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促进合理用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及促进合理用药措施

马永武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 积石山 731700)

摘要:随着医药科学的不断发展,在临床使用的药品种类和数量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越来越多的新药在临床治疗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因为这种原因而引发产生的一系列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多[1]。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主要包含有滥用药品、重复用药、剂量不合理、配伍不正确、给药途径不正确以及无适应症用药等相关方面,这些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的产生会导致患者出现治疗失败、残疾以及更严重的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些研究数据结果中显示,全球范围内每年会有大约30%左右的患者是因临床不合理用药而导致其死亡[3],因此,加强临床用药管理,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是用药安全的根本保障。

关键词:临床;不合理用药;规范措施

前言:

药物在理论知识的定义是指能够用于预防、治疗以及诊断机体的疾病,能够对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进行调节,规定有适应症或者是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一种物质[4]。“是药三分毒”,意在临床应用,用对了,毒就是药;用错了,药就是毒,药物与毒物两者相互依存。用药安全及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我国临床上不合理用药的比例较高,并且因临床不合理用药而引发产生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逐年增加。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管控,其主要是根据相应的诊疗指南、指导原则、专家共识以及规章制度进行,对临床所存在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及时的干预,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正确的用药,提升临床用药的合理性以及规范性,为临床治疗患者的过程中能够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本文主要针对临床出现的不合理用药的现象以及如何规范临床用药进行相应的阐述,具体的内容如下[5]

1 临床不合理用药的现象

1.1 滥用药物

临床上常出现的药物滥用情况多是在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中,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统计结果显示,在现阶段的门诊治疗的过程中,大约占有75%的感冒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过程中,对其使用了抗菌药物[6]。单纯以退热和止痛为目的使用糖皮质激素的现象也很普遍,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不仅导致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反而造成细菌的耐药及多重耐药菌的产生,继而引发更加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1.2 重复用药

临床上出现的重复用药情况主要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医生在对患者下达的医嘱时并没有根据患者的实际疾病情况所需以及药物的相关特性制定出合理用药的方式,出现了不必要或者是不恰当的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增强了药品所带来的的毒副作用[7]。比如说,在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的治疗过程中,对患者使用了作用机制相同的两种抗菌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联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抑制血小板凝集,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例如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与血塞通的联合,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大量的药品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对患者使用的药品所引发产生的不良反应现象概率更高。第二种情况是:使用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同类药物,例如在对患者使用溶栓类以及活血化瘀类药物的过程中出现使用红花、血栓通、血塞通、丹红两种以上药物联用的情况,这种情况会导致患者出现出血症状;同时也包括了氨基酸制剂以及改善脑细胞代谢方面的药物,如吡拉西坦氯化钠与乙酰谷酰胺的联用。在临床上,有很多药物都存在一种药物多种药品名的情况,虽然药物的名称不一样,但其药物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在对药物进行开具的过程中,因为药品名称不同而重复开具同一类药物的情况,导致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加大了药物的使用剂量,从而产生了重复用药的状况。

1.3 用药剂量疗程不合理

在临床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用药剂量不合理情况主要发生在这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药物在使用的过程中,用量不足,这种情况主要是药物的剂量以及用药疗程的不达标。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患者用药依从性不高,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有了一定疗效便自我主张停止了药物的使用,或者是因在治疗过程中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导致患者拒绝药物的使用。第二种是:患者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药物的剂量过大或用药疗程过长,其中对于极个别的患者来说,他们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疾病治疗痊愈,并且非常渴望能够一次性将疾病进行根治,从而私自将药物的用药剂量加大,或者将使用药物的疗程延长,继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毒副作用。

1.4 配伍不当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配伍不当的情况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药理性配伍不当,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多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情况,有些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药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还有些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抗生素速效抑菌剂与速效的杀菌剂的联合使用会使两类药物的抗菌活性降低,如果两种药物要一起进行使用,则应该先使用杀菌药物然后再使用抑菌药,并且两药使用之间要间隔2-3小时。第二种情况是物化性配伍不当,例如维生素C与维生素K1注射液同瓶静滴,由于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维生素K1混合后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映,维生素K1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1.5 途径错误

众所周知,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与临床疗效有着密切的关系,同一药物因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疗效,药物的剂型又决定了药物的给药途径,目前临床较常使用给药途径有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滴注、肌肉注射、雾化吸入等,不同的给药途径,药物所呈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例如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急性发作时取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但如果没有根据药物剂型对应的给药途径进行使用,那么药物的疗效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上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反而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例如注射用α糜蛋白酶超声雾化使用,雾化吸入气道内可能导致炎症加重并诱发或加重哮喘。

1.6 无适应症用药

临床上出现的无适应症用药又称无指证用药,例如患者并不具备相应的抗生素使用指证,但是依旧为患者开具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在临床的实际应用中,患者的具体症状与药品说明说中所提及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以及给药途径的不同所进行的不符合相关指南、说明书的用药情况,这种情况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的生理功能受到巨大的损害。

2 临床合理用药措施

2.1建立临床用药规范制度

医院需要建立一套相应的合理用药的规章制度,明确药师的职责,开展处方、医嘱用药适宜性审核及用药咨询,若出现用药不合理的情况,需与医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并极力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同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药师、医生的双查房制度,这种制度的使用能够对患者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更加及时的解决,降低了临床药物不合理现象情况的发生概率。

2.2开展合理用药知识培训

医疗机构应定期举办合理用药知识培训,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交流,对药物的商品名及药品名进行统一分类,明确各类药物适应症与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讲解各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禁忌症,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及专业水平,

2.3开展相关疾病知识及药物知识的健康宣传教育

患者是医务人员的直接服务对象,因此要大力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人员的用药知识及疾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认识,使其积极主动配合医师的工作,提高用药的依存性,避免患者擅自更改药物、剂量、放弃治疗等现象的发生。

2.4加强临床药师的临床用药的干预

近年来,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其对临床用药的干预,对减少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意义重大,我国自2002年以来,逐步出台了各项管理规定,提出并逐步强化临床药师在临床用药中的作用。充分发挥药师的专业优势,加强其对于用药的干预和指导,对于避免医师在药学知识方面存在的知识不足,强化用药知识宣传和教育,从而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有着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要想对临床上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规范,需要医院从自身体系上进行完善,并且加强对于临床使用药物的规范程度,同时在对该制度进行实施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患者能够拥有更加经济有效的药物使用方式。临床药师需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对患者提供药学咨询服务,从而实现临床合理用药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 黄坤春. 药事管理在促进合理用药中的应用及对处方不合理情况影响评价[J]. 心理月刊, 2019, 014(003):181-181.

[2] 蔡莉花. 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探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66):146,153.

[3] 何海花. 多种西药合用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及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对策[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2):237-238.

[4] 王石云、何买定、胡裕婵. 多种西药联用不良反应分析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对策[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 13(35):136-137.

[5] 刘新华,曲昭虎. 浅谈不合理用药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J]. 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6):83-84.

[6] 高娜,孙晓妍. 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探究[J]. 糖尿病天地,2019,16(10):45-46.

[7] 向玉. 多种西药合用的不良反应及促进西药临床合理用药探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64):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