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家校融合实施特色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农村学校家校融合实施特色劳动教育途径与方法

文仕勇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 顶效街道办事处楼纳学校

摘要: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因此应加强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初中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应认识到劳动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具备的作用和价值,同时结合初中学校实际采取一些有效途径,从多方面入手注重劳动教育的实践和落实,实现学生未来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1 初中阶段开展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

劳动教育的开展对推动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初中教育中加强农村学校家校融合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劳动意义的认识,促进学生劳动技能方面的提高,提高学生的劳动体会。在新时代中,由于很多学生缺少对劳动的认识,也不能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和生活的艰辛,从而造成大量的食物浪费,甚至造成学生浮华攀比的行为,助长了不良风气。因此,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能够提高学生对生活的体会,促进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1.2 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社会上存在的不良价值观,比如“拜金”“不劳而获”等思想,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价值观,甚至因此误入歧途。通过加强劳动教育,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尤其是劳动获得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感,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劳动成果,彻底摒弃不劳而获的思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还能够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发自内心地认为劳动最光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除此之外,劳动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实现自我突破的过程。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劳动能够让学生变得更加自信、乐观、开朗,从而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1.3 时代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学生发展全面性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重点就体现在国家加强了对劳动教育的号召。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国家多次出台了相关政策,提出要将劳动教育加入学生必修课程实践内容中,之后也重点强调了劳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积极影响,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适当安排一些具有学校特色的实践课程实现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表示要让学生明确劳动最光荣的道理。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能促进学生逐渐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脚踏实地的良好品德。

2 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初中劳动教育新体系构建的方法

2.1 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劳动教育意识

要想提高劳动教育质量,学校必须要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农村学校家校融合,并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意识的提高。只有当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意识,才能够真正落实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通过制定良好的教育目标和方案,提高教育效果。从某个方面来说劳动教育与其它理论文化教育不同,劳动教育主要提倡学生通过劳动来改善生活,因此,通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切忌过于重视书本教育,而忽视了对学生实践方面的教育。也就是说,在教育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内容方面的教育,还应该加强劳动实践教育,通过这两种知识同时教育,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够有效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并发挥教育价值。

2.2 构建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需要提升教师的个人素养。教师作为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榜样,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和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极正向的引导;教师要尽可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平等的态度和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分享劳动的体验,让学生能更加愿意进行尝试,并逐渐调动学生在劳动实践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其次,学校应该合理利用自身拥有的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开设课程。学校可以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以及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对学生提出不同的劳动素养发展要求,在各个学科中深度挖掘劳动价值,在课堂教学和课后作业中积极体现。在日常各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掘这些文化课内容中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例如,在语文课上讲解一些描述农民劳作相关内容的诗词时,教师除了可以讲解与作者和诗词本身相关的知识点,还可以向学生渗透一些关于劳作的艰辛以及田间劳作的一些操作手法和使用工具等,向学生普及相关的知识,让学生能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一针一线的来之不易。另外,可以根据学校所在地区的环境开发劳动基地,从最基础的家庭劳动到社会上各行各业的模拟等,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开展特色课程体系的建设。比如,可以让学生结为小组模拟开设不同的店面,成立自己的饭店或超市等营业场所,不管是从菜品的开发还是商品的推销等都能体现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智慧,能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2.3 建立规范化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劳动评价制度

为保证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初中劳动教育落到实处,还应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劳动评价制度。有研究表明,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间、劳动的内容均对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影响。因此,学校应加强劳动教育评价,并注重采用多种评价形式,比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同时,评价标准还应从多角度考量,不能一味地关注学生的劳动技能水平,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真正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根据学生的劳动意愿、劳动态度、劳动习惯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等行为做出判定,关注学生劳动教育学习的过程,将学生学习的有形成果(作品、技能水平等)和无形成果(学习态度,劳动中的收获、感悟,克服困难的经历等)都作为评价的内容,从根本上保证劳动教育课程评价的合理性。同时,将学生的劳动情况录入个人档案,纳入学生升学、评优、就业的重要参考,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实为常态化教育,充分发挥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观念,让农村学校家校融合的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拓展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并将劳动教育渗透到文化教育中,加强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意识的形成,促进劳动教育健康发展,使得每个人学生都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为推进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侯镭.加强初中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J].甘肃教育研究,2022(01):112-114.

[2]陈晓梅.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劳动教育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11):94-96.

[3]何欣.初中阶段劳动教育的有效落实[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8):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