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130例的临床护理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 130 例的临床护理观察

徐柳燕

96605部队医院内一科 吉林通化 134001

摘要:目的 探讨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30例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患者,予以患者相关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患者所获取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130例患者中,其中腺瘤性息肉81例(62.31%),炎症性息肉42例(32.31%),化生性息肉5例(3.85%),错构瘤性息肉2例(1.53%)。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 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是一种安全且可靠的技术,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电子肠镜;高频电切息肉;临床护理



在各种消化道疾病中,大肠息肉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具有比较高的恶变倾向,并且亦是引发人体消化道大出血的重要原因[1]。伴随结肠镜在疾病治疗中的普遍应用,电子肠镜引导下息肉摘除术已经逐渐变为大肠息肉治疗的首要选择方式。基于此,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130例患者,观察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的护理干预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5月—2021年5月收治的130例患者,全部患者都接受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治疗。130例患者中包括76例男性,54例女性,患者年龄为20-70岁,平均年龄为(34.28±2.36)岁。

1.2 方法

1.2.1 术前护理

(1)心理干预。在进行电子肠镜检查时,会导致患者出现一定不适表现,情况比较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的疼痛难忍。通常情况下,由于患者对于治疗操作不是十分了解,且对能够获取的治疗效果存在一定的担忧,往往会导致精神紧张、恐惧和焦躁等心理。这时,护理工作者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述治疗操作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及其患者能够获取的治疗效果等。护理工作者应主动对患者表示关心,经常和患者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有效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助力患者进行疾病治疗信心的树立,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生治疗工作的开展,从而获取更加良好的疾病治疗效果。(2)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前,患者应进行治疗同意书的签署,护理工作者应配合医生向患者详细介绍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中或是术后可能会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在获取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后方能进行操作。护理工作者应协助做好患者血小板、血型、出凝血时间等相关检查。术前肠道准备和结肠镜相同,禁止使用甘露醇进行肠道的准备。患者在进行手术操作前的30分钟,可以予以适量的安定进行肌肉注射,以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降低肠道的蠕动性,为手术操作的进行提供方便。

1.2.2 术中护理

术中配合是手术操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进镜过程中应保证动作的轻柔性,这样可以有效规避给患者的肠壁造成损伤,根据医生的知识把电凝圈套器,经电子肠镜活检孔道伸至息肉位置,套住息肉蒂部位置,从而实现对息肉的有效消除。其间需要认真观察创面是否存下出血或是穿孔的情况,对患者血压和脉搏变化的情况予以高度关注,若是发生异常情况,需要在第一时间内采取相关处理措施。最后使用网篮和三爪钳等工具将息肉取出,用作病理性检查。

1.2.3 术后护理

(1)饮食指导。术后通常需要进行24小时的禁食,24小时过后可以进行流食,之后的三日仅仅可以食用半流食,如果患者的手术创面比较大,息肉直径超过2厘米,或是多发性息肉的切除,术后禁食的时间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适当延长。术后一周内严格禁止食用蔬菜和其他粗纤维食物,一周以后方可进食普食。另外,可以予以患者适量的乳果糖,使其粪便为稀软状,以免干粪便给手术创面造成磨损,或是导致焦痂的脱落,促使大出血情况的出现,但若是出血,需要再次进境,采取内镜下止血处理[2]。(2)并发症的预防。出血和穿孔是该手术操作中比较容易出现的并发症问题,出血通常发生在术后3日中,所以术后需要对患者的各相关生命体征与神志进行认真观察,同时需要询问患者大便呈现的颜色、多少以及性质,对局限性压痛、腹痛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一经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向主治医师作出汇报,并辅助予以相应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借助于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62aaf57893b50_html_32e2de2f1a1d7d4f.gif ±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进行x2检验。P<0.05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130例186枚息肉中,其中185枚息肉获取一次性成功切除,1枚息肉2次切除成功。全部患者都得到治愈,未出现并发症的问题。患者息肉类型详见表一所示。

表一 患者息肉类型

例数

腺瘤性息肉

炎症性息肉

化生性息肉

错构瘤性息肉

130

81(62.31%)

42(32.31%)

5(3.85%)

2(1.53%)

3 讨论

针对肠道息肉,因为其会导致人体消化道反复性出血的问题,所以一经发现,提倡在第一时间内予以切除处理,以有效消除产生大肠癌的潜在性危险。而治疗息肉所引发的消化道出血问题,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治疗方法是一种临床治疗效果较为可靠,且具有一定安全性的技术。本次研究中,针对130例患者行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全部患者都获取了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未出现并发症的问题。可见,经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切息肉是一种较为安全且可靠的息肉切除技术,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屈健,潘新智,郭丽梅. 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7):99-101.

[2]罗玖东. 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6):148.

[3]邓继中. 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刊,2018,45(21):66-67.

[4]贺利影,吴学勇,吴伟. 电子肠镜下高频电凝电切圈套治疗大肠息肉的效果分析[J]. 陕西医学杂志,2017,46(12):1666-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