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雷江琴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 405400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纳入100名儿科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并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全面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n=50),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50),对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儿科护理过程不安全事件(院内感染、坠床、针刺、皮肤受损)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4.00%(2/50)低于对照组20.00%(10/50),(p<0.05)。结论: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儿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值得应用。

关键词:全面护理;风险管理;儿科护理管理;应用效果

护理风险具体是指在护理期间患者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并可能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患者的护理阶段中均存在发生可能[1]。儿科在医院内属于特殊科室之一,其面对患者具有年龄小、自身器官/发育不完善,缺乏一定的表达能力特点。风险管理是一种特殊管理程序,其能够对护理阶段存在的各项不确定性因素进行针对性管理[2]。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以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效果为重点,纳入儿科患者100例,进行分组对照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期(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纳入100名儿科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并按照不同护理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全面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n=50),常规护理管理(对照组,n=50),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区间1-7岁,平均年龄(3.23±0.18)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18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4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8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例,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区间1-7岁,平均年龄(3.23±0.18)岁,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0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15例,循环系统疾病患者1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5例,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无基础资料差异,组间能够比较(p>0.05)。

1.2方法

观察组中应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1)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儿科护士护理能力。成立儿科风险护理管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儿科每日发生的护理风险事件进行总结,并进行综合评估,提出对应的整改方案并进行落实,将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作为考核指标;提高儿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严格消毒、无菌操作管理规程,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安全培训;(2)病房护理。床单颜色更换为粉色和绿色的碎花床单,使视觉上产生温暖感,为提高护士的穿刺能力,制作血管位置走向和穿刺姿势的彩色图谱,来帮助护士完成穿刺,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墙面贴卡通墙纸,操作间摆放玩偶,及放置卡通图书和穿刺奖励贴,减少患儿恐惧心理;(3)做好儿科患者及其家长的心理安慰,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做各项护理操作前向家长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出院时,对有需求的家长留电话或者微信,随时解决家长的疑问,患者家长外出买饭或上卫生间时,帮助家长照顾患儿,经常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患儿的病情,减轻家长紧张焦虑情绪,操作规范,提高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取得家长的信任。

对照组中应用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心理护理、饮食干预以及儿科健康教育,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儿科患者的日常巡检等。

1.3观察指标

针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中,儿科护理过程出现不安全事件进行记录:院内感染、坠床、针刺、皮肤受损[3]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20.0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计数资料:统计方法“%”,检验方式“x2”,计量资料“62a2df2452ea2_html_1e8dba5d43747fbc.png ”,检验方式“t”,统计学差异性标准“p<0.05”。

2结果

2.1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

儿科护理过程不安全事件(院内感染、坠床、针刺、皮肤受损)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4.00%(2/50)低于对照组20.00%(10/50),(p<0.05)。见下表1:

表1 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过程不安全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组别

院内感染

坠床

针刺

皮肤受损

总发生率

观察组(n=50

0

2(4.00%)

0

0

4.00%(2/50)

对照组(n=50

3(6.00%)

3(6.00%)

2(4.00%)

2(4.00%)

20.00%(10/50)

x2

-

-

-

-

6.0606

p

-

-

-

-

0.0138

3讨论

护理安全是指临床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未出现针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伤害基础上,造成的伤亡事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加强,作为儿科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存在着抵抗力差、护理难度高的特点,其护理安全风险也较高,因此针对儿科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管理方案,对于儿科的护理质量提升具有积极作用[4]

本次研究中,应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于儿科患者中,在该护理管理模式中,首先通过成立儿科风险护理管理小组,通过小组化管理,将儿科护理工作内容具体化,对儿科各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化,结合患儿病情的发展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内容,并且通过各项培训管理方案,强化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临床技术水平,在儿科护理过程中针对各项风险事件进行评估,应用相对应的处理方案,有效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能够联合患者家属,有效预防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强化临床护理质量,满足儿科护理需求[5]

综上,在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儿科不良安全事件的发生,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及管理水平,效果显著,可行性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慧. 细节管理在儿科急诊规避护理风险中的应用[J]. 临床研究,2020,28(8):167-169.

[2]马冬梅,耿伟华. 儿科护理管理中应用全面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J]. 健康管理,2020(31):237.

[3]胡庆伟. 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式护理的应用价值分析[J]. 健康忠告,2020,14(10):120.

[4]宋晓燕. 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2):194-196,202.

[5]柯玉婷. 门诊儿科护理工作中实施风险管理联合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探讨[J]. 家有孕宝,2021,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