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王园园

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化工领域的安全风险管控仍处于发展阶段,诸多化工施工企业风险管控意识淡薄,为应付监管部门检查,将风险分级管控这一制度的初衷,演变成为应付检查的表面文章,导致同类安全事故不断重蹈历史的覆辙。

关键词:化工;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

引言

建立有效的月度动态风险分级管控运行体系是遏制事故发生的前提、基础,风险管控是防范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重要的防线,同时危险源风险等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风险管控措施不断调整落实和外界环境变化而变化的。动态风险管控不仅在于通过风险管控将安全事故的防线前移,更在于通过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制定管控措施的过程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同时也为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方向和理论支撑。

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1.1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正所谓“防患于未然”,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构建过程中,前提就是要加大安全工作投入力度,确保安全管理能够有效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安全管控工作的有效性、规范性,切实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例如,企业可以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双重预防体系平台,利用先进的云计算等技术,积极引进计算机设备与专业人才,为企业的风险评估等工作提供有利的设备、技术及人才保障。

2.2明确具体工作思路

首先收集相关数据信息,对信息进行分类和汇总,然后全面分析数据信息,找出企业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风险,并科学地计算出风险发生概率,在风险辨识完成之后,由评估人员针对各类风险进行细致的评估,还可以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明确具体的工作思路,确定工作进度计划、指导思想、工作内容与流程等。促使企业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过程中制定的激励制度更具规范性与科学性,只有制订的工作方案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匹配,才能确保企业相关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到位,从而更好地完成预期目标。

2化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中的问题

2.1企业职工的风险预防意识较差

目前一些化工企业只注重生产和经营利益,但对于安全生产工作却有所忽视。在这种企业环境下,导致很多的化工职工缺乏足够的安全生产的风险预防意识,缺乏对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危害性的准确认知。在具体的生产工作中,很多化工企业没有做好充分的风险预防工作,往往只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在日常工作中也只是做好设备的维护和翻新,对事故问题的实质性原因缺乏必要的溯源工作,无法实现从根本上杜绝安全生产事故的再次发生。

2.2企业的风险辨识和安全管理工作较差

有的化工企业由于风险管理培训工作开展不到位,导致企业职工缺乏对安全生产风险的辨识意识和辨识能力,从而无法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潜在的安全生产隐患进行有效的辨识。同时,在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过程中,由于风险辨识意识的缺失,造成一些职工存在明显的侥幸心理,对待安全管理工作掉以轻心,无法准确判断生产工作中的危险源。生产安全管理是促进化工企业落实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措施,一旦安全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化工关于生产安全的各项监管部门便形同虚设,监管作用也毫无效果,导致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被逐渐忽视。安全生产工作若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各种细微的安全生产问题便会频繁发生。如果安全生产问题积累过多,则极易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和后果影响。

3化工企业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构建

3.1部门与班组方面

企业各部门需要结合风险判断与识别结果,制定具体的风险管控措施,建立企业生产班组与部门不同级别的隐患排查计划清单,结合安全风险判断与识别的差异性,要求生产班组每天都需要落实负责区域当中的隐患排查工作,而部门则只需要定期针对常见的风险类型开展隐患排查工作,针对不经常发生的风险进行抽查,确保在一个周期之内可以完成全覆盖的检查,真正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为抓住风险,而不是简单的管理隐患。建立健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就必须将风险管控放置到隐患排查治理之前,将隐患排查治理放置到事故之前,将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设置为对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双重预防体系的作用。

3.2“科技+教育”

项目部以科技信息化手段,助力员工日常安全教育。引进“化工工程从业人员多媒体安全培训工具箱”,将各种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转化成图像、动漫;建立VR虚拟体验馆,通过员工和工人的亲身入馆体验学习,使安全教育从冰冷的文字变成切身真实的感受,通过模拟基坑坍塌、脚手架坍塌、高处坠落事故以提高进场人员对安全的深刻认识,从而杜绝事故的发生。

3.3加强企业的风险监督工作

化工企业要以自身发展情况为根据,对安全生产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能力的风险管理人员或与监督人员。风险监管人员要利用专业的风险管控知识和敏锐的风险洞察力,监督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日常运作情况,及时发现其中的漏洞问题。例如,对一些高风险生产环节的设备设施进行定期的检查维护和保养;对关键岗位职工的安全生产知识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于各个生产环节的安全生产记录进行不定期抽查等等。一旦发现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较大疏漏,要立即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负责企业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人员要做好监管记录,详细记录风险和隐患问题的排查情况和处理结果。

3.4隐患排查治理对象

企业隐患排查治理对象主要基于事故“4M”要素划分为四大对象,即人因隐患、环境隐患、物因隐患及管理隐患。这四大对象分别象征“人、环、机、管”。所谓“4M”,指的就是人(Men)的不安全行为、机(Machine)的不安全状态、环境(Mecdium)因素不佳、管理(Management)措施不到位。针对人因隐患,主要包括各种不安全行为,比如错误操作、违章违规操作、违章指挥等;针对物因隐患,主要包括设备运行不正常、设备安装及设备维护等方面的缺陷;针对环境隐患,主要包括场所设计问题、场所环境问题、场所危害超标等;针对管理隐患,主要包括管理制度问题、组织结构问题等。对象不同,则风险管控的核心也各不相同。人因隐患在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工作核心是确保工作人员的健康安全;物因隐患在排查治理的过程中的工作核心是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转;环境隐患在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工作核心是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管理隐患在排查治理过程中的工作核心是对管理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结束语

化工的生产工作属于高危职业,生产职工在生产过程中会接触到很多危险源。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危害源,会对职工的生命健康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坚持提前预防和综合治理的工作方式。化工领域建设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根本目的就是能够提前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处理,从而杜绝生产灾害问题的发生。为此,相关企业必须处理好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所暴露的各种问题,使双重预防机制的运行能发挥实效。

参考文献

[1]黄文杰.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研究[J].消防界(电子版),2020,6(08):50-51.

[2]雷建玲,王家龙,韦菲菲,张新波.关于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24):174-175.

[3]王晓明,吕颖.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要点分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12):275-277.

[4]李宁,王殿明,丁红岩,西团结,尹桂超,丁超.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探讨[J].山东化工,2018,47(13):179-180.

[5]曹素红.某化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浅析[J].化工管理,2018(16):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