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看老中医的“绝技”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1

肩周炎,看老中医的“绝技”

张亚萍

成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四川 成都 610091

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精神压力大,特别是对于长时间久坐需要电脑操作的人而言,出现肩周炎的可能性更高。从西医角度而言,肩周炎是肩周炎是排除一切已知因素和器质性损伤,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楚,以肩关节周围肌腱、腱鞘、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慢性炎症粘连,以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逐渐加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肩周炎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与正常工作。今天就让我们从中医的角度了解一下肩周炎。

62a83d7d9c23c_html_4011695ae27f24cb.png

关于肩周炎,在中医中肩周炎又被称为漏肩风,冻结肩等,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分析其病因病机,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复感风寒湿外邪导致。由于气血不足,特别是中老年人体虚,肝肾精亏,气血不足导致疾病的发生,因经失所养,血虚生痛,日久则筋骨衰颓。

根据中医对肩周炎的辨证分型,临床上主要分为风寒湿型、气血虚型、肝肾虚型、瘀滞型四种。不同辩型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也不同,风寒湿型患者会出现肩部沉重或者肩部疼痛剧烈,痛有定处。瘀滞型患者会出现肩部疼痛,局部肿胀且疼痛在夜间更加严重。气血虚型患者不仅会出现身部肩部酸痛等症状,还有特别是在劳作后疼痛会进一步加重,还可能合并有肢体麻木、颤动。肝肾虚型患者其肩部疼痛连连,劳累后病情加重,且肩部疼痛僵硬,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

针对肩周炎的治疗,西医主要是利用药物控制患者患者的临床症状,这种治疗方法只能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善患者病情。因此临床中会考虑采取中医治疗的方式。中医治疗肩周炎有多种方式,可以考虑采用中药内服,选用养血荣筋丸,活血止痛散等中成药。针对寒湿凝滞的患者,选用独活12g、桑寄生10g、秦艽10g、杜仲10g、肉桂6g、生地黄12g、当归12g、川芎10g、芍药10g、甘草6g、黄芪15g、牛膝10g、细辛2g。对瘀血阻络患者,可选用当归12g、芍药10g、桃仁10g、红花12g、黄柏10g、防风10g、防风10g、木通12g、生地黄15g、甘草6g、乳香10g。或者是直接使用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中药进行外敷。拔罐也是老中医治疗肩周炎的绝技之一,主要是选择肩井、肩前、肩贞、天宗等穴位进行拔罐治疗。刮痧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刮痧治疗肩周炎选择的经络为手臂外侧的肺经和大肠经。针灸也是老中医治疗肩周炎的绝技之一,通过选择肩井、肩前、肩贞、大椎、曲池、外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使用1~1.5寸的针灸针,在对皮肤进行消毒后进行穴位的刺激,每次留针20~30分钟,一天一次,两周一疗程,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患者虽然都有肩周炎,但是也存在个体差异性,因此每一个肩周炎患者都不是采用同一套穴位进行治疗,而是应该根据每一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变化,甚至是同一个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所选择的穴位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是需要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医的辩证实质因人因地因时治宜是老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一个特点,甚至部分患者只要辩证准确,取穴恰当,往往一针下去疼痛就能够得到立即的缓解。

中医推拿也是改善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治疗方法。中医推拿中根据治疗目的根据手法的不同也分为多种方式,以帮助患者肩周炎患者舒筋活络为例,采用舒筋活络活法,让肩周炎患者采取端坐位操作者,开始从患者的肘间推腹至颈部,从上肢间内到外侧后侧。滚揉法则是肩周炎患者仰卧,操作者用滚法或者指揉法对患者肩前部以及上肢内侧进行滚揉,同时配合患侧肢体外展外旋活动。点按穴位法也是老中医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方法,通过选择患者合谷、曲池、肩井、肩贞、天宗、阿是等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让局部产生酸胀感。背后拉臂法:医者站在患者健佣稍后方,一手扶健侧肩患者上身前屈,另—手握住患侧腕部,从背后将息肢向使侧牵拉力,加大活动范围,以患者能忍耐为度。

通过今天的科普,大家也可以发现,相比于西医治疗肩周炎较为单一的治疗方式,利用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肩周炎的治疗可以选择多种治疗方法,实际上对于肩周炎患者可以在利用西医治疗控制患者症状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进行治疗,通过利用中医调节调理患者患者身体实现标本兼治,有效缓解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