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分析 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的作用

郭怡菲 张孙富【通讯】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为预防VAP发生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96%,对照组为13.73%,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机械通气及ICU监护时间,减少VAP发生,护理效果良好。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颅脑损伤;机械通气

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病情凶险的疾病,在进行临床抢救时,需要尽早进行机械通气,改善患者通气状况。但在机械通气时,由于患者多处于无意识状态、机体耗能较高、脏器功能衰退、抵抗能力下降,因此极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在机械通气护理中,做好VAP预防非常重要。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特定问题干预、采取具有循证依据护理措施的护理方式,有研究指出,对机械通气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减少VAP发生[1]。因此,本文将以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并分析其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在我院ICU治疗的10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51例,男/女为32/19例,年龄27~63岁,平均(43.33±6.70)岁。对照组51例,男/女为31/20例,年龄28~64岁,平均(43.90±6.68)岁。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包括常规健康宣教、用药管理、饮食指导、心理干预等。在此基础上,为预防VAP发生,观察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干预,具体方法:(1)手卫生管理:加强手卫生管理,要求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做好手卫生,预防交叉感染;(2)体温管理:适当抬高床头,维持在30~45°左右,预防鼻饲患者误吸;(3)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在进行气管插管时,可能形成无效腔,而分泌物、反流物极易在此处积聚、滞留,当吸痰、改变体位时,气囊压力下降,可能导致滞留物下移进入呼吸道,因此应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4)加强气囊管理:每4h进行气囊压力检测1次,使其维持在25~30cmH2O;鼻饲前应检查气囊压力,预防鼻饲逆流;(5)口腔管理:加强口腔护理,避免口腔微生物、致病菌随插管进入气道;(6)每日唤醒:间断停用镇静剂,每日定时唤醒,观察并评估其病情,尽早拔管;(7)并发症预防:做好消化道溃疡、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预防。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及VAP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62aaed4f55f2a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表示,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处理,采取X²、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见表1。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96%(1/51),对照组为13.73%(7/51),差异明显(X²=4.88,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62aaed4f55f2a_html_6f8d3b8a6611a4a3.gif ,d)

组别

例数

机械通气时间

ICU监护时间

观察组

51

4.09±1.05

4.36±0.48

对照组

51

6.60±1.26

6.89±0.89

t

--

10.929

17.868

P

--

<0.05

<0.05

3.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在ICU较为常见,患者多处于无意识状态,机体抵抗力较差,蛋白质水平较低,能量消耗较高,极易诱发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因此,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中,一般需要机械通气辅助治疗,但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对临床护理要求较高,若护理不当,极易引起VAP,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据调查显示,机械通气48h以上患者VAP发生率约为10% ~ 30%,病死率可达到30% ~ 50%

[2]。分析VAP发生原因,主要与痰液积聚有关,因此,在护理时,促进排痰、加强呼吸道管理非常重要。

集束化护理干预是一种针对性、目的性极强的护理方案,需要根据特定问题、整合一系列具有循证依据的护理措施,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从而提高护理效果。美国健康保健改善协会建议在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发挥其预防、减少 VAP发生的作用。在本次研究中,主要根据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加强手卫生、体位管理、气囊管理、口腔管理,同时进行持续声门下吸引、每日唤醒,可取得显著成效。此外,研究发现,创伤 、手术、感染等因素可诱发、加重机体应激反应,而应激性溃疡是VAP 发生的危险因素[3]。因此,加强营养干预,改善肠道屏障功能,预防应激性溃疡,也有助于预防VAP。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监护时间更短,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为1.96%,对照组为13.73%,差异明显(P<0.05),可见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价值较高,可降低VAP发生率,缩短患者治疗及康复时间。以往有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干预的VAP发生率约为3.33%,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的13.33%,与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可缩短其机械通气及ICU监护时间,减少VAP发生,护理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郭玉梅.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9):1331-1332.

[2] 王慧芳,李宗尚,张小盼.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预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5):2454-2456.

[3] 吴丹丹.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ICU重型颅脑损伤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疗效分析[J]. 医学信息,2019,32(z1):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