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研员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教研管理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区域教研员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教研管理策略研究

李海玲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教育教学研究室 陕西 商洛 726300

摘要:教研是一门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研员其自身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教学品质,而新一轮课改的推行,其成效的好坏在一定意义上由教研员的课程导向能力。为此,必须强化教研员的力量,不断提升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升教研员的自我效能感,因此,针对区域教研员的教学特征和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如何提高教研员的教学指导能力进行了积极的探讨和实践。

关键词区域教研员自我效能感策略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新一轮的全面课程改革实施,对区域教研员的职业素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地方政府也把教研员的发展作为地区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教研员的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推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力。为此,本文从提高教研员自身效能的视角出发,对教研员的专业素质提高模式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途径。

一、教研员自我效能及相关概念界定

教学科研工作对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高水平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研员群体是指我国的教育系统中的某一支比较特殊类型的群体。从研究教研员自我效能评价的相关概念界定入手,把教研员自我效能评价界定为:教研员自身在实际履行的研究、指导、服务教学和实施管理教学的实际教学管理工作职能过程中,对自身实际的教学和工作环境,对其自身和所从事执教研的工作能力的自信程度。教研员的自我效能主要包含三个层面:一是认知效能,二是情感效能,三是意志效能,与教师自身效能相比,教研者的自身效能具有情境性、丰富性、自觉性等特点,这是由于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多场景、多角色、多职能的特点。

二、提高区域教研人员自我效能提升的意义

提高教研员自身效能,是教研员专业成长、教研员专业素质持续提高的根本,对提高教研员自身效能的反思和践行,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一是有利于全面了解地区教研员自身效能内涵和水准特征,将二者合二为一; 二是推动区域教育、科研和行政工作不断提升; 三是推动教研人员成为推动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力量、实现以德树人为基本使命、推动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目的;四是推进区域教研工作和组织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五是推动区域教研机制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六是有助于构建区域教研文化创设理论模式和实践逻辑。

三、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教研员管理策略

1厘清教学科研责任,促进教研员科研工作的开展

在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教学的大环境下,教研员的教学工作既要承担新的任务,又要面对新的挑战。由于新课改导致教学目标不断提高,教研员既要承担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等功能,又要在新一轮的教学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要强化教研工作的观念引导,厘清教研机构的职责定位、教研机构的核心观念与价值取向,提高教研队伍以及教研工作转型升级的意识,教研员应进一步强化对课程教学的调查和辅导,提高对教学的理解能力;其次,要加强对教学的科研和教学的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2)做到擅长抓问题,成为优秀教研员

教学研究的工作是教研员的首要任务,而问题是从哪里开始研究的值得我们注意,所以,在进行深入的教研工作前,要通过听课、调研、座谈等方式,及时地找到问题,在科研实践过程中注意寻找一些有研究价值意义的新问题,总结、提炼研究此类新问题,确定重点研究的课题,建立科研资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研室人员要注意和全体教研员做到一起动实践,一同学习反思,交流,一起分析探讨,一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强授课老师授课的专业性。

3)启发老师,当好指导者

教研人员应意识到,对教研人员进行指导时,必须把教师独立思考作为指导。教学科研工作中,教研员的教学方法应当采用启迪式和激励式的教学方法,而不能采用说教式的方法。教研员要积极去一线听课,教研员应该以同僚的姿态与老师进行平等的交谈,激发老师的思想和学习反省。教研员只是作为指导,重点还需要教师自行琢磨,教研员在教研中并非权威者,教研员与老师处于同等地位,要在平等的条件讨论课程如何进行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研人员要与其进行教学、感情上的交流。在教学研讨过程中,营造一个轻松的谈话氛围,以利于思维的积累与沟通,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同时,要懂得设身处地去体会老师的需要。在组织和参与教研工作时,要从学校、教研员的角度出发,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4)勤入一线工作,做教师的引导者

教研人员要多下基层,多贴近一线,多接触一线的教学工作,掌握一线教研工作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具体状况,为教师的引领和引导功能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做好体验课、做好示范课的准备,做好上讲台的准备工作。其次,要与基层老师共同开展教研工作,要与基础教师配合与交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及时提出教研内容、教研方式等问题,帮助老师主动建构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智慧,让教研员的引领更自然、更有效。

5不断完善教研机制,扩大教学科研队伍

经验的深广度是提高个人效能的最直接和最关键的因素。加强教研制度的改革与创新,是提高教研工作实效、丰富教研组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以问题为导向,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研讨和探讨,形成浓厚的教研研究气氛;二是引导教研人员制订专业发展蓝图和职业生涯规划,激发教研人员教研意识,扩展教研成果结构化的内生动力;三是着眼教研工作针对性、有效性的提升,落实教研主题课题化、教研引领专业化、教研程序完整化、教研过程可视化、教研参与实时化、教研成果结构化的教研六化要求,务实有效地推动教研活动开展;四是以教研成果为引领,整合教研力量,按时按序推进项目研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并开展教研成果评比,鼓励教研人员、教研机构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五是明确市、县(区)、校三级教研机构建设的目的、策略、内容和方法,形成部门协同、区域一体、创新驱动的教研员专业发展机制。

6)积累经验,夯实教研员提高自身绩效的基础

首先,对教研员进行个体化的支持。教研员肩负着多种角色和任务,应为学校课程改革、教研员教学研修、学生学习变革、教学质量检测提供支撑。尽管教研员们都是非常优秀的优秀人才,但是教研员的年纪并不相同,而且他们的职业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因此,为了适应多样化的角色和使命,教研员应从个人的性格和需求出发,寻求外在的支援,并持续地进行自我的研究。同时,要建立贯穿于学校、科研机构和基层一线的教学支援队伍,开展个性定制的培训,并实行一段时期的访问学者培训。

束语

综上所述,教研人员肩负着引导教师的重任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职业要求。教研人员要在自身的坚持中,持续提高对老师和学生的爱心、责任心和恒心,逐渐成为一名有着一线经验、专家理论水平、领导管理能力、高尚的个人魅力的杰出教研员。教研人员是一个非常敬业的团队,在工作中,会不断地提高教研员的自我效能感,使每个教研员都能够在自己的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江增旺, 刘艺杰. 网络技术支持下区域教研策略实践研究[J]. 2021.

[2]徐金贵. 基于自我效能感的教研员管理[J]. 江苏教育, 2021(40):3.

[3]吴启龙, 王澍. 区域教研员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教研管理策略研究[J]. 江苏教育, 2021(40):5.

[4]马步方. 提升教师教研能力的策略[J]. 20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