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分析

郭寿玲 王香春 通讯作者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 /湖北理工学院附属医院 湖北黄石 435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有效性及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本院皮肤科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成2组,对参照组38例患者开展基础性护理干预,对观察组39例患者加用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较为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帮助患者建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促进患者预后。

【关键词】心理护理;寻常型银屑病;心理状况;护理有效性

寻常型银屑病在临床中又叫做牛皮癣,是皮肤科较为常见且复发率较高的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肤疾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这一疾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导致的[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皮损可遍及全身各处,以四肢尤其是肘部、膝部及骶尾部最为常见,且呈现对称性的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水平。长期、反复发作的疾病会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交友,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不利于患者预后[2]。因此,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有效性,本院皮肤科针对收治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77例展开了护理对比的研究,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将本院皮肤科收治的7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成2组,参照组38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5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5至69岁,均值为(47.79±4.56)岁;观察组3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2:17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6至68岁,均值为(47.81±4.53)岁。

统计学处理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资料,结果显示差异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且可比性高。

1.2方法

对参照组38例患者开展基础性护理干预,包括较为常规的对症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指导、饮食护理等护理措施。

对观察组39例患者加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性护理措施与参照组患者相同,具体的心理护理措施如下:首先,应通过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多数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来源于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较低或较为片面,因此护士应通过PPT讲学、发放健康手册及一对一疏导等方式提高患者对于银屑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预后及生活中注意事项的了解和认知,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积极性和配合度,缓解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其次,通过正确应激反应的处理手段增进护患之间的沟通,鼓励患者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和心理负面情绪,指导患者学会科学处理自己的应激反应,促使患者全面了解到心理因素对于疾病治疗效果的影响,引导患者正确的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和压力,指导患者自我放松,让患者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减少心理应激反应的出现,提高患者治疗护理的积极性和配合度。最后,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应开展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护理,银屑病患者由于个体因素的影响、生活环境及疾病不同阶段的影响均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心理活动,护理人员在这一过程中应仔细观察、耐心做好音乐疗法、深呼吸疗法、放松疗法、聚焦解决模式、家属陪伴支持等多元化的方式实施心理疏导干预,在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制定和落实相应的心理疏导计划,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患者预后。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SAS量表)、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第三版)等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的处理,当P小于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见表1:

1: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分)

组别

焦虑评分

护理满意度评分

生活质量评分

参照组(38)

69.05±3.45

85.12±5.63

65.45±5.10

观察组(39)

62.27±3.33

91.12±4.16

72.15±3.96

t值

8.77

5.33

6.45

P值

0.00

0.00

0.00

3讨论

临床报道显示,寻常型银屑病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及复发率高等特点,长时间疾病、反复的发作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负面情绪的出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及身心状态,严重者还会导致患者出现自卑、焦虑及抑郁的心理,不利于患者预后[3]。因此,在临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除了对患者实施对症护理、用药指导、健康宣教外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开展一系列的心理疏导措施,包括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优化处理患者的应激反应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措施等,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4]。本研究结果表明,开展心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实施基础性护理的参照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对于参照组患者显著更高,说明在临床护理中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

综上,心理护理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较为显著,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成芳.自我管理行为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2,41(02):354-358.

[2]潘晓蕾.CICARE沟通心理护理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03):371-373.

[3]陈维开,蓝雪花,谢花云,关健红,招兰芝,文金玲,刘艳仙.基于CICARE沟通模式的情志干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S2):170-172.

[4]万清清.健康信念模式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疾病能力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8):3381-3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