这一角色扮演好,引导患者采取合理的情绪发泄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注意搜集、评估患者的病情状况,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⑵为患者提供解释指导服务,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正确、客观地看待疾病,使其能够准确掌握疾病相关知识,培养治疗信心;鼓励患者增加与其他人的交流,为其提供社交技巧相关内容的训练,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提升,帮助其更好地适应社会。⑶鼓励患者进行情绪发泄,但需注意采用准确、恰当的宣泄方式,从而使患者心理痛苦得到明显缓解,以防患者长时间处于情绪压抑状态。

1.3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睡眠质量评分(PSQI量表)、抑郁评分(HAMD量表)以及生命质量评分(QOLI-74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6.0系统开展数据分析,以(`x±s)表示计量资料,开展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若P<0.05,证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经统计分析可知,实施护理前两组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各项评分均明显更低,P<0.05。如表1。

表1对比睡眠质量评分、抑郁评分(`x±s)

组别

例数

睡眠质量评分(分)

抑郁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

41

13.44±2.27

8.19±1.42

26.39±4.18

15.76±3.04

对照组

41

13.35±2.16

10.14±1.63

27.06±4.13

20.85±3.41

t


0.184

5.776

0.730

7.134

P


0.855

0.000

0.468

0.000

2.2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对比

就生命质量评分来看,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

表2对比生命质量评分(`x±s)

组别

例数

心理功能(分)

生活功能(分)

独立能力(分)

社会关系(分)

研究组

41

66.35±3.67

68.39±5.17

69.37±3.52

66.15±3.26

对照组

41

57.28±3.82

57.43±4.06

59.28±3.74

57.32±2.49

t


10.963

10.676

12.580

13.783

P


0.000

0.000

0.000

0.000

3讨论

就临床抑郁症的相关研究看来,该病病因、病理均未得到明确结论。有研究表明,社会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个人性格特征等均与抑郁症疾病的发生具有明显关联性[2]。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心理因素既对疾病发生具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实际病情的发展情况,因此在抑郁症患者接受临床治疗措施时,还需进一步强化心理层面的护理干预力度。抑郁症患者的情绪、认知以及动机等方面普遍存在障碍,就认知方面看来,患者表现为自责心理;就情绪方面看来,患者表现为消极态度,丧失事物兴趣;就动机方面看来,患者在探索事物时缺少相应的动力。

在开展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时,特别是存在睡眠障碍的抑郁症患者护理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心理学理论,将患者作为护理重点,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充分激发患者的生活兴趣以及热情,鼓励患者树立治疗信心[3]。由本次研究可知,研究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抑郁评分均显著更优,说明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可保持平和、放松的心态,对临床护理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更为理想。另外,研究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明显更佳,说明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可进一步推进护患有效沟通,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明显提升,对患者身心愉悦状态的保持具有积极作用,继而更为明显地提升了患者生命质量。

综上所述,在抑郁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的实施可更为有效地改善患者抑郁状态、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松幼,蒙凤姬,王育红,等. 护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疗效的作用[J]. 吉林医学,2020,41(09):2272-2273.

[2]林艳. 干预性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复发率的影响分析[J]. 中外医疗,2020,39(13):129-131.

[3]李秀灼. 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2):278-280.




第一作者:金凤,出生年月1989.03.28,女,蒙古族,内蒙古,睡眠医学中心,护师,大专,研究方向,睡眠与心理,厦门市仙岳医院,地址:(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仙岳路39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