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和运用学生的多元智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和运用学生的 多元智能

傅俊

四川省中江县普兴镇中心学校 四川中江 618100

摘要:美国哈佛大学加得纳教授总结出人类有7种智能,分别是: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正常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拥有其中的多种智能。作为语文教师要借鉴这种理论,将之放入语文课改中,《小学语文新课标》 中写到“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有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能力的培养也涉及多方面的智能范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同时运用好学生的多元智能。


关键词:语文教学 智能 培养 运用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并且运用学生智能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呢?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觉得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学生差异,展示丰富多彩的个性

一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强,有的理解能力强,有的诵读能力强—学生学习风格各异,表现也不同。在学习《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时,我从张思德说到赖宁等当代英雄人物时,有学生突然发出感慨:看来救助他人都要有目的的,不能做无畏的牺牲。这个说法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我立刻顺着这个话题引导学生讨论,经过一番辩论,这位同学也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课堂又恢复了平静。但这个小插曲却让我想起《新课标》中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展示相同而单一的智能侧面,应用多种方式呈现知识,用言语给学生鼓励,引导他们扬长避短,减少他们的挫折感和失败感,缓解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激发每个学生潜在的智能,发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当然,教师的活动设计也一定要顾及到学生现有智能水平的差异,要尽可能涉及一些不同的智能领域,尤其是那些学习挫折多于成功、沮丧多于快乐、被群体冷落的学生,教师更要为他们提供机会和创设条件来体验成功,让学生享受到“智能公平”。

二、抓住课堂教学,开启学生的多元智能

陈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己随着教育的发展而改变,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更容易让学生开启多元智能。一节语文课,我们可以用故事、图表、简笔画、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我们的教学,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倾向设计教学形式,如:让喜欢参与的学生上台来操作、讲解;让喜欢画画的学生在黑板上画画;同时,倡导小组合作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调动学习积极性,体会自己的价值所在。

记得我在讲授《詹天佑》第一段时,总是按部就班地分句理解。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往往过分看重学生统一的一面,喜欢以统一的模式要求他们,认为这样才能让学生专心地接受知识要点,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会消极地等待老师的答案,从而会中断一个人某种智力发展的机会。 面对这种现象,我借鉴自我认识智能教学法,它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再上这一课时,我改变教学思路,让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自学后与大家交流,让我没想到的是,交流时,有的学生是抓住重点词“杰出”“爱国”“第一条”来学习这一段的;有的是用分层学习法,把一段中意思相同的内容划分在一起,然后逐层理解;还有的应是通读全段后,通过概括段意来理解这一段的。虽然我只是把这次教学方法进行了变动,但没想到学生的反应却如此强烈,这对于我来讲真是收获不小。同时,他们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沟通智能也得到了提高,自然而然地激发了继续学习课文的兴趣。这正如加德纳所说的“在正常条件下,只要有适当的外界剌激和个体本身的努力,每一个个体都能发展和加强自己的任何一种智能”。看来,抓住课堂教学,就能开启学生的多元智能。

三、走出课堂,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

《新课标》中提到“拓宽语文学习的运用领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了学习效率”。我想这种教育理念就是激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乐于从生活中去解决问题,从而使单纯的语文学科学习走向综合学科学习。就拿课文《草船借箭》为例,起初我只是考虑引导学生通过一两个事例了解曹操其人的个性特点,但学生学习的结果出乎我的所料:有的同学从课文中分析出他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有的从原著中所写“把握机遇”“ 招纳贤士”来证明曹操不愧是“一代枭雄”;还有的同学则从电视节目《百家论坛》中讲述的“治世能臣”“能文善写”“心狠手辣”来阐明曹操是个“可爱的奸雄 ”。在这次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 还涉及了历史、地理、军事等学科领域的知识,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在他们的分析中又初步涉及了道德观念认识。可见,教师为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创设恰当的外在条件,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研究同一专题的不同方面,就有了选择学习材料的自由,也有了充分的机会探索各个学习领域。这样的实践活动,让“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多元智能。

四、尝试多元评价,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加得纳教授的《多元智能》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人类历史上有很多最有创造性的天才,都曾经存在明显的学习上的问题,爱迪生、丘吉尔、毕加索,甚至爱因斯坦,都是这样。可他们不但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反而发挥自己的强项,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作出了非凡的贡献。因此,那些承担教育重任的人,应该特别注意自己学生的强项和创造性。”读了这段话,首先让我想到的是过去人们大多将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大部分智能测试也都建立在这一基础上。但是正因为每个人的智能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所以其实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来作为衡量的尺码,而多元智能理论则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要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关注学生智能差异,改变以往单纯用标准的智商测试和学科考试成绩为主的评价观,树立多元评价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这学期,我要求学生每学完一个单元,自出一份本单元基础知识测查题给同桌交换批改,我发现大家出题内容各异,形式多样,虽题量不大,但也能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智能发展水平和学业掌握的程

度。

除此之外,多元智能还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与其天赋联系起来,通过让学生完成自选的主题计划来培养自发的学习技能,从而为学生提供多元智能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要抓住学生的优点和弱点,并以此设计适宜的教学方法,在学生积极的学习过程中使我们的评价确实成为促进其智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之,多元智能理论辅助我在教学中更新了教学理念,它为课改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课改。文章的最后,我想用加德纳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无论“官方评估” 的形式和影响如何,学校里每天真正学到的东西,在结束“正规” 学校学习很久以后再激发起的对于学习的兴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