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

肖丽娜

身份证号码: 44142619860703****

摘要:公园绿化是提高人们居住环境的一项重要工程,它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和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为了能够有效开展公园绿化种植施工,各个建设单位应加强合理规划,做好前期准备各项工作,并加强对绿化种植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使公园绿化种植能够充分发挥有效作用。本文就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建设中的养护管理问题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公园绿化;种植施工;养护管理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城市周边公园的规划与建设,在城市周围种植了大量的公园。因为发展园林绿化对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地方政府需要逐步加大对周边公园绿化种植与养护的施工与建设,统筹规划管理,从而可以给人们带来清新的空气,可以带来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二、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内容

(一)公园建设的技术管理

由于公园绿化工程的目标是包括乔木、灌木、草皮等植物的配置。利用园林植物的配置来实现各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还可以利用各种植物生长习性和植物间的季相变化达到公园美化的效果。工作人员对公园进行绿化还起到吸附周边的灰尘、可以起到隔音、杀菌、美化空气、调节温度、增加空气湿度、增加空气含氧量等非常有价值的作用。园林绿化由于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困难。做好园林绿化施工前期准备工作,是提升公园绿化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公园植物的种植工作是需要建设者尤其重视的部分,它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地的生态环境。由于不同种类植物在不同的土壤、肥力、地形和光照条件下,甚至同一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种植不同的植被可以给当地的物种多样性带来一定的帮助。因此,工作人员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应该选用具有相同大小、生长健壮、节间短、根系发达、不会造成水分的丢失、顶芽饱满、株形美观的植株。为了确保其成活率,必须进行断根处理,然后选择健壮的植株进行运输,但是在运输时要注意对苗木的水分要求。为了确保公园绿化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加强园林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需要引进优秀的园林建设监理单位,来进行施工管理,从而提高植被种植与养护管理的水平。

(二)园区建设期间的时间管理

园林建设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园林建设的时机应该是在适合栽种幼苗的时候进行,也就是在秋末和早春的时候进行。因为工期短,所以要合理安排建设进度。在实际工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守这个进度表。若在其它时候进行园区建设,则需作相应的反季节栽植技术,使得植被种植的时间不受影响[2]。

(三)施工工艺技术管理

为了确保幼苗的存活率和公园里面景观的实际效果,施工人员必须根据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种类进行分类。由于不同的栽植方法和养护方法有很大差别,因此,园林植物的栽植与养护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首先,要根据施工场地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合适的园林植物。其次,搞好园林绿化的假植、运输和植株移栽的技术,确保幼苗的生长和存活率。后期养护技术对幼苗的存活率和长势有明显的影响,因此,在绿化施工中要注重对水分的控制。

三、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的实施对策

(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栽植

选用种植在公园里面的花卉的栽植施工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栽植。安排专业人员对园林绿化进行实地测量,保证园林绿化的种植布局合理。园林植物的栽植要综合考虑日照、土壤湿度、环境防寒等诸多因素。一般来说,盆景花卉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在栽植花草时要注意施肥和修剪的条件。花卉栽植后要加强浇水,保证土壤湿润,定期观察花苗的生长状况注意日光的强烈照射。在种植草种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先对土壤的厚度、土壤中是否有可能对草种的生长造成一定影响的因素等进行排查。在草坪栽培中,草种选择应选用纯度高、发芽率高的草种,按照园林绿化的种植计划进行种植。为了让草种出苗平整,发芽快,可以在种子播种之前进行适当的处理[3]。按照草种的播期,采用大面积的播种法。草种播种后,草坪后期养护管理工作要及时进行喷水工作,其喷洒密度要从高到低逐渐湿润地面土壤。园林绿化的建设对于土地和地形的要求比其他的绿化要高很多,所以在栽种的时候要注意土壤。为提高树种的成活率,可以在栽树之前进行土壤施肥、松土等工作,适当将土壤翻耕以保持松软。在正式的栽种之前,要先测量一下树木的生长情况,确定树木的生长空间,保证树洞的生长环境。在栽树之前还要对树进行修剪,不同的树其修剪方法也是不一样的。由于新栽的树的根系一般不太稳固所以在移植后要做好保护工作以防止树形不正。

(二)注重植株的肥料供应

公园绿化栽植养护管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土壤水分管理愈充足,植株的生长和成活率愈高。新栽植的园林植物根系吸收能力一般较差,所以在日常的养护和管理中要注意适当的浇水以保证土壤的湿度。要加强对植株周围的水分管理,防止出现积水现象对地势较低的植株周边要进行排水沟处理以保证雨水能得到有效的排出。给这些植物施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促进植株的发芽。在施肥时要适当控制施用化肥的量,以强化施用土壤的化肥,但是要记住施用化肥要在植株成活后才能施用,掌握好1次用量的多少。

(三)做好植物病虫害的防治

主要防治措施在同一时期对植物进行喷施药剂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实行防治方针。在公园内,一些植物极其容易受到风的影响,因此,在公园新种植的绿化植物周围需做好支撑工作增强树木的抗风能力。植物病虫害控制是指利用先进的栽培技术,促进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增强对病虫害的抗性,消除和降低病虫害的根源,或改善作物的生长状况,以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1、物理控制

利用物理、机械等手段,对害虫进行防制,称为物理防治法。这种方法既包括原始的简单的人工狩猎,也包括现代的物理学技术。物理控制的内容主要有:捕杀、温度处理、超声波等。

2、化学控制

化学防治是利用多种有毒物质对害虫进行防治的一种方法。化学控制具有速度快、效果好、方法简便、不受环境制约、能实现大面积机械化作业的优点。所以,在使用化学药剂的过程中应注意下列问题。

(1)必须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目标控制,选择毒性较小、污染较小的化学药剂,减少使用范围较广的杀虫剂,并定期更换不同的药物,以防止害虫的耐药性。(2)对药物施用技术的改进。在当前的病虫害防治中,传统的喷洒方式不仅效果不佳,而且造成了农药的浪费,而且会造成大量的农药外泄,造成人畜中毒。为此,应通过改良施药技术,采取根施、施茎等施药措施,以降低喷洒污染。通过增加杀虫剂的使用,减少杀虫剂在环境中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预防城市的生态环境恶化。

3、生物控制

植物的病原菌主要是寄生虫,在生命的某个时期,往往会被其它微生物所寄生,使其丧失感染的能力,甚至死亡。土地具有抑制性使用,病原体进入土壤后无法生存或繁殖,病原体可能会生存和感染,但感病体只会受到很小的伤害;而在这些土壤中,病原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疾病,但在数十年的发病高峰后,病情会逐渐减少。根系中含有糖类、脂肪酸、核酸、霉菌等物质,它们会在根系周围形成富集的养分,从而促进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大量增殖。

四、结论

在公园绿化种植施工维护上,需合理规划,加强对植物种植的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只有如此,园林绿化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为市民创造更好的绿色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受志. 城市公园绿化种植施工与养护管理探讨[J]. 房地产导刊, 2018, 000(003):161,215.

[2]廖翠环.基于生态公园城市建设的桂林绿地植物景观特色分析[J].广西大学2014 8 47-48.

[3]沈文.浅论盐碱地区公园规划及建设――以山西运城盐湖公园为例[J].南京农业大学 2012 5 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