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防水层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复合防水层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

彭静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目前,多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问题出现在产品交付使用后,一旦出现渗漏,难以通过较经济的方法进行修复。 地下防水工程是系统工程,涉及防水材料选用、设计、施工等,因此,科学合理的防水设计、合适的防水材料、标准化的施工体系和全过程的售后服务至关重要。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防水材料性能,利用非固化防水关键技术,解决常规防水系统窜水及不同材料接槎技术难题,满足工程防水设计要求,达到良好防水效果。

关键词:复合防水层;地下结构;防水层窜水;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复合防水层通过采用不同种类防水材料及新型防水工艺,作为黏结性过渡材料,解决了非沥青基材料与沥青基材料的相容性问题,避免了明火施工,有利于环境保护,且解决了防水层窜水难题,降低了渗漏概率,提高了设计使用年限。希望通过本次分析,可以为建筑地下防水工程质量的良好保障提供足具科学性的参考依据。

1地下防水工程的主要渗漏原因分析

在对建筑地下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主要的防水技术有很多种,但因为防水卷材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施工材料,有着质量轻、延伸性好、抗拉系数高、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势,且施工操作也十分简单高效,所以基于防水卷材的施工技术在当今的地下防水工程中最为常用。虽然这种施工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通过该技术进行施工之后,防水工程很容易产生拉裂现象,且修补起来十分困难,这是由于施工之后的衬砌结构缺乏合理性,尤其是在防水卷材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防水卷材搭接、压角、压边不够规范,翘角、空鼓、皱褶以及粘结不牢固等很多问题都将出现,引发渗漏问题,同时,如果衬砌结构基础产生了变形,或者是出现了不均匀沉降问题,薄弱环节中的防水卷材层将会被拉裂,引发渗漏问题。

就目前应用在建筑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外加剂而言,其种类可达上千种。在这些外加剂中,有一些外加剂的作用十分突出,但另一些却十分微小,甚至有一些外加剂根本起不到任何辅助作用,反而会对地下工程的防水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具体的外加剂选择过程中,如果不能确保其选择的合理性,便不会对工程的防水效果起到辅助作用,甚至会带来完全相反的效果。

2防水特点

1)地下室底板防水卷材颗粒层可充分填充后浇混凝土表层凹陷空间,与混凝土结构形成卯榫结构。胶膜层中的活性剂(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 能够与混凝土发生反应,可牢固粘合,防止水分渗入卷材与结构之间的空隙,持久有效地避免窜水及渗漏,抗窜水性能达到 GB / T 23457—2017《预铺防水卷材》要求的 0. 8MPa / 35mm,4h 不窜水。 单层施工即可满足一级防水设防标准要求,按照 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无须施作保护层,可直接浇筑混凝土,缩短了工期。2)图纸设计优化后,地下室侧壁未采用水泥净浆湿铺施工工艺,而采用自粘法施工,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解决了侧壁空鼓、下坠等问题,保证了工程质量。3)地下室顶板采用的防水层解决了材料相容性及防水层窜水问题,降低了渗漏概率。

3复合防水层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

3.1操作要点

  1. 混凝土垫层强度需满足设计要求,应密实,表面平整,无裂缝,无积水。2)铺设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时应合理划分施工区段。 铺设每个施工区段防水卷材时,首先铺设较远部分,然后铺设较近部分,以保证铺设完成的卷材不被踩踏,便于防水层成品保护。3)大面积防水卷材排气、压实后,使用压辊对搭接部位进行滚压,压出空气,保证铺贴牢固。 防水材料须与辅助材料匹配,每批材料进场时,须按照规范要求对防水卷材接缝进行黏结质量检验。4)如果卷材接缝发生张口、翘边,须及时修补。5)进行钢筋焊接作业时,应采用木板、防火毯等作为临时保护措施,提前在焊花可能溅射到的部位进行洒水保护,避免高温焊接灼伤防水层。6)不得在已验收完成的防水层上打眼凿洞,如必须穿透防水层时,应做好穿透处的处理方案。

3.2技术措施

由于复合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表面的 SIS 型热熔压敏胶具有强度高、黏结性好的特点,兼具热塑性塑料和橡胶弹性体双重特性,可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中的 SBS,SBR 橡胶较好地粘合。采用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黏结过渡材料,使非沥青基与沥青基材料接槎黏结,将底板非沥青基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与沥青基湿铺防水卷材连接为整体防水层,形成整体防水系统。地下室底板预铺反粘防水卷材与立面湿铺防水卷材接槎连接部位采用 2mm 厚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作为黏结过渡材料。

3.3铺贴、搭接防水卷材

喷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后,及时揭除湿铺防水卷材下表面隔离膜和搭接边防污染隔离膜,将防水卷材粘贴在防水涂料上,同时进行防水卷材自粘搭接,长边搭接宽度80mm,短边采用对缝搭接,并用压辊碾压密实。采用专用设备将加热熔融的防水涂料按厚度要求喷涂,防水涂料厚度应均匀,不露底。 立面防水涂料应自上而下喷涂,确保防水涂料用量适宜。

3.4地下结构内防外贴防水设计

就目前外防外贴、外防内贴防水施工尚未能彻底解决地下结构防水层渗漏的实际情况,建议针对重点工程设计尝试增加内防外贴防水,即在地下结构非迎水面铺贴或喷涂粘接强度高的防水材料,形成地下结构外防、自防、内防三道防水构造,同时建议科研单位加强防水材料性能和同寿命防水材料研究,以真正解决地下结构防水渗漏水问题。

3.5新型防水材料投入市场

目前防水材料五花八门,虽然规范认可使用,但实际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防水材料使用年限低于混凝土结构使用年限,部分材料已不适合设计选用。设计应做充分调查研究,选用当前防水施工质量较为容易控制,防水效果好的产品,同时期待新的与地下结构同寿命的防水材料早日投入市场。

结束语

研究了复合防水层的应用,对防水设计、防水特点、施工难点、技术措施、操作要点进行了详细叙述。 工程实践表明,通过应用复合防水层可达到良好防水效果。 地下防水工程为系统化工程,须不断进行图纸优化与工艺改进。 只有进行科学的防水设防、选用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精细化的细部节点处理、采用标准化的施工工艺、完善全过程的防水系统服务,才能有效解决地下工程渗漏问题,提高防水工程质量,真正确保工程达到设计使用年限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研制出新的同寿命防水材料,真正治愈地下结构渗漏水顽疾,才能确保地下结构使用功能和结构整体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云亮,谷守国.地下综合管廊防水工程设计方案及问题探讨[J].中国建筑防水,2019(01):50-53.DOI:10.15901/j.cnki.1007-497x.2019.01.012.

[2]曹征富.地下建筑工程渗漏治理技术研究[J].建设科技,2018(12):18-29.DOI:10.16116/j.cnki.jskj.2018.12.002.

[3]张文华.防水工程技术的成就和展望[J].施工技术,2018,47(06):88-93.

[4]白小斐. 外防内贴法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7.

[5]胡威旺. 建筑防水节点构造标准化在地下防水工程中的应用[D].湖北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