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2
/ 2

MSCT双期增强扫描结合彩超对腮腺肿瘤的诊断价值

李德丽 陶庆林 鲁仁爱 刘伟

湖南省浏阳市人民医院 410300

摘 要:目的:探讨分析诊断腮腺肿瘤中,MSCT双期增强扫描+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7~2021.5期间我院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为例,全部患者均接受MSCT(多层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CDFI(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以及病理诊断,将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MSCT+CDFI、MSCT对腮腺肿瘤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结果:本次研究中的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50例被确诊为腮腺肿瘤;经实践得出采用MSCT+CDFI检查腮腺肿瘤时,敏感性为80.00 %,特异性为66.66%。采用超声检查法,对于腮腺肿瘤检查的敏感性为62.00%,特异性为25.00%。两种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MSCT+CDFI更高,(P<0.05)。MSCT+CDFI诊断法对腮腺肿瘤诊断率明显高于MSCT,(P<0.05)。结论 :MSCT双期增强扫描+ CDFI可提升腮腺肿瘤检出率,且特异度与敏感度也均高。

关键词:MSCT双期增强扫描;彩超对腮腺肿瘤;特异度

在人体中,腮腺为最大唾液腺,临床将其分成深、浅两叶和峡部。腺体多部分与导管于浅叶集中,所以,肿瘤大多在浅叶部位[1]。对于腮腺肿瘤,影像学检查主要是为了了解腮腺病变范围、部位,可对病变的良恶性影像学信息进行提供,对病变病理学特点评估。但是腮腺的肿瘤种类非常多,各种肿瘤影像学的特异性比较缺乏,所以,对其进行鉴别诊断为影像学领域重点研究的问题[2]。鉴于此,本次纳入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分析MSCT双期增强扫描+CDFI对该疾病中诊断的价值,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7~2021.5期间我院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为例,年龄:30~70岁 , 平均年龄:(50.01±6.71)岁,性别,其中男行性患者共30例,女性患者共32例。

1.2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前均先做MSCT动态增强双期扫描、CDFI检查。为了防止造影剂影响到血流速度,先进行CDFI检查,之后再为患者做MSCT检查。

MSCT诊断:使用CT机(62b2cbc6f214a_html_c618a1979a1f1995.gif 层螺旋)为患者检查。为全部患者均增强双期扫描、平扫。其中平扫:管电压为120 kV,管电流为200 mA,层厚为5毫米,间隔0,矩阵为512×512;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经患者的肘正中静脉将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300mgl/ ml注入,剂量为100毫升,速度为2.0 毫升/秒,各在注药后的30秒120秒,为患者开展双期增强扫描,从颅底到上颈部为扫描范围,针对于疑似为腮腺恶性肿瘤的患者,包含全颈部对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进行观察。

CDFI:使用GE彩超诊断仪为患者诊断,为线性探头,将频率设置为7.5MHz到10 MHz,将增益调到最大灵敏度以防噪音,将脉冲重复频率调整为( PRF)500Hz到1 000 Hz,检查时取患者的仰卧位,在颈后部垫枕,告知患者头向健侧转伸展颈部﹒将被检查位置充分暴露出来﹔用探头直接对患者的腮腺位置扫描﹐进行横、纵横多切面的扫查,注意和健侧比较。首先使用二维超声对肿瘤位置了解﹐之后使用CDFI对肿瘤彩色血流表现进行观察,取供血血管初级分支,于血流信号明亮、稳定位置做脉冲多普勒取样,约为1毫米到3毫米的取样容积,将滤波频率设置为100MHz到125 MHz,并对校正声束和血流间夹角进行设置,一般在60°以内,有稳定血流频谱出现之后,对其RI进行测量。

1.3观察指标

(1)对患者的特异度、敏感度统计;(2)对诊断准确情况统计,准确诊断率=诊断准确数/实际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数值变量采取(62b2cbc6f214a_html_12170d2e54298f45.gif ±s)表示,t检验,特异度、敏感度等分类资料应用%表示,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MSCT+CDFI、MSCT特异度、敏感度

本次研究中的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50例被确诊为腮腺肿瘤;经实践得出采用MSCT+CDFI检查腮腺肿瘤时,敏感性为80.00 %,特异性为66.66%。采用超声检查法,对于腮腺肿瘤检查的敏感性为62.00%,特异性为25.00%。两种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MSCT+CDFI更高,(P<0.05)。见表1、表2。

1MSCT+CDFI检出腮腺肿瘤情况

MSCT+CDFI诊断法

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40

4

44

阴性

10

8

18

合计

50

12

62


2 CDFI检出腮腺肿瘤情况

CDFI检查法

病理检查

合计

阳性

阴性

阳性

31

9

40

阴性

19

3

22

合计

50

12

62

2.2比较MSCT+CDFI、MSCT诊断准确性

本次研究中的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50例被确诊为腮腺肿瘤,MSCT+CDFI诊断法对腮腺肿瘤诊断率明显高于MSCT,(P<0.05),见表3。

3MSCT+CDFIMSCT对腮腺肿瘤检出情况[n,(%]

诊断方法

例数

检出例数

检出率

MSCT+CDFI

50

48

48(96.00)

MSCT

50

35

35(70.00)

2

-

-

11.977

P

-

-

0.001

3讨论

在头部肿瘤中,腮腺肿瘤占3%到5%。 患者发病后,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该种肿瘤生长比较慢,其病程高达几或数十年,从而使患者被忽视。对于该项肿瘤来说,术前对病变良恶性进行正确的评估,对其范围、病灶和其相邻组织间的关系了解,对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十分有必要[3]

一般来说,通过MSCT双期增强扫描能对良性腺淋巴瘤“延迟排空”征象进行显示,对其准确进行定性诊断,通过能够对肿瘤受侵范围、肿瘤和四周血管间关系、瘤灶当中低密度位置呈现出中央分布或者边缘分布等等肿瘤形态学特征进行显示,定性诊断其他类型的肿瘤(恶性肿瘤等等)[4]。CDFI肿瘤内部和四周血流供应情况:和其他位置肿瘤相比,腮腺混合瘤等等良性肿瘤的血流强度会表现出Ⅱ级、Ⅲ级,对于黏液表皮样癌来说,其血流强度在腺淋巴瘤、混合瘤间,腺样囊性癌会有恶性声像图表现出来,但是血流强度非常低,为少血管型[5]。本次研究中的62例疑似腮腺肿瘤患者,50例被确诊为腮腺肿瘤;经实践得出采用MSCT+CDFI检查腮腺肿瘤时,敏感性为80.00 %,特异性为66.66%。采用超声检查法,对于腮腺肿瘤检查的敏感性为62.00%,特异性为25.00%。两种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比较,MSCT+CDFI更高,(P<0.05)。MSCT+CDFI诊断法对腮腺肿瘤确诊断率明显高于MSCT,(P<0.05),结果可以看出,MSCT+CDFI能够将腮腺肿瘤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特异度以及敏感度提升。

综上所述,MSCT双期增强扫描+CDFI能够将MSCT诊断的不足之处弥补,可将腮腺肿瘤检出率提升,且特异度与敏感度也非常高。

参考文献:

[1] 徐黄, 朱丹, 赵江民. MSCT增强检查对于腮腺常见良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18(8):4.

[2] 肖胜昔, 廖明清, 徐海波. 多层螺旋CT三期强化扫描和MRI增强扫描诊断眼眶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分析[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 18(2):4.

[3] 曹盼, 刘荣荣, 梁矿立,等. 多层螺旋CT支气管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诊断气管支气管结核中的价值[J]. 中国防痨杂志, 2020, 42(1):6.

[4] 郑琴韵, 黄欢, 汪世存,等. 多层螺旋CT应用于Ⅰ型肿块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诊断及评估激素治疗效果的价值[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9, 22(1):3.

[5] 汪兰, 王士维, 周国平. 双期增强CT对常见腮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20, 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