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李晓颖

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第四中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摘要:思辨力是一个人思考、分析和辨别能力的综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的思辨能力是指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在出现问题时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不追随他人,有正确的价值观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可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思维更加理性。目前,中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运用思辨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论证能力。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思辨能力;对策

从目前来看,日常学习中,学生们尚未养成良好思辨能力,其原因主要归咎于欠缺思辨意识,对课堂知识学习兴趣不高。同时,教学方法相对陈旧,不重视营造良好思辨氛围。加之,不重视挖掘教学资源,缺少对学生思辨能力的考核,影响到了学生思辨能力养成。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要遵循主体性、激励性、思考性、实践性原则发展学生思辨能力。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意义

将思辨教学融入中学德育法治课堂,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广泛的数据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外学者在思辨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但研究对象主要是高中生和大学生,研究范围仅限于英语写作,中文阅读等等。关于思辨教学在中学道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可以在理论意义上进一步丰富德育、法制教育和高中教育的相关理论成果。

从理解知识和参加考试的角度来看,实施思辨式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在考察这一问题的主观问题时,常常存在很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辨别能力,学生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定的思维习惯。我相信这些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也很容易。其次,技能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思考、分析、演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辨式教学正好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最后是情感态度和客观价值观。把“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作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都需要一定的思辨支持。

二、如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1.激发兴趣,激励思辨行为

课堂上,当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以后,他们将变得乐于思辨,进而得到较好的思辨能力锻炼。实际教学中,为唤醒学生学习兴趣,给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思辨氛围,要积极组织辩论赛,利用辩论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激励他们于思考中清楚阐述自身观点。但在辩题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学生们的兴趣点。同时,要以所学知识为基础,以社会热点为背景,精心提炼具体辩题。另外,为了让学生变得乐于思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要积极组织他们收看专题节目,围绕栏目内容谈启示和感受。期间,学生们将集中注意力思考栏目内容,从中养成良好思辨能力。如在《网络生活新空间》章节内容教学时,为增进学生对网络应用利与弊的认识,激励学生思辨行为,唤醒他们学习兴趣。课上,可以“中学生上网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主题进行一番辩论。辩论赛中,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大组。其中,正方代表队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反方代表队的观点是“中学生上网弊大于利”。辩论赛进行期间,正方代表队的学生将从必要性、实用性、现实性几个角度入手进行思辨,阐述本方观点,而反方代表队将从网络安全问题、传播色情暴力不良信息问题、信息污染和垃圾问题入手展开思辨活动。期间,学生们将变得乐于思辨,能善用本节课所学知识阐述自身观点。

2.独立思考,奠定思辨基础

为了给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要重视给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独立思考空间。为保证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要改变以往“满堂灌”教学形式,精心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提出问题后,给学生预留足够的问题思考时间,放手训练学生自行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中,学生们自然而然能养成良好思辨能力。思辨能力培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因而,要充分利用每一次独立思考的机会。如在教学《美好集体有我在》时,可结合这一节课教学内容,先设计一个“描绘我心中美好的班集体”教学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美好集体的特征是怎样的?”请学生自行描绘自己心目中憧憬的班集体特征。基于问题导向下,学生们将展开独立思考,集中注意力思辨美好集体特征,最终归纳出团结、友爱、充满活力等美好集体特征。接着,可设计一个“记者采访”环节,以“美好集体引领我们成长”为主题,为学生展示几个记者采访的场景,请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采访中说明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在这里,独立思考活动能为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奠定下良好基础。

3.转变教法,锻炼学会思辨

为收到较好的思辨能力培养效果,要转变传统“灌输式”教法,用相对灵活的教学方式锻炼学生学会思辨。首先,为了让学生学会思辨,要遵循思辨性原则设计生活类、人物类、历史类故事,基于生动的故事情境下激励学生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提高思辨能力。其次,要积极安排课前演讲。演讲中,鼓励学生自选主题,自行搜集材料编撰演讲稿,大胆表达时事政治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将学会思辨,有意识地思考教材与时政素材的结合点,科学筛选有效信息,以提高课堂演讲效果。再次,实际教学中,要积极组织听证会等实践活动,于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思维广度、深度,让他们思辨能力有所提高。除此之外,要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工具重要作用。如在《服务社会》一课教学时,可以“爱心奉献社会”为主题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开展前,请学生思考本次实践活动中打算做哪些奉献?思考中,有的学生将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提出要到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有的学生打算为灾区捐款捐物,还有的学生打算与贫困山区孩子结对子。接着,鼓励学生付诸实践,为社会做贡献。待实践活动结束以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今后打算。期间,学生们将展开分析等思维活动,说出自己在活动中感受到的社会主义大家庭温暖,励志要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服务和奉献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4.科学评价,巩固思辨意识

评价,利于巩固学生思辨意识,真正实现思辨能力培育目标。实际教学中,可以作业形式对学生思辨意识展开评价。作业布置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布置小品表演等作业内容。同时,可以习题方式布置作业,但要保证题型多样性。期间,要注意在作业布置中评选“智多星”等,以促进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巩固他们思辨意识。同时,在对学生思辨意识进行培养时,要善用成长手册、成长记录袋等记录学生问题思考、辨析情况,有针对性地了解他们思辨能力变化,及时对学生思辨能力发展做出正确指导。

三、结语

学生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完整的过程。他不可能一时之间看到结果。教师和学生必须合作,共同努力,以实现这一长期目标。科学思辨策略的运用促进了学生思维质量的提高和思辨能力的锻炼。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创设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和质疑自己,让学生体验思考的乐趣。

参考文献:

[1]何远鹏.“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06).

[2]吴宝珠.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学生思辨能力培养[J].中小学教育,2021(31).

[3]余仰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家,2021(08).

[4]黄永福.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家,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