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研究

曹谦

湖南省澧县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逐步渗透,实现新课改背景下的中专语文教学改革,提升中专语文教学效率,是目前中专语文教学中必须正视的重要议题。对此,很多中专语文教师在切实顺应新课改指导的基础上,已经着手实施了诸多课改措施,且收效较好。但是,在不同中专院校,由于教材版本不够统一,学生构架比较复杂,教改力度参差不齐,导致新课改背景下的中专语文教学效率提升依然面临着诸多考验,其要走的路依然很长。因此,对中专语文教育者而言,唯有立足实际,切实关注学生需要,因材施策,因人而异,将中专语文课改与教学效率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发展三者置于同等位置,在同步推进、持续探索中寻求全面突破与完美蜕变。

【关键词】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1. 引言

语文课程是中专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相对于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中专语文更加立足于中专教育的特点,立足于中专学生的实际,凸显出其应用性特点,根据学生需求,把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力图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学习,辅助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但是,从现实来看,因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公共课程,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觉得它似乎是可有可无的;而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新时期的中专语文教学缺乏主动求变的意识,再加上学生不够重视,所以在教学中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是在被动学习,从而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课堂是落实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学科是与传统文化和学生各科学习极为密切的一门学科,因此有必要采取恰当举措,提高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发挥语文学科育人功能。

  1. 中专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

  1. 利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学生在对三维目标达成度较高的时候,在课堂上也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主动性。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学科的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喜欢听故事的学生很多,但是讲述一个故事的文言文却让学生们望而却步,渐渐地,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都被渐渐侵蚀掉了。所以教师要紧跟时代潮流,把握发展契机,融合新型的信息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把握他们的好奇心。

例如,在教师教学生学习“仁者爱人”这一单元时,第一课就是《齐桓晋文之事》,很多学生一看到题目就开始头疼了,潜意识就开始拒绝这种对他们来讲已经枯燥无味的知识,他们无法通过干涩的文言文捕捉其中的故事,把控不住自己的兴趣点,很容易为具有多项释义的字词所困扰,自然在上课的时候也没有办法听进去课,无法和老师同步思考,产生共情能力。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做好课前准备,做好动画片和PPT,上课时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以动画片播放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再配以相关的图片,来展示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的经过,先让大家通过简单的动画叙述感受整个文章的故事,使大家可以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了解文章的大概,这样就不会看到大篇幅的文言文就产生退缩了。其后,教师也可以及时地在学生产生枯燥感和走神的时候,设定小组讨论环节,大家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和看法,共同感受孟子的聪明才智和仁政的主张,体味文章的气势磅礴。

  1. 转换教育理念,加强和学生的课堂互动

教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子系统,其基本要素的构成是: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教师就是起着主导作用、从事教学活动的教育者,而学生则担当学习主体的角色,两者只有在课堂上相互配合,进行实践活动才能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不管是教师和学生都要摆正自己的地位,转换教育理念,加强互动,打破僵化模式。

例如,在教师进行白居易的《长恨歌》的讲课时,可以先要求学生进行单元导读,明确本单元的主题就是“礼赞爱情”。在这个年纪,大家提到爱情多少都会有或多或少的兴奋感,这是独属于学生青春期羞涩又懵懂的感情。教师这个时候就要起到引导作用,给心理尚未成熟的学生正确的三观指引,再引导学生一起看看古代人的爱情观,体会一下其中深切的思想,然后借此引入对白居易诗词的知识点讲解。加以拓展和引导,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课堂发言,建立正确的价值输出,将整个课堂的活跃氛围进行持续推动。

  1. 融合传统文化,丰富课堂形式

中华民族具有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的文化在语文学科中也极尽彰显,不管什么时候,不管是在什么年龄阶段,都需要继承和发展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选择性地赋予优秀的文化精华以崭新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在语文课程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在课文的讲授中,融合先进的文化内容,真正将语文和国家底蕴结合起来,文化展现语文,语文彰显文化。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主题为“故园情深”的第五单元时,有一篇名为《乡土情结》的文章,其作者是柯灵。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联系学生的情况,通过对大家为了求学可能远离了自己的故土的阐述,先铺垫这节课的教学基调,然后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学习时,体会学生可能对这篇文章产生的一些共鸣情感,完成乡愁的沉淀和艺术美感的积累。教师再进行细致地讲解,通过全文让大家都可以对“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这句诗词深有感触。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延伸知识点,串联中国传统的思乡情感,也可以延伸一些后续要学习的文章比如《梦回故园》中的作者情感,带同学们体会这种中国式的情感,展现我们特有的中国精神和中华文化。

  1. 结语

综上所述,在构建中专语文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对当前中专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予以全面分析,清楚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与职业发展需求,优化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此实现高效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籍晓玲.关于职业中专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今日财富, 2020.

[2]刘丽婷.职业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J].明日, 2021(6):1.

[3]乔峰.新时期下中专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生作文指导, 202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