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中建筑设计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3

有关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中建筑设计的探究

罗峰

中铁四院集团西南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云南省 650200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逐渐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对自身的出行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从而促进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车站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们是否选择轨道交通作为主要出行工具,与轨道交通车站的合理吸引范围密切相关。为了能够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以及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美观,就需要对交通轨道车站的建筑设计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使其展示出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反映城市特点的重要标准。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地铁车站中建筑设计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车站建筑;轨道交通;建筑设计

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理念

1.1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方法

地铁车站建设设计过程复杂,对设计单位提出了相对比较高的要求。设计单位要依据地铁车站情况及实际工程背景,对地铁车站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布局,兼顾地铁车站出入口设计,并对地铁车站建筑内部环境设计加以优化,提高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工作质量及工程性价比。

1.2合理布局地铁车站内部空间

地铁交通建造工程系统性强,专业而复杂。车站建筑仅是其中一部分。依托专业知识背景,科学设计布局地铁车站内部空间,既要保证地铁线路通畅、信号质量好,还要依据实际工程背景及设计工作要求,优化组合相关组织方案,把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支出降到最低。地铁车站内部空间相对较复杂,包括乘客公共区域、设备管理用房等,具体设计思路和方法,依据实际工况而定,切忌盲目。

由于地铁车站属于地下建筑,单考量视觉因素,公共区间相对比较小,倘若设计不合理,会使乘客感到压抑。执行具体设计操作时,优选端头厅式布局,把公共区域和站厅层连接在一起,使乘客公共区域扩大,增加可利用空间。通常情况下,在车站两侧设置设备管理用房,便于乘客在站内活动,使客流速度加快。举例而言,优选侧式、岛式双层布局设计方法,设备用房布置适具体性能而定。

1.3科学设置地铁车站出入口

地铁车站通常选在商场、广场等人口密集区,使乘客出行非常便利,而且能够节约建设成本。由于地铁车站出入口与地面交通连接在一起,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其疏散、引导性能加以考量。将出入口与广场连接在一起,还具备过街功能。依据实际工程背景,科学设计车站出入口宽度,综合考虑远期客流量,以免在出行高峰期发生拥堵现象。基于换乘考量,地铁站点与公交站点的距离并不是很远,设计过程中,将二者距离控制在200m以内,并兼顾人行通道建设。以某地轨道交通地下站标准出入口设计为例,通过研究该地区老商埠建筑、老火车站等,把柱式、山花、老虎窗等装饰元素提取出来。采用钢结构形式,并将金属板材覆盖在外表面,选择靛蓝色与金属灰搭配,使用砖红色金属瓦进行顶部设计,确保地铁出入口典雅大气,兼顾其通风、采光效果。

1.4车站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过程中,也需要考量舒适度问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把人性化设计工作落实到位,使之与乘客身心健康需求相符合。车站建筑内部环境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空气质量。地铁车站位于地下,狭小而封闭,空气流动性差。因而,执行设计工作时,一定要把换风换气设计工作落实到位,始终保证地铁车站内部空气质量良好。其次,依托专业设计方法和手段,对地铁车站内部空间形体加以改变。一些地铁车站受空间限制,形体过于单一,需要适当改善地铁建筑顶面设计。优选装饰材料,应用到地铁顶面设计过程中,对其作美化处理。或者,将采光窗口设置在地铁建筑顶部,在内部空间内引入自然光,以此对视觉效果加以改善。第三,导向设计。优化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过程及方法,采用简单的内部标识,使乘客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找到乘车点,缩短出入站、换乘时间,始终保证地铁车站内部客流秩序,依托导向设计,对地铁车站内部环境加以优化[5]。比如,信息栏、指示标牌等都属于导向设计范畴。在地铁车站内,把换乘表识悬挂在出入口大厅,不同功能用不同颜色标注,便于乘客识别。

1.5环境和空间设计应关注人的感受

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人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乘客的自身感受,对空间的设计都非常窄小,且灯光设计的不够多,不够亮,导致车站建筑内部给人一种阴暗的感觉,直接影响乘客的心情,使乘客没有了安全感。因此,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乘客在候车时候的心理与身体感受,为乘客营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使每一位乘客都能够拥有愉悦的心情,避免让乘客感到压抑与不安全感。

1.6功能优化

以一般标准站为例,为了保证地铁车站各项建筑功能分区更加明确,车站建筑设计中要结合各层建筑分区特点,一般站厅站台公共区位于车站中部,设备管理用房区分布在站台站厅两侧,方便运营管理的同时为乘客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出行环境,提升地铁乘客的出行满意度。公共区两侧的设备管理用房区又分设备大端和设备小端,在设备大端设置一部楼梯间,保证车站设备区工作人员安全疏散的同时,满足日常站厅站台工作连接需求。每层设备区均设置通道连接公共区,保证地铁建筑工程中的管理用房区与公共区进行有效连接。

由于该地铁建筑工程施工规模比较大,地铁车站的集散厅主要设置在公共区域,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地铁乘客的出行质量。另外,在公共区域当中,设计人员还要科学设计出入口,满足不同类型乘客的出行需求,为残疾人设计单独的垂直电梯。通过将地铁车站各层建筑进行科学的功能分区,能够帮助地铁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更加全面的了解地铁建筑工程结构特点,并为乘客提供更加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不断减少地铁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的浪费。

2地铁建筑设计技术的要点

2.1地铁建筑设备设计

在地铁建筑设计工作中,电气系统的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直接关系到地铁的运行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合理设计。在地铁建筑中,这种设备方面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必须要重点针对自动扶梯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地铁建筑的应用过程中,自动扶梯的运行是比较便民的一个设备类型,这种自动扶梯的应用也就需要充分参考地铁建筑自身的空间布局及其客流量的多少进行恰当的布置,切实提升地铁建筑扶梯的应用价值,避免其对于乘客造成较大的限制;另外,对于各类电气设备的设计工作来说,随着当前地铁建筑中各类电气设备的不断增加,相对应的设计难度也越来越大,因此,针对这些地铁电气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安置也就显得极为关键,尤其是对于各类终端设备以及控制设备来说,确保其安装位置准确以及安装效果合理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此外,在地铁建设中应用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的优势在于,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在地铁建设中应用主要是多项技术在集成系统中共同工作来实现自动控制的功能。在综合自动化技术中,主要组成的技术有网络通讯技术,信息化自动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多方面的技术。从而为地铁交通系统建设构建出一套,在结构功能上,模型基础设备,以及运行方案上的综合化建设实施方案。在地铁综合自动化集成系统建设初步框架组建中,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安全可持续化运行的平台,再将系统平台和网络平台进行功能化对接。从而形成地铁自动化综合系统的集成建设。

2.2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设计

地铁的建筑类型种类繁多,不同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独立设置完成。地下车站的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由综合监控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组成。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主要分工原则:火灾信息由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提供;火灾情况下,各系统之间协调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车站消防广播、乘客信息系统等的联动控制由综合监控系统实现;涉及需要联动多个通风设备的联动控制由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实现。ISCS是综合监控系统,在自动化联动系统中属于集成性较高的综合系统,组成具有同一监控层的平台,满足软件、硬件层的自动化监控需要,从而监控主要弱点设备,实现地铁消防实时监控,并几种控制管理弱点设备,形成系统性的关联监视,并完成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协调、共享。在地铁站区以及隧道中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主要实现这些区域的给排水、照明和通风,并保证此类环境调节设备的性能和运行水平。通过环境设备监控系统对所有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和相关参数进行调节监控,并实现环境参数的实时监控,通过环境设备监控系统所接收到的控制命令,支撑整个监控系统。在消防联动系统中,报警装置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火灾隐患出现后,火灾发生初期,通过自动报警装置能够有效的发现并确定火灾发生部位,及时的报警并发出救援信号,激发消防联动设施。通过报警系统为监控系统提供有效的火警信息,从而完成综合监控。

2.3地铁节能环保的设计

对电气系统展开节能环保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效降低地铁电能的损耗,通过减少污染排放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以此实现真正的节能环保。电气系统的节能环保设计原则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盲目的增加节能环保设计成本;(2)不随意减少地铁系统中与乘客舒适度与运行安全等有关的功能。综上所述,有关电气系统的节能环保设计,应严格遵循“可行可靠、循环利用”等合理原则,在实现电气系统有效优化的同时,加强对新型环保技术与材料的应用,从各个发展方向加强对电气系统节能环保设计的研究;(3)生活源的削减也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一环,可从提高北方地区取暖清洁化水平,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开发使用新能源车船等低碳环保交通运输工具,构建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等方面入手。

3关于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创新研究

3.1建设有文化特色和个性的地铁车站

  地铁车站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当地文化特色,在设计过程中加入一些文化载体功能。像国外地铁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艺术设施放置到地铁车站中,扩大地铁车站的功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人们在旅途的过程中可以体验一次精神的旅行,减轻人们旅途的压力。随着人们个性的解放,人们对充满地域特色、有个性的地铁车站的装修更加的关注,能充分的提高人们的审美水平,使人们在短暂旅途的过程中感受到人性的与众不同,像南京地铁1号线的珠江路糖果车站,站名根据真实故事命名,珠江路站艺术墙的主题为“民国叙事”,作品以老照片式的手法,再现了民国时期的俚俗繁华和悠悠往事,使人真切地感受到古都南京的魅力。

  3.2地铁车站环境与空间的设计要充分考虑人们心理感受

地铁一般都是建在地下,因此在大部分情况下是需要人工照明的,因而地铁车站的照明亮度、空间设计以及环境设计的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视觉心理。光影如果柔和会让人感到非常的温馨,但阴暗的光影就会给人一种沮丧的感觉,因此,在对地铁车站的空间和环境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的考虑人们的心理感受。例如像那不勒斯的Toledo地铁站位于意大利,在进行公共空的艺术设计的过程中,整个地铁空间环绕在魔幻星光夜空的美景之下,并运用了LED、声、光、电等高科技元素营造氛围,使乘客在站台上能感受到美轮美奂的艺术空间。

4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优化对策

4.1地铁车站建筑形式设计优化

地铁车站主要建造在地下,车站的建筑形式是根据地铁线路及自身的位置、地形、周边环境等因素来决定的,地铁车站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期间需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操作。同时,积极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技术,运用绿色环保的施工材料,在保障地铁车站建筑安全性和施工质量的同时,融入现代化元素和地域特色,增添地铁车站建筑在城市中的良好形象。

4.2地铁车站建筑出入口和换乘站的设计优化

地铁车站建筑的出入口需要醒目的建筑设计引起乘客的注意。地铁车站出入口需要设置在交通便利的道路交汇地或公交路线周边,实现乘客快速在公交和地铁之间换搭,也可以选择在城市商业区附近,便于城市经济和物流的流通。地铁车站的出入口要能够有效吸引客流并快速分散密集的客流,在学校、体育馆、电影院等人员密集的地方都要设置多个出入口,防止出现客流拥挤和堵塞现象。地铁车站的换乘站要能够方便人们使用,其设计思路是换乘功能合理、换乘距离较短、乘客使用方便、工程投资低、社会效益高。换乘的线路指示箭头一定要标识清楚,而且要在显眼的位置,使乘客一眼就能识别。

4.3地铁车站建筑公共设施的设计优化

地铁车站是根据人群的需要设计的,应尽量为乘客提供便利的公共设施。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中合理设置公共设施,满足乘客的需求并提供便利服务。例如,在地铁车站中设置早餐厅和商业设施,便于乘客购买临时性急需的物品。在交通周转区域提供为残疾人士、老人、儿童和孕妇使用的专用的通道、轮椅等设施,设置供乘客临时休息的空间区域。还可根据需要设置报亭、自动取款机、垃圾桶等,最大限度地方便乘客。

4.4高架车站设计

地铁的高架车站属于城市的新型建筑,每一座高架车站的设计,都是一件艺术品,犹如一幅画,一首诗,给城市建设增添了特殊的景观。作为空中建筑,显著的设计风格是高大、舒展和豁亮。体现出较为明显的时代感和科技感。有的采用植物或动物形状的整体设计,使整个建筑像一颗植物或者一个动物,连同建筑体周围的草坪和绿化设施的簇拥,高架车站就像巨大的花篮,轻托着搭在上面的十字飘带,若果从低处仰望车站,与周围的建筑形成连绵不断,巍峨飘逸的壮观景象。在使用方面,设计上注重整合利用内部空间,对外型设计的艺术性要高,体现出城市文化发展的风向标和科技发展改善人们生活的力度;对于一个城市来说,高架车站的设计,要形成群体的风景优势,形成新的风景亮点,打造城市的旅游品味。对于不同线路的地铁的高空车站设计,尽量风格和艺术造型上保持一致,表现手法上相得益彰,特别指出的是切忌地下车站、地上车站、高空车站混乱设计建设,对城市美化和发展不利。一条整体的地铁线路上很多高架车站被高架桥相互串联穿越城市的一片区域,在不同的地理区位,外观造型设计必须服从区域性特征需要。高架车站的设计必须满足地铁的功能需要,技术要点主要取决于车辆配备选选型和编组的必要的专业条件要求。高架车站在建设过程中涉及不到工程占地,根据客流量的实际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高层设计,或两层;或三层;高架车站作为构造建筑,设计风格开放、新颖和大气;是其它建筑设施所不具备的外观形象,既是城市的构造元素也是功能元素,在景观建设和服务利用等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自主创新的空间和潜力很大。就目前的城市高架地铁车站来说,与其说是设计建造,倒不如说是创造,只有融合城市各种优秀的文化因素,地铁高架车站才能设计的漂亮、挺拔和经济使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涉及范围广、专业多,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同仁们共同努力,通过不断探索、创新地解决地铁车站建筑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好地与城市文化融为一体,更便利地服务于广大民众,不断提升城市服务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倪宁.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思路与创新[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30-32.

[2]梁韵琳.现有地铁车站建筑设计的不足及创新初探[J].建材与装饰,2019(18):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