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与管理对策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与管理对策实践

刘永玲 1 依秋媛 *通讯作者

联勤保障部队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 辽宁 大连116000

【摘要】目的:探讨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与有效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10例疗养员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管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管理,比较分析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加强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可以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疗养员满意度。

【关键词】感染控制;疗养中心;针对性管理

近年来,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如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侵入性诊疗技术、多抗性耐药菌株增加以及新的病原体出现等影响,疗养中心的感染发生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再加上疗养中心感染问题比较复杂和严重,危害疗养员身心安全。研究[1]发现,疗养中心的感染控制工作,因为自身业务特点,普遍存在职责末端落实不到位、缺乏完善的感控管理体系以及不重视感染控制工作等,导致感染控制水平不高。因此,本文对针对性管理运用在疗养中心感染控制工作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疗养员31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55例。对照组年龄36-78岁,平均(56.5±9.1)岁,其中50例为女性、105例为男性;观察组年龄37-79岁,平均(56.6±9.2)岁,其中52例为女性、103例为男性。两组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管理,即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注意水质和食物卫生,定时打扫房间,清洁室内物品,尽量营造安静、舒适、干净的疗养环境。

1.2.2观察组

观察组则运用针对性管理,具体如下:(1)组建感染控制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个科室护士长、主任、护理部和医务部主任以及院长,其中小组组长由院长担任,负责统筹和管理整个小组工作。同时,根据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建立感染管理制度,包括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医疗废物管理、传染病例上报等,明确划分各级人员职责,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尽量做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确保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2)设置《感染控制工作登记本》,每天对感控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记录,包括收集转运医疗废物、房间紫外线空气消毒、清洁和消毒台面与物品等;定期监测环境卫生,包括工作人员手的细菌培养、空气培养等,实现感染控制工作的规范化、经常化;(3)定期对各项感控指标进行监测。采用抽查的方式,及时发现护理工作导致院内感染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对针对性对策进行制定,比如无菌物品染菌量、消毒液染菌量,对消毒液浓度进行抽查,了解紫外线照射强度,并且加强各个科室的消毒灭菌器生物监测,认真记录;(4)加强护士培训。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使其感染控制意识增强,对微生物耐药性的变迁进行了解,有助于发现院内感染隐患,并且对操作行为进行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减少护理工作失误,预防院内感染。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感染发生情况,并且运用自制满意度调查表,评价疗养员满意度,有三个等级可供选择,分别是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由SPSS20.0软件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行X2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感染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2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1.29%(2/155),而对照组10例发生感染,发生率为9.68%(15/155),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满意度比较[n%]

组别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n=155)

75(48.39)

60(38.71)

20(12.90)

135(87.10)

观察组(n=155)

123(79.35)

30(19.35)

2(1.29)

153(98.71)

X2




10.745

P值




<0.05

    1. 讨论

    疗养中心因为人群聚集较多,发生微生物感染的风险较高,所以加强感染管理尤为重要。在疗养中心的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院内感染控制和预防,对维护医务人员职业健康、确保疗养安全以及促进疗养质量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2]。既往采用常规管理,即医护人员注意环境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等,但是因为感染防控意识不强,其各项措施具有一定的被动性,无法获得较好的感染防控效果[3]。而疗养中心的感染控制和预防工作比较繁琐、复杂,涉及多个护理、诊疗环节,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建立感染控制领导小组,加强知识培训是一个基本前提。在针对性管理中,根据疗养中心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其中做好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手段,能够及时发现感染风险,而对抗生素进行合理运用,严格物品和环境消毒,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是比较关键的一个环节[4]。同时,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和了解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能够增强感染防控意识,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提高综合素质,为感染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保障[5]

    综上所述,在疗养中心的日常工作中,根据感染控制工作的特点,采取针对性管理方案,不仅能够使感染发生率降低,还可以提高疗养员满意度,有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希华.军队疗养院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06):572-573.

    [2]尹萍.疗养院感染控制工作中质量管理的作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2,21(04):316-317.

    [3]高永喜,陈立,夏季平,刘朝华.疗养院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07):1426-1427.

    [4]崔敏.疗养院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的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7):2357.

    [5]刘希华,楚燕萍.疗养院护理人员预防院内感染的管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9,18(03):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