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80例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6
/ 2

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 80例临床观察

陈青松

平昌县第二人民医院(平昌县江口镇中心卫生院)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80例临床观察。方法:2019年9月到2021年12月院收治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参照组接受常规结扎手术;观察组接受中医结扎疗法,研究分析两组痔疮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结扎疗法在痔疮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了病发的概率,减少纠纷发生,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关键词】中医结扎法;痔疮;临床疗效


痔疮是临床上常见的肛肠疾病。由于直肠末端的粘膜感染,肛门末端和肛管的静脉最终形成局部静脉团[1]。患者从开始排便后会出现明显出血和疼痛,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目前,结扎手术被广泛使用,但实践表明,有许多术后并发症不利于患者康复。在此基础上,我们对8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中医结扎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以下是报告: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9月到2021年12月月我院收治的80例痔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其中参照组患者男性有22例,女性有18例,平均年龄在(38.2±2.4)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38.6±1.4)岁,将两组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患者及其家属与我院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我院收治的痔疮患者中存在精神疾病或者不配合资料的。

1.2方法

参照组患者要实施常规结的扎手术,以内痔为例,让患者进行侧卧位,进行局部麻醉消毒,在肛周后进行麻醉,对肛门括约肌进行松弛,将肛门扩开充分露出痔疮。用弯钳将痔疮底部夹紧,利用圆针和7号线进行结扎的手术,呈现8字型[2]。然后向痔核内注射适量消痔灵原液和生理盐水,两者配比为1:1.5。

观察组进行中医结扎疗法,在进行常规结扎手术后对患者进行重要内服和熏洗。内服的药方为:30g白芍,20g火麻仁,麦冬15g、延胡索15g、玄参15g、枳壳15g、生地黄15g,槐花10g、地榆10g、生大黄10g。出血患者加用蒲黄、侧柏叶;尿潴留患者加用泽泻、加木通[3]。加水煎煮,取汁分早晚2次饮用。熏洗方包括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石菖蒲,野菊花、黄连各30g,另加芒硝、白矾、冰片各30g,患者每日早晚坐浴,时间控制在半个小时,温度控制在30℃左右,坐浴后涂抹马应龙麝香痔膏直至痔核脱落。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住院期间的纠纷发生情况和总的住院时间。根据疗效进行调查并制作调查问卷,问卷分值在0-100分。有效率低于60分判定为无效,高于80判定为效果较好。开展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最低分零分,生活质量跟分数呈正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问卷分值在0-100分,分值低于60分为效果不佳,分值大于等于60且小于90为效果较好,分值大于等于90为非常好,治疗效果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例数+基本满意度例数)/该组例数×100%。并发症发生率低于15%为优,高于百分之30%为差。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两组患者的出血量进行对比

观察组的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出血量的对比

组别

例数

出血量

观察组

40

85.1±23.7.2

参照组

40

266.3±167.2

P

-

P<0.05


2.2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参照组相比较高,(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2。

表2: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

参照组

40

74.45±6.26

观察组

40

93.44±5.65

t

-

12.33

p

-

0.00


2.3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较短(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患者住院时间对比(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长

参照组

40

12.45±3.54

观察组

40

7.53±2.32

t

-

6.36

p

-

0.00

2.4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进行比较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相比较低(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

表4: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情况对比

组别

例数

未发病人数

发病人数

复发率

观察组

40

39

1

2.5%

参照组

40

33

7

21.2%

X2

-

-

-

5.1

P

-

-

-

0.02

  1. 讨论

对痔疮的研究表明,痔疮的主要病因是便秘、酗酒、吃刺激性食物、长期坐立等。在治疗方面,手术治疗被广泛使用,且适应症是无效的保守治疗,或对于严重脱出、合并肛瘘肛裂等患者[4]。在手术过程中,为减少肛垫脱垂,尽量保留肛垫结构,以免影响排便控制能力,以结扎术为例,痔疮可自行萎缩坏死。但围手术期患者疼痛明显,术后易发生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在中医领域,痔疮的发病是以内脏缺损和气血流失为基础的,其直接原因是饮食不规律、长期便秘、妊娠等。在中药结扎治疗中,患者口服中药并用中药进行熏洗。在内服配方中,养血调经,集阴止汗,延胡索活血化气止痛。火麻仁和麦冬有止渴、润肠排便的功效[5]。玄参、国槐、地黄具有清热凉血、解毒散结的功效。枳实、地榆、大黄合用具有理气、清热、清火、解毒、僵化伤口的作用。据此选择苦参、蛇床子、地肤子、白藓皮、菖蒲、野菊花、山楂30g,加入芒硝、铝、冰片30g。具有清热解毒、平喘止血、消肿、活血止痛的功效,内服外用可对症下药,达到治疗目的。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血量与参照组相比较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结扎疗法在痔疮患者的治疗中可以提高治疗的效果,降低了病发的概率,减少纠纷发生,具有很高的医学价值,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参考文献:

  1. 李惠.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32):178-179.

  2. 高勇.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160例临床效果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03):50-51.

  3. 张浩,侯宗华,丁姣.自动弹力线痔疮套扎术、胶圈套扎术、传统丝线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05):54-55.

  4. 熊聪,叶能红,陈永胜,周彬,刘云鹏.超声多普勒引导下痔动脉结扎术联合微创手术治疗重症痔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19,25(12):26-31.

  5. 孙权昌.中医结扎疗法治疗痔疮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1):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