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下的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双减下的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模式研究

彭艳玲

四川省邻水中学 638500

摘要:双减政策提出初中教育应倾向作业的精简化建设,目的是要通过减轻学生的作业量和学习负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基于双减背景下探索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模式的创新与优化策略,已经成为当下学科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现状分析,提出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初中地理;自主探究;作业设计


双减政策的提出与实施,为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当然也使各学科教学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教师应对原有教学模式做出优化和调整,尤其要想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的前提下,还能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指导,对学生进行不同方面的素养训练,运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达到激趣增效、减负提质的目的。

一、双减下初中地理素质教育的现状

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为了进一步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国家推行双减政策,强调不以成绩提高为主要目的,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育,这对于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素质教育也面临着许多的新问题。

一是缺少规范的教育体系。对学生思想素质、价值观念的培育缺失,主要受教育理念滞后性的影响,尚未形成规范的教育体系,致使地理教师难以落实素质教育目标,没有结合学生自身差异性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限制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二是教学内容和手段滞后。由于中学生的思维较为活跃,教师便不能单一性的开展教学内容,应选择对贴近学生生活的知识素材,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1]。另外,初中地理教材内容多理论化、概括化,若是不懂变通,一味地按照教材讲解,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感,使整个地理课堂缺少活力。

三是课堂师生互动比较少。“教”与“学”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过程。地理素质教育的开展,也要关注学生综合发展,基于生本理念,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仍旧在唱“独角戏”,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缺少对话互动,包括所设计的问题,也比较随意,未能从学生自身感受出发,难以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四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差。地理是初中阶段一门重要学科,要求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会识图、辨图,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不过在当下,不少教师讲解抽象知识时,未能将地图有效联合,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知识点,本身已提不起兴趣,加之文字与地图相脱节,只会增加学习的难度,不利于学生学习发展。

  1. 双减下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模式优化的有效策略

(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从双减背景上看,高效化开展地理课堂提问,可以引发学生对地理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和实践。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站在不同角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引入提问策略,体现出问题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启发学生思考。教师要保证提问方式多样化,注意提问的实效性,通过调整中词句音调、选题时机等,促使学生不断探究,提升自我。由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思维能力、学习水平尚不在同一高度,要体现出问题的开放性和适应性,精心设计记忆型、理解型和应用型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可以放低要求,降低问题难度,引导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及具体案例内容思考和解答问题,在探究中渗透学科知识[2]。例如,在教《地图的应用》这一小节知识时,应让学生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能够借助地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相关问题,如“地图有什么作用?运用地图可以解决哪些类型题?”增强学生对地图的认识,学会在地图上正确判读方向,在解决地理习题中养成善于运用地图的良好习惯。

(二)创设情境,激趣增效

“境在情中,情在心中”,在地理课堂中应用情境化教学手段,开展各项教育活动,以及创设多元化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逐步开展学习,实现学以致用。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要想做到减负增效,必须重视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才能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地理知识具有综合性,若是学生缺乏空间意识或者逻辑思维不强,很难完全掌握知识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贴近学生现实的教学情境,把原本复杂的地理知识变得直观化,学生也可在真实的情境下,深入感知和体验,丰富课堂内容之余,深化学生对理论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相关知识时,采用寓教于乐的方法,活跃课堂氛围,主要是利用多媒体播放日本著名的景区“富士山”,让学生感受富士山的自然环境和日本的风土人情,也可以搭建对话平台,组织学生之间展开交流,谈一谈自己在日本旅游时的所见所闻及自己通过搜索图片、影视剧等对日本的了解,再引出日本富士山是火山且日本境内多地震的问题,用板块构造学说,进一步解释日本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帮助学生学会评价某区域的自然环境。

(三)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基于双减背景提升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水平,应从抓好课堂教学质量入手,破除原有教法模式的限制,依据知识内容,拟定相应的主题任务,采用分组合作的形式,促进学生交流经验和共享学习成果。而且运用该方式,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减少课后学习的任务量,学生也能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发展学习思维。例如,在教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二节《地形地势特点》时,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中国地形地势分布走向”为主题进行共同探究,学会可以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或者地形剖面图,分析各级阶梯地势的主要特征,由小组成员共同在地图上作出标记,标号阶梯分界线的山脉名称,强化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使学生明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且地形复杂多样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活动,促进交流,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或者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其他学生分享交流感受,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进行补充、纠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内容。

(四)作业设计,知识延伸

双减政策强调要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入手,而作业设计作为知识巩固与扩展的重要环节,不能忽略此环节设计,教师根据学生学情,多元化、分层设计作业,既能实现地理课堂教学延伸,也能使学生达成举一反三的目的[3]。教师也可以创新作业形式,以问题+当堂作业+课后练习的方式,使学生内容掌握更加牢固,促进深度学习,或者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提升学生的知识汇总与总结能力。另外,教师要减少单一化概念抄写类作业,增加一些实践类内容,将作业分为“必做”“选做”“不限时”等类型,以免作业耗时太长,反而影响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八年级下第六章第二节《东北三省》相关知识时,可以为学生预留画出东北三省的位置或者利用网络搜索和调查东北三省农业、工业等发展情况等作业,学生通过案例资料,获取地理信息,学会提取信息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自主整理和归纳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将东北三省的气温降水变化、地形地势特征、农业工业发展情况等进行整理,强化学生总结能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素质教育有效推进,应注重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通过问题引导,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依据学生的学情,创设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境,教师还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精心设计地理作业,促使学生深度学习,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吕务伟.双减政策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几点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1(49):64-65-66.

[2]孙鹏.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育策略探究[J].互动软件,2021(7):2443.

[3]董锡.“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思考——以“发展与合作”为例[J].地理教学,2022(05):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