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浅谈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孙峰刚

身份证号码: 37021319830322 ****

摘要:传统农业体系中,人工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产品市场需求增加,人工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生产要求。在此背景下,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概念应运而生,转变了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各类自动化农机设备的使用中,农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为建设精准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提供较大可能性。

关键词:农业机械;自动化;现代农业;应用

为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生产高质量的农业产品,各类机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有效解决了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但随着农村机械自动化理念的宣传,机械自动化发展中仍存在较多现实问题,影响着农业生产体系的可靠性。对此,相关人员还应持续地创新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进机械化、自动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奠定基础。

1农业机械自动化相关概念

农业机械自动化是指农业生产活动中,农民用电力设备、机械化设备代替原有的人工和牲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等均被应用到农业领域,推动着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生产质量显著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农业生产中的栽植、耕耘、作物管理、收割、运输等环节的机械化水平越来越高,为农业体系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多可能性。具体来说,一方面,农业机械、农业生产装置已经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目标。机械自动化使农业生产设备的操作性能更加完善,作业精度、生产效率提升,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人员的负担,可以满足新时期农业生产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农业机械已经无需人力操作,一些生产设备可自动化运行,重复、精准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比如在无线遥感技术的作用下,农业人员可远程操作拖拉机、收割机,机械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动化检测农作物列宽、耕深,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了极大便利。

2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这两个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国家提倡的“三农”思想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充分的体现党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重要的工作方向。我们从原始的人力、畜力劳作一步步的发展,到现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下,进行机械化和现代化的改革,有效的提高生产力,增强农业生产的水平,更新了农业生产方式,在保障生产数量的同时提高了生产质量,从而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改善和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社会发展永恒的主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我国是基础产业,但传统的产业结构太过于单一,生产效率低,从而造成农业发展缓慢,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利用机械自动化生产方式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为新时代的农业经济补充新鲜血液。

3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1生产监测自动化

现代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自动化在具体应用时,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监测的自动化。具体来说,在农机设备自动化设计后,计算机成为自动化控制农业生产设备的核心工具,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计算机可操控农机设备的运行与管理,将其投入农业生产活动中获取相关数据,而系统可自动化分析农业生产中的各项信息,对农机设备下达指令,使其自动调节农业生产设备功能。例如,在现代农业中,农产品种植、栽培场所逐渐改变,对于生长在温室内的农产品,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技术,可以利用功能完善的感应装置,监控农业生产区域内的含水量、温度,评估现有的温湿度是否符合农作物萌芽、抽芽、生长要求。与此同时,相关人员可基于计算机技术,自动化地分析处理温室内的各项数据,智能调节农业生产中的光照、温度,为农作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长环境。比如,在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中,GPS技术被应用在现代农业生产中。该技术可自动收集农作物生长数据,改善农作物生长条件,并在与GIS技术联合应用的过程中,准确获取农作物土壤结构内的营养元素,使农业生产人员可以依据土壤数据,精准除草、施肥、浇水灌溉,夯实农作物生产基础。不仅如此,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同样可将“生产监测自动化”渗透在农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农作物萌芽、生长、成熟、收割等各个环节进行自动化监控。部分农业机械设备可及时对农作物进行采摘、初步清理、存储,及时清空农作物生长区域,为后期种植做好准备,全面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2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浇灌中的应用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对农作物的灌溉活动。传统的灌溉模式主要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农田进行引水以及灌溉。在这一过程中,无法保障水体的利用率,并且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劳动力,极为浪费时间。并且在干旱季节,水分蒸发速度过快,灌溉所耗费的时间以及劳动力也更高。部分大面积农田在灌溉时,无法有效区分已灌溉区域以及未灌溉区域,极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甚至引发农作物死亡等问题。通过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在实际应用时,需要对农田的面积以及整体规划进行确认,明确农田的灌溉方法。而后通过计算机,设定相应的参数给相关设备。在农田里安装自动灌溉设备,并与后台管理设施相连接,确保自动灌溉设备能够根据率先设定的参数运行。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传感器等,对农田所在地区的温度、湿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帮助技术人员更为科学合理地设定灌溉参数。

3.3自动化控制技术在精细化农业中的应用

精细化农业是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质量,以精细化管理为更高的质量水平以及更高的生产效率提供支持与保障。但是,在实际的农业生产活动中,想要实现精细化管理,就必须要做好全方面的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模式需要有专门的温室环境予以支持,并且在种植时使用的种子也必须是优良的。在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汇总,需要应用到整个农田的控制站,以便于更好地管控农作物的生长。在这一过程中,相关设备的运行可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工作人员对各类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而应用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在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将所有设备的运行数据以及相关参数传输至自动控制系统当中,帮助技术人员更便捷地了解设备运行的实际情况,减少可能出现的人工失误以及各类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满足精细化农业生产的相关需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作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基础行业,影响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所以为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朗,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要求。对此,相关人员应加大农业机械的研发力度,灵活运用自动化技术,创新、完善农业机械的自动化功能,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助力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为保障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效果,相关人员还应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合理增加农业机械研发成本,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夯实我国经济建设基础。

参考文献

[1]冷睿.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与推广应用路径研究[J].南方农机,2022,53(2):168-170+180.

[2]杨曼娜.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现状[J].中国集体经济,2021(26):21-22.

[3]王晓龙.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南方农机,2021,52(20):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