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平谷区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的对策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1
/ 2

强化平谷区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的对策探究

胡硕

( 北京市平谷区气象局)

摘要:气象科普宣传的目的是通过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和教育,让公众获得更充分的防灾减灾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和社会安定与健康发展;而气象科技服务是气象服务的延伸、拓展和创新,是气象部门改革的重要成果 ;强化平谷区气象科普宣传,增强公众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和面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能力,不断拓展气象科技服务范围,为社会公众和经济建设创造更大社会效益,是本文阐述的重点,供关注者借鉴。

关键词:气象科普宣传;气象科技服务;对策

引言

北京市平谷区气象局自1959年1月1日建站以来,在地面观测、预报服务、农业气象观测和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中,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为平谷区的天气预报、政府决策、重大天气过程、重要农时农事活动、以及平谷区农网天气预报、人工防雹、人工增雨等方面,一直提供着高质量的气象服务;但随着温室效应以及全球气候变暖,平谷区和全社会一样,都遭遇着极端天气气候的威胁,提升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降低灾害损失,越来越成为北京市平谷区气象局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1气象科普宣传内容

气象科普宣传主要是利用电视气象节目、气象展板、宣传册、宣传单、气象知识讲座和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周、科技下乡等方式或途径,针对社会公众宣传和普及有关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侯变化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增加全社会防灾减灾的能力;利用气象科普文章、气象媒体对气象科普展品进行展示;介绍气象现象、气象知识、气象科学原理、气象设备与观测手段、气象与社会、气象与生活、气象与农业、气象灾害与预防等内容,满足用户专业专项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产品的需求;通过科普报告、科普基地、气象知识竞赛、青少年绘画竞赛等多种形式,面向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居民、领导干、公务员等,将气象知识送进社区、农村、学校、公交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由原来的“我给什么,你用什么”转变为“你用什么,我给什么”的服务理念,提高普通大众对于气象灾害的认识,实现对气象灾害的有效预防和减轻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促进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2平谷区气象科普宣传和气象科技服务现状

2.1气象科普宣传现状

平谷区气象局气象科普工作紧紧围绕公共气象服务,面向民生、而向生产、面向决策,以社会需求为引领,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为重点,以加强气象科普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提升气象科普社会化水平,不断创新气象科普内容与形式,使气象科普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发展,气象科普成效不断加强,不断扩大气象科普范围,气象科普能力不断提升;但气象科普工作也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不断突显,首先,体现在气象科普工作与党和政府的期望以及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气象科普工作的理念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气象科普工作的发展整体上还滞后于气象事业的发展,气象科普能力比较薄弱,内容还不够丰富,形式也不够新颖多样,科普方法和传播手段比较落后,高水平的科普作品和科普人才较为匮乏;气象科技服务缺乏公众认知,气象科普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等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2气象科技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气象科普宣传力度不大,导致气象科技服务缺乏公众认知;气象科技服务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气象服务产品在精、细、广、专等方面,针对性和时效性不高,气象科技服务取得的经济效益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缺乏气象科技产品研发力度,专业气象服务产品有限,针对性不高,导致气象科技服务效益不理想;气象科技服务队伍整体素质有待增强,气象业务科技素质高、懂管理、善经营、廉洁守法的科技服务人员和专业性人才匮乏。

3强化平谷区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的建议

3.1强化气象科普成效

实现气象科普无死角,更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普宣传范围,打造独具平谷区特色的气象科普品牌,不断提升平谷区气象局的气象科普能力,持续性、高效率地提高全辖区大众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和能力,促进经济社会进步、推动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3.2强化重点领域的气象科普与气象科技服务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发布渠道,大力开展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工作,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科普知识贯穿到全社会科普活动中来,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大力宣传气候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宣传节能减排等应对措施,营造全民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良好环境,使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紧密结合气象业务服务、气象学科发展需求、气象科技服务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科普过程中,主动展示科技服务成果,主动解释专业名词、热点难点问题,并把知识点融入气象业务服务的文本、图表以及各类专题服务中,推进气象科普工作的业务化、常态化;以世界气象日、气象科普基地、全国防灾减灾日等科普品牌为契机,强化重点领域的气象科普宣传,气象科技服务奠定基础。

3.3强化重点人群的气象科普宣传

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人群的气象科普宣传,各级气象部门要与教育部门密切合作,以”线上为主”的原则,创新活动组织方式和互动形式,充分运用“互联网+科普”等思维,向学校推出专家线上授课、网上气象科普馆开放、气象科普直播、有奖答题、线上游戏等一系列特色科普活动,为师生们送去生动有趣的气象科普课;以气象科普”赶大集”类形式多样气象科普活动,走进农村,向农民提供灾害防御、科技应用技术指导、趋利避害、科学种田知识,与农业部门紧密合作,开展气象科普试点村建设,提高农民科学索质;大力推进气象科普进社区、进企事业、进部队等,有针对性地向城镇居民、领导干部、公务员宣传气象科技知识,科普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知识与方法,增强大众气象防灾减灾意识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气象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

3.4强化交流合作,提高气象科普的生产和传播能力

强化原创性气象科普作品的生产,加大气象科普研发力度,不断创新气象科普产品及其表现形式;吸纳文学、艺术、教育、传媒等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投身气象科普创作,推动原创性的科普作品不断产生;加强与兄弟单位气象科普工作的交流与合作,借鉴科普工作先进理念和方法,引进优秀气象科普作品;提高自主开发科普产品创新能力,开展科普作品有奖征文活动和气象科普工作效果评估,加强气象科普作品在平面媒体、影视、网络、新媒体中的传播和推广,设计制作科普挂图、展板、彩页、防灾明白卡等直观新颖的气象科普宣传材料;加强与社会主流媒体的合作,采取邀请采访报道大型科普活动、举行新闻发布会、接受媒体专访、参与热线直播节目、开辟气象科普专栏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巨大号召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平谷区气象局气象科普的社会影响力。

结语

总之,以气象科普宣传为抓手,突出气象科技服务能力建设,提升气象科普宣传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气象科普服务能力,切实发挥气象科普教育效果,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和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增强大众对气象知识的深入了解,提高大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社会安定和谐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肖倩. 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研究[J]. 乡村科技, 2019(26):2.

[2] 吕雪. 气象科普宣传与气象科技服务的探讨[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 000(020):2598.

[3] 袁野, 郑琪. 关于如何加强当前县级气象部门科普宣传工作的几点思考[J]. 科技风, 2019(20):1.




作者简介:胡硕(1995-)男,汉族,北京市密云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