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途径与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9
/ 2

农村学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途径与方法

娄方武

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 顶效街道办事处楼纳学校

摘要:目前,很多学校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上,缺少对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从而使得劳动教育没有落到实处,这是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应该将现代教育理念落实,通过劳动教育促进学生思维和习惯的改变,提供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1 劳动教育的内涵分析

我国素质教育的实施,除了对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提出了更高要求之外,更加注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劳”虽然排在学生全面发展能力的最后,但对学生发展起到的作用不容小觑。新时代赋予了劳动教育新内涵,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也在日益凸显。在学生教育中加强劳动教育的实践,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生活技能,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生活的能力,而且能够正向引导学生的人格塑造及心理健康培养。比如,学生通过参与劳动活动,在与其他劳动伙伴互动交流的过程中,有利于形成健康人格,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锻炼、培养自身的顽强意志,形成正确的“三观”导向。基于此,针对初中教育工作的开展,应深刻认识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教育的地位,真正将劳动教育落到实处,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未来实现全面发展。

2 初中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途径

2.1 完善劳动教育的管理层职能

劳动教育由于教育形式大多比较特殊,就需要学校构建专门负责统筹管理的管理体系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地点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考核和规划,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制订适当的教学计划。一般劳动教育是由教务处管理的,应该尽可能减少劳动教育的随机性,要让学生能在劳动教育中真正学到一些东西。学校要更加高效、有质量地开展劳动教育,首先就需要完善劳动教育管理体系,明确每个相关人员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任务和职责,将每个人负责的板块进行分析汇总后,考察其可行性,选择那些可行性最强且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方案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其次要把握好实践过程中的每一项事宜,确保学生的安全和身体健康,不要顾此失彼,为了追求教学效果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再次,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劳动教育的内涵和重要意义,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实践活动,是要从学生本身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开展教学活动;最后,学校也可以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学习劳动教育相关的知识和教育背景,让管理人员能真正了解劳动教育对初中生个人发展的意义以及对学生劳动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2.2 注重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针对性

在实际开展初中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为了深入发挥该项教育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的作用,还应注重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针对性。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开设不同的劳动课程,制定不同的劳动目标与劳动要求,给予学生不同的心理干预与影响。注重展现劳动课程教育的丰富性,更有利于提高劳动课程教育的质量水平。比如,针对初中低年级学生,劳动课程教育的重点应放在个人卫生整理、家务劳动教学等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道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摆脱对长辈的依赖心理,感受劳动的乐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初中高年级学生已逐渐建立起成人意识,在对自我要求方面,自然也会向成人看齐。因此,学校应充分考虑这一特点,通过开设烹饪、手工、茶艺等劳动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够“独当一面”,为父母做一桌可口的饭菜,帮助父母修理一些简单的物品,还可以向父母展示茶艺,陶冶艺术情操,培养自身的审美意识。

2.3 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劳动教育发展

在新时代教育中,之所有学校和教师对劳动教育不予重视,一方面是学校和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就是没有相关政策支持,从而使得学校无法落实对学生的劳动教育,造成教师对劳动教育认识不深,学生缺少相关劳动锻炼。因此,教育部门应该对此进行调查,并不断完善政策,为劳动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保障劳动教育的有序发展。例如,保证劳动教育课程的正常开展,通过制定相应考试等方式,提高学校和学生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教育部门还应该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培训,并保证劳动教师的福利,提高待遇。在人才选拔上,不仅需要加强文字方面的考核,还需要加强实践技能和知识方面的考核,促进劳动教育意识的提高。从某种程度上讲,教育政策也是教育指向的一个风向标,当教育部表明了对劳动教育的态度,劳动教育的地位才能够得到凸显,学生和教师才会加强对劳动教育的重视。

2.4 将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认为,生产性是劳动的基本属性。从教育学角度看,生长性是教育应遵循的基本逻辑。初中劳动教育不仅要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更要关注学生劳动素养的提高。适当的劳动是“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和磨炼意志”的必要条件,但学生劳动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劳动实践,还需要教育者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把学生作为发展中的教育对象,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提高自身劳动素养。在开展劳动实践时,要抓住讲解说明、反思交流和榜样激励三个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习、反思和成长,实现劳动实践和劳动教育的紧密结合。

3 结束语

劳动教育是当前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学校充实教学内容的有效手段。学校通过健全管理体系,明确每个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丰富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和课外实践的机会开展教学,完善学生和教师的考评体系等方式,从而有效促进劳动教育新体系的构建,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劳动,让学生在劳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劳动的魅力,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初中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与策略[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七).[出版者不详],2021:66-68.DOI:10.26914/c.cnkihy.2021.058270.

[2]蒋雪,刘宁.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的探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2021(11):101-102.

[3]李云霞.新时代初中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探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