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0
/ 2

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

祖标林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管理处 457000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瀚的时间长河中,人们传承了大量具有观赏价值、教育价值以及研究价值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不仅是先辈们思想和智慧的结晶,还是我国历史文明成果的缩影以及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博物馆是文物管理和保护的主要机构,需要承担起文物传承的重任。在新的历史时期,博物馆需结合时代优势,充分发挥馆藏资源的价值。博物馆在依托新兴的科技技术和多元化的宣传手段扩展文物保护与传承的范围,强化文物保护安全意识。以保护促传承,让文物在新时期更好地“活起来”“传下去”。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保护;创新性路径

引言

当前形势下,多元文化融合发展,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精神理念,应当深入挖掘文物中所蕴藏的内涵价值,以文物保护意识为导向来做好文物陈列与保管。在具体工作当中,要认识到文物是大众研究历史、认识历史的载体,确保文物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通过系列主题展览,文物宣传活动等加深大众文物保护意识,在共同努力下,提升文物利用效率,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理念精神。

1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物是社会进步的历史见证,凝结了无数先人的智慧结晶,象征着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象征着我国璀璨的中华文明,但是已经有很多文化遗产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文物不仅见证了我国社会的进步,更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其本身就有着极其重要的传承作用,而博物馆作为文物的聚集地以及保存地点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在突出文物的传承工作之外,更需要强化现代博物馆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使我国光辉璀璨的文明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而文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并非单靠博物馆自身的力量就可以达成的,需要广大群众投入文物的保护工作中,监督现代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管理,使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此来提升群众的民族意识,使我国民族精神能够得到有效的延续,而这正是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意义所在。

2存在的问题

2.1技术设备

在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当中,技术创新力度弱、设备更新换代慢也会影响文物保护的实际效果,结合现实情况来看,文物的属性不同,所以在陈列与保管当中会运用到不同的技术及材料,需要依靠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支持。除了陈列与保管的设备以及技术外还有运输、维修等各个方面,举例来说为了降低部分材质文物受氧化反应影响,对于环境有着极高要求,需要环境下保管陈列柜或者是采用专门的真空膜覆盖包装技术。但是部分博物馆经济能力以及技术设备有限,无法切实满足这一需求,这就会给文物陈列与保管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此外,在文物展览当中,部分文物对于温度变化以及空气湿度等方面也要着较高要求,在文物研究等各环节都需要技术设备以及资金的支持。如果单靠国家专项资金扶持很难达到文物保护的实质效果,所以在面对众多有价值的文物以及还未被开发的文物资源时,需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扩大文物保护宣传范围,实现全民参与,部门联合,在合力作用下做好文物保护相关工作。

2.2文物保护工作者数量严重不足

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的落实,不仅需要看管和技术防范工作,同时,在文物保护工作落实的过程中,对于每一项文物都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对外观、价值、社会学意义、历史意义、美学意义等展开多元研究。但当前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落实过程中,专业人员数量匮乏,很多工作的落实推进难度非常高。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对于一些专业化设备的操作能力也有限,这些都导致文物保护工作落实的多元价值不能有效发挥。

3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

3.1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文物保护水平

在文物保护工作中,专业人才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博物馆应加强人才培养,打造专业的文物保护团队,为文物保护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提供保障。第一,立足文物保护工作需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文物保护是博物馆的主要职责之一,专业的人才队伍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并推动各项工作有效落实。基于此,应把博物馆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纳入整体发展战略中来,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指导文物保护人员积极参与相关工作。第二,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科学开展文物保护人员的培养工作,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能力,始终保持人才的先进性,满足新时期国家对文物保护的要求。在人才培养中,博物馆应针对文物保护人员进行职业规划,并从博物馆基础学、文物管理、展陈设计、宣传教育、安全保护、文创开发等方面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高人才队伍的专业水平。第三,加强馆校结合,实现对人才的联合培养。博物馆应积极与高校合作,针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需要吸纳专业人才,同时为高校提供人才教育实习基地,确保专业学生参与到文物保护工作中来,提高其专业能力为以后参与文物保护工作奠定基础。

3.2落实全民信息化文物保护与管理

文物不仅仅是博物馆的珍贵馆藏,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在现代博物馆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需要落实全民化、信息化的文物保护管理,制定健全的监督管理制度,实现全民监管,全民防护,利用信息化设备实现群众零距离的监督与管理。首先,加强博物馆内部的信息化建设,对每件文物制定专属的二维码,并在二维码当中详细陈述文物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物的名称、出土时间、年代,等等,还要简要叙述文物的历史文化背景。其次,加强文物的宣教作用,利用网络设备将文物以短视频形式上传到新媒体平台中,或者加强跨界合作,例如《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节目与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合作,以此来加深群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落实全民文物保护与管理。最后,要注重博物馆自身的公共形象,强化文物的惠民价值,以此来提升群众的文物保护与管理意识,有效实现全民化、信息化的文物保护与管理。

3.3持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和人才投入

基层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开展落实的空间非常大,为了使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持续向前推进,地方政府及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对文物保护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需要就地保护的古建筑及文化遗产,都必须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做好地方文物保护工作,提升文物保护整体规划的合理性。结合文物保护工作的具体情况,还需要划拨专项资金,使得保护工作合理安排,避免文物被闲置甚至被二次破坏。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文物保护工作必须重视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除了拓宽招聘渠道之外,还要更好地与教学部门加强合作,从开源的角度更好地扩大文物保护专业人才储备量,为下一步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要加强对创新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让更多文物保护工作者掌握一些全新技术,推动文物保护工作科学、稳步地向前发展。

结束语

总之,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特点,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历史记录和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物化体现。加强文物保护不仅可以将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守护好,更是对历史、对民族高度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对研究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办公室业务,2020(09):48-49.

[2]于晨.文物保护理念发展中的争议与共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001556.

[3]马海燕.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6):127-129.

[4]桂沫.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参花(上),2020(02):73-74.

[5]哈才姐卓么.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文物管理中文物保护的创新性路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01):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