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方面的择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8
/ 2

关于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方面的择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

段青苗 通讯作者:张净雯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吉林 132013

摘要:目的 通过对吉林医药学院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的问卷设计调查,进一步深入了解护理本科生社区就业意向,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300名护理本科生的基本情况、就业意向和就业认知进行调查。 结果:14.4%的护理本科生愿意去社区医院工作,29.6%的护理本科生可以考虑去社区医院发展,56%的护理本科生不愿意去社区医院工作。薪酬管理因素成为社会影响护生选择社区护理的首要因素,其次是环境因素,工作环境低于期望,社会支持度不足。 结论:薪酬待遇的不理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护理本科生对于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选择,卫生机构应提高社区工作的待遇水平,加大扶持力度;社区机构可以加强宣传力度,增加社会面影响。

关键词: 社区;护理;择业动机;影响因素

随着卫生效率的提高和卫生保健需求的增加,导致对社区护理管理人才的需求发展越来越迫切。医学院校对于医学人才储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处在毕业生人数多,就业岗位少的社会背景下,将医学院校与处在基层的社区护理服务中心进行工作对接,便能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区医院人才匮乏的问题。分析社区护理专业护生择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对吉林医药学院291名护士进行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进行随机抽样,在吉林医药学院分级抽取,已完成实习的2018级本科护生75人,未完成实习的本科护生216人,其中2019级本科护生70人,2020级本科护生71人,2021级本科护士75人,共291人,其中女生261人,年龄在17~23区间,男生30人,年龄在18~22区间,除大一学生外所有护生修习过《社区护理学》课程。

1.2调查工具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于在校护生发放纸质问卷,对于校外实习护生采用线上电子问卷调查方式。

问卷主要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生源地、性别、认知状况等,问卷共18个题目。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发放问卷。发放纸质问卷225份,电子通过问卷75份,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291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占比100%。

2.结果

2.1本科护生对于社区护理的就业意向

14.4%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表示他们非常愿意在社区医院工作,29.6%的护理专业本科生表示他们可以考虑去社区医院,56%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不愿意在社区医院工作。

2.2本科护生对于社区护理就业意向的影响因素

拒绝在社区医院工作的护生中,36.9%的护生表示如今的社区护理薪酬水平不能达到自己的预期标准,这36.9%的护生中,有85.2%的护生则希望自己的薪酬水平能达到5000元以上;调查的全部护生中,有15%的护生则表示对于社区医院的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内容不满意;而20%的护生则是因为家庭因素影响自己对于社区护理的就业选择,这20% 中有38.8%的护生表示父母不同意自己就业于社区医院。

2.3本科护生对社区护理的认识状况

调查发现护理本科生对社区护理知识的掌握程度较低,甚至15.8%的护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主动了解过国家为支持社区护理发展而推行的法律法规,6%护生则表示自己对于社区护理发展前景一无所知。

3.讨论

从以上的研究调查结果中,不难发现,在影响护理本科生社区护理就业环境的因素中,薪水情况、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是最主要的三大因素。

3.1 薪酬待遇因素对于本科护生就业意向的影响

调查结果显示,不愿在社区医院进行工作的护理专业学生中,表示如今的社区护理薪酬水平不能达到自己预期标准的占比最高。结论:薪酬是影响护生社区护理意愿的主要因素。在不愿意在基层社区工作的护理专业学生中,有67.3%的护生表示若薪酬待遇以及各种津贴福利提高,则考虑选择社区护理工作。以上条件表明,若是能加大力度扶持基层行业发展,增加基层工作的津贴待遇,会有更多的专业人才选择从事该行业。

3.2环境因素对于本科护生就业意向的影响

我国社区护理体系逐步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逐步完善,专业人才需求量大,而且社区护理服务的范围非常广,这意味着社区工作极其考验护生的独立性和综合素质。显而易见,社区医院是护生充分发挥能力很好的平台,这也是社区工作的优势所在。

3.3家庭因素对于本科护生就业意向的影响

调查显示,38.8%护生的父母表示不同意自己就业于社区医院,而这38.8%的家庭中,有5%的护生家庭成员中有人从事于社区护理工作,护生可以整理近年来社区护理的相关政策,阐述国家发展社区护理的必要性,分析社区工作的优势及发展前景,改变父母对于社区护理的刻板印象。

目前,中国的社区就业仍处于不饱和状态,究其根本我国的医疗重心仍在大医院,导致对于社区医院的人力、财力投入明显不足,这也是护生对于薪酬方面存在争议的重要原因。有关保健机构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薪资水平,给予社区医院更好的社会环境。再者,社会层面对于社区医院的宣传力度不足。校方可以加强与社区医院的交流,搭建三方之间的桥梁,更大程度地加深护生对于社区方面的了解。基层卫生机构方面可以加大相关知识公开度,以各渠道进行宣传,以便加强社会人群对于社区医院的了解,给有意向从事社区工作的人提供更完美的平台,实现社区护理发展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 周静,廖海涛.护生的就业心态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查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20):80-81.

[2] 王包兰,陈方平.在校护理本科生的基层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医学前沿,2015,5(12):15-18.

[3] 万学英,刘化侠,徐迎春等.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9,24(17):64-66.

[4] 卢晶晶,仇瑶琴.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 (513) .

[5] 任慧荚,王芳.护理学介入基层医院护理管理的探讨[J].护生进修杂志,2011年12月第26卷第23期.

[6] 林晓鸣,曾碰华。应届本科护生基层医院就业意向调查[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年第4卷第17期,尽快完善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本科护就业平台.

[7] 昊欣媚,马丽莉,贾朝霞。护理专业毕业生择业意向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41 (9) : 837-839.

[8]陈长香,刘海娟,丁淑平等.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期望与毕业护生就业现状比较[J].护理管理杂志,2006,6(2):1-2.

[9]林振涛,于泽秋,张奉梅等.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可度与就业前景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09(10):52.

[10]姜小鹰,肖惠敏,张旋.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态度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3-6.

[11]陈群.护士专业认可度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21(28);110- 112.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视域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课题编号JJKH20210515JY)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