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集束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

陈晓莉 侯晓荣(通讯作者)

西安市胸科医院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所有到本院接受诊治的肺结核患者中选取52例,将其设为研究样本。使用单双号分发法将52例样本进行分组,常规组26例,组内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26例,组内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依从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分析两组患者之间护理效果的差异可知,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分析两组患者之间依从性的差异可知,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更高(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以改善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并提升护理效果,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流动人口;肺结核;护理效果;影响  

肺结核属于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盗汗、咳嗽及发热等,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于流动人口来说,由于其流动性较大,加之缺乏对于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导致其依从性较差,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1]。因此需加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目前临床上主要以集束化护理干预为主,为了改善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提升护理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52例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通过给予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来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现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时间选自2021年3月-2022年1月,样本为52例肺结核患者,分组方法及组别:单双号分发法、常规组及研究组。

常规组(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45.31±1.12)岁;

研究组(26例):男14例,女12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5.14±1.21)岁;两组肺结核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纳入对比。

1.2方法

常规组(常规护理):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叮嘱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保证睡眠质量及营养均衡。同时指导患者遵医用药。

研究组(集束化护理):集束化护理的主要内容如下:(1)强化心理护理: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及文化水平等对其进行心理评估,并为其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在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保持耐心及微笑,充分获取患者信任,提升患者依从性。(2)强化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以通过为患者播放视频及图片的方式来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对于肺结核的相关认知,着重为其讲解肺结核的传播方式及发病原因等,使患者学习到正确预防肺结核传染的方法。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切勿随地吐痰,保证睡眠时间。(3)强化用药指导: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遵医用药,并为患者介绍每种药物的名称、用药剂量、服用方法、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及相关应对措施等。同时还需为患者讲解遵医用药的重要作用以及擅自停药的危害,叮嘱患者家属要监督患者用药。(4)强化饮食护理: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来为其制定饮食计划,肺结核患者的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及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为主,例如新鲜的水果蔬菜、蛋类及鱼类等,同时严禁患者使用生冷及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5)强化运动护理: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肺结核患者的运动应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散步、慢跑及打太极拳等。同时注意控制运动时间及运动量,避免出现运动过量的情况,通过运动护理来提升患者机体免疫力。

1.3评价标准

1.3.1护理效果对比: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显效(肺结核相关知识掌握良好并定期复诊)、有效(肺结核相关知识掌握一般并偶尔复诊)及无效(未达如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3.2依从性对比:肺结核患者依从性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定期复诊、规范用药、坚持治疗及定期复查等,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好[2]

1.4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30.0处理相关数据资料,t和X2检验组间数据,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2.1护理效果分析,详情如表1所示。

表1对比患者的护理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26

23(88.46)

2(7.69)

1(3.85)

25(96.15)

常规组

26

16(61.54)

4(15.38)

6(23.08)

20(76.92)

χ2

-

-

-

-

4.127

P值

-

-

-

-

P<0.05

2.2依从性分析,详情如表2所示。

表2对比患者的依从性(62a6e4050d675_html_c015bdca8b2b9fe0.gif ±s)

组别

例数

定期复诊

规范服药

坚持治疗

定期复查

研究组

26

89.24±1.54

96.24±1.54

94.51±1.24

92.24±1.59

常规组

26

76.23±1.54

78.24±1.54

86.24±1.53

84.25±1.75

t值

-

30.460

42.143

21.412

17.231

P值

-

P>0.05

P<0.05

P<0.05

P<0.05

3、讨论

肺结核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患病初期并无明显症状,极易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流动人口由于其特殊性,导致其无法长期进行住院治疗,从而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为了改善这一情况还需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最早有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提出,经过长期临床时间表明,这种护理方式具有十分显著的应用效果[3]。本次研究将集束化护理与常规护理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经集束化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患者依从性均得到显著提升,由此可以说明,集束化护理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

综上所述,在为流动人口中的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时,应采用集束化护理进行护理干预,集束化护理可以提升护理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薇, 吕海瑞. 集束化护理对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 17(9):4.

[2] 任灿. 集束化护理联合常规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1(v.14):125-126.

[3] 付丽, 孙晨岑, 史春丽. 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机械通气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1, 29(S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