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头部CT扫描对急诊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评价头部 CT扫描对急诊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

吴艳英 臧啟文 马郡 刘飞 通讯作者

武警吉林省总队医院 130052

摘要目的 评价头部CT扫描对急诊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晕厥患者共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扫描。总结分析头部CT扫描的诊断结果。结果 脑源性晕厥患者的CT异常率84.44%,高于非脑源性患者的57.14%,差异明显(P<0.05)。结论 头部CT扫描可以在急诊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临床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以明确患者病因。

关键词 头部CT;急诊;晕厥

晕厥是急诊科常见病、多发病,其中,晕厥本身属于一种短暂的、自限性意识丧失症状。临床实践表明,晕厥患者多会出现位置觉丧失、肌张力消失以及无法保持正常姿势的情况,继而发生倒地的问题。同时有部分晕厥患者,还可能出现头痛、眩晕、恶心、苍白、出冷汗、周身乏力等症状,此类症状通常会被称为晕厥前兆症状。在晕厥发生后临床需要对患者进行紧急的诊治,而要对急诊晕厥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需要对患者的病因予以明确,以便患者后续临床诊治的开展[1]。因此,临床在对患者的病因予以明确的过程中应适时采用头部CT扫描的方法,以便明确患者的病因。基于此,此次研究将围绕着头部CT扫描对急诊晕厥患者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论述,详细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晕厥患者共80例,8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扫描。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龄28-74岁,平均年龄(54.65±6.38)岁;脑源性晕厥者45例,非脑源性晕厥者35例。纳入标准:纳入研究的患者均符合晕厥的诊断标准;均经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病因;均实施头部CT扫描诊断;排除标准:未实施头部CT扫描者;研究资料不完整者。

1.2方法

80例患者均接受头部CT扫描。具体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的多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由颅底至颅顶,电压110-120kV,180-250mA,层厚6.0mm,间隔6.0mm,重建层厚与间隔为1.5mm-2.0mm。80例患者诊断后均出具图文检查报告。

1.3观察指标

总结分析头部CT扫描的诊断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18.0,计量资料为均数±平方差(62aaec15417a5_html_eecbdeb449934a29.gif ±s),卡方检验,计数资料为例数率(%),行x2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脑源性晕厥患者的CT异常率84.44%,高于非脑源性患者的57.14%,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80例晕厥患者的CT异常对比(n,%)

组别

例数

CT异常数

CT异常率

脑源性

45

38

84.44%

非脑源性

35

20

57.14%

x2



7.360

P值



0.007

3讨论

晕厥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其在临床划分上可以分为反射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以及不明原因性晕厥[2]。其中,晕厥发生后患者多会出现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角膜反射消失的情况,且患者还会发生尿失禁。而在晕厥时间上,多为十多秒至几分钟,且个体差异明显,其在临床上具有病起突然、短暂的特点。并且,临床多种原因均可能会导致晕厥的发生,但晕厥患者的发病机制基本相同。现代医学研究指出,晕厥的发病基础在于短暂且广泛性的大脑供血不足以及大脑氧量降低20%,上述情况会导致晕厥的发生,继而引发意识丧失。因此,晕厥本身作为首发症状其发生机制较为明确,但病因却难以确定。所以这就需要临床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诊断,并最大限度明确导致晕厥发生的病因。

目前的研究显示,头部CT扫描的方法可以在急诊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取得一定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头部CT扫描可实现对脑卒中、急性脑积水、癫痫等所致晕厥的诊断[3]。这表明头部CT扫描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诊断的效果,尤其适用于脑源性晕厥患者的诊断。但值得注意的是,非脑源性晕厥患者的头部CT异常率并不明显,提示在对急诊晕厥患者进行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确定诊断方法。通常情况下,存在脑血管意外的患者,其自身多会发生肢体运动障碍、颈项强直等问题,对于这类患者应用头部CT扫描有现实意义

[4]。另外有部分脑源性患者并无CT异常,这主要是因为有部分患者可能为后循环短暂缺血,这类患者会表现出可逆性的意识丧失,因而头部CT扫描结果并无异常的存在。最后还要指出的是,若是原因不明型的急诊晕厥患者,应优先考虑应用头部CT扫描的方法[5]。另外,因为导致急诊晕厥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发作时间较短,所以有许多患者在就诊时已经失去相关症状、体征,这无疑会给患者的临床诊断增加难度。所以在对此类患者诊断时,应避免采用单一诊断的方法,而是要注意同时结合多种诊断手段,包括临床查体、病史调查、常规化验等,对于同时伴有心悸、胸闷症状的患者,可进行心脏彩超、心电图诊断。因此临床在对此类患者实施诊断时应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合理确定诊断方法,并结合患者情况采取相应的检查诊断方法,从而及时明确病因,继而为后续诊治提供奠定良好的基础[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与非脑源性晕厥患者相比,脑源性晕厥患者CT异常率更高,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头部CT扫描可以在急诊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尤其是脑源性晕厥患者可借助头部CT扫描,大概率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同时对于非脑源性晕厥患者而言,头部CT扫描依旧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这与既往报道的结果接近。表明头部CT扫描能在患者的诊断中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临床在对急诊晕厥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应考虑应用头部CT扫描的方法。

综上所述,头部CT扫描可以在急诊晕厥患者的诊断中发挥一定作用,但临床要结合多种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综合诊断,以明确患者病因。

参考文献:

[1]施治森. 急诊晕厥患者应用头部CT扫描的临床价值[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8):146-147.

[2]李虎强.探讨急诊昏厥患者的急救效果和临床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4):3-4.

[3]付永春,江滨,周一楠,等.光谱CT头部虚拟平扫图像:不同单能量图像质量的对比[J].放射学实践,2021,36(4):5-6.

[4]张洪林.急诊晕厥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2):20-22.

[5] Loescher J . Unequal yield and use of head CT in the patient with syncope[J]. Evidence-Based Practice, 2020, 23-23.

[6]李晓斌,曾婷.老年性晕厥的临床特征及其预后的影响因素[J].海南医学,2019,30(14):1797-1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