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北票市民营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关于北票市民营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

王健


辽宁省北票市委党校 辽宁北票 122100

摘要:民营经济是北票市经济结构中最活跃、最积极、最具竞争力的经济成分,在“推进产业升级、建设实力北票”、壮大县域经济、推动转型跨越、安排劳动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民营经济;结构优化;发展

前言:目前,北票市民营经济的崛起已成为经济发展重要的支柱力量,在北票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民营经济是北票市经济的重要支撑

相对灵活的经营机制为民营经济创造了市场活力,民营经济大多与市场经济有着天然的联系,产权明晰,经营灵活,劳动用工制度、工资分配制度均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自主决定和调整;民营经济还具有应变能力强,富于创新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等优势。凭借着这种灵活的优势,民营经济活跃在品种多、批量小的加工、配套领域和本小利薄的零售、服务领域,从而使这些领域的竞争更加充分,市场更加灵活。民营经济不仅获得了自身长足发展,而且通过兼并、收购以及民间资本进入和参与国有资产重组等多种形式,推动了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了产权多元化和县域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二、民营经济是解决北票市居民就业的“主渠道”

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北票市民营企业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也是城镇下岗工人再就业的主要场所,为促进北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021年,全市民营企业个数达到23556户,其中工业企业4379户、建筑业323户、交通运输储藏业3706户、批发零售业11220户、住宿餐饮业1987户、居民服务及其他行业1941户,安置就业10.8万人。北票市尤为突出的是产业集群的建设解决了大量居民就业。

三、民营经济是北票市城乡居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民营经济的实质就是百姓经济、实惠经济。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是北票市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正是由于民营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由农业向非农产业的流动,由农村向城镇的集聚。2021年北票市民营经济总产值实现675.6亿元,同比增长18%,增加值实现208.6亿元,同比增长15.4%,营业收入实现672.4亿元,同比增长15.4%,利润实现53.1亿元,同比增长2.7%,上交税金实现16.2亿元,同比增长9.5%,劳动者报酬实现22亿元,同比增长5.8%。

、就如何加快经济结构优化步伐,提出如下建议:

(一)围绕产业升级,快加结构调整步代

按照全省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制定一定时期内产业发展的指导方针、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指导民营经济加快结构调整,引导市场主体合理决策,减少民营企业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进粉末冶金、能源建材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实现主导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传统产业品牌化,形成从“北票制造”到“北票创造”。

(二)致力创新发展,实施名牌战略

建议对每年确定的创名牌产品,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加快创名牌步伐。对名牌要实施政策倾斜,优先保证名牌产品的生产资金、技术改造,坚决打击假冒名牌产品的违法行为,形成一批在国内市场知名度高和竞争力强的北票品牌。加大科技投入,促进民营工业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品牌化、高附加值、强竞争力的产品模式转变。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现代服务业

依托北票市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和地域交通优势,大力引进、建设和培育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文化旅游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旅游业,以旅游业的开发带动全市的交通、住宿、餐饮、商贸发展,使之成为增加就业的主渠道。

、创新融资形式 加强金融服务 助推北票市民营经济发展

民营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在吸纳就业、活跃市场、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民营经济稳定协调发展是银行业,特别是地方性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朝阳银行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倾斜等措施在优化民营经济融资环境,保持民营经济贷款平稳增长方面,有效地发挥了金融杠杆作用。与此同时,金融机构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贷款门槛高、手续复杂、担保抵押落实难、审贷效率低、放款慢等。

创新融资形式、提供有效的金融服务是金融机构为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求的举措。为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产业形态、市场机会、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应发挥系统优势加大体制和政策创新力度,抓紧建立一套更有效率的适应民营企业融资特点的经营体系和管理方式,为民营企业提供所需资源,建立互助共享平台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助推器”,为促进民营业务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为此提出如下建议:

(一)机制创新是关键

一是通过创新审批模式,对小微业务实现信贷工厂流水化作业,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的审贷效率,能够实现自申请之日起最快完成放款。

二是通过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科学设定考核指标,适当提高小微业务的考核权重,客户经理拓展小微业务积极性显著提高。三是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强化专业培训,使小微企业信贷队伍不断壮大。

(二)产品创新是抓手

金融机构应立足于本地经济特色,针对科技研发、文化创意、商贸流通等不同领域的民营企业有针对性地设计融资产品。一是积极创新抵押担保方式。例如有的银行将软件著作权引入质物品种;有的支持商标权质押、专利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商铺经营权质押等多重灵活担保方式。二是不断丰富小微产品。在不断开办机械设备抵押、门市楼抵押、职工联保贷款等业务的同时,学习先进银行推出“循环贷”、“快捷贷”、“下岗工人再就业贷款”等。

(三)更新服务是方向

一是创办网络融资新模式。网络贷款,即银行借助第三方网络技术开发,允许企业通过网络填表方式申请贷款。第三方根据系统内的基本贷款条件完成对申请的初审,银行在此基础上审查发放的贷款,能够省却银行大量的审贷工作量,建立更为直观的银企信息渠道。二是创办平台融资新模式。平台金融模式就是银行依托本行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对平台体系内的小微企业实现在线融资、现金管理、跨行支付、资金结算等功能。华夏银行便使用这种模式实现对企业“实时到账、随借随还、循环使用”等电子化服务。

(四)强化信用是保障

一是建议政府针对小微企业设立重点产业基金、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等,以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源进入小微企业服务领域,更好的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二是继续加强担保、信用评级、产权登记评估等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资产评估、转让制度,为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有效对接创造更好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1]国有资本、融资约束与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J]. 张根林,段恬.  会计之友. 2020(02)

[2]民营化、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J]. 余明桂,钟慧洁,范蕊.  金融研究. 2019(04)

[3]新型供应链金融模式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研究[J]. 姜浩,郭頔.  西南金融. 2019(04)

作者简介:王健,女,19836生,辽宁省北票市人,学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经济学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