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思路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思路探究

王斐

中环循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430000

摘要:现行的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及其评价思路不能够适应和满足社会环境管理的基本需求,无论从污染源的负荷、污染物的释放可能性及受体基本特征看,都难以满足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管控要求,因此研究和分析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风险分级评价及管理思路,重视先进的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方法,通过层次分析法,从不同的方面对污染场地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指标控制体系。

关键词: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评价

0引言

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点一直是对地表水的保护,虽然地下水资源应用范围非常广,但是工作人员却忽略了此方面工作。构建法律监管体系,完善法律法规,技术开发等多项工作都呈现出明显的落后趋势。随着社会发展,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渐加重,已经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威胁。基于以上,相关部门人员加大对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治理和防范措施,期望可以解决环境地下水环境污染问题。

1污染场地地下水环境污染产生本源

1.1人为因素影响

人们生活垃圾随意丢放是最直接的问题。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不仅直接影响了城市环境的美观,还对我们的地下水环境产生了影响,当人们意识到开始污染周边环境问题的时候,便逐步采取了相对应的措施,最开始采取的卫生填埋办法,这是垃圾处理卓有成效的办法之一。但却忽略了这样做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生活垃圾对地下水主要影响是污染成分渗滤液渗透到含水层,然后受垃圾污染的河湖坑塘在渗入补给含水层。填埋场对水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主要是地形高、降雨量以及处理场和低下水流中所处的位置,渗滤液流经土壤,直接渗透到地下含水层,对地下水产生污染

1.2工业污染因素影响

工业污染源也是地下水环境出现污染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经济建设工作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规模日益增加,使得工业污染物进行入地下水环境的可能性增加,以致于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工业污染物进入到地下含水层的方式有很多,主要分为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两类,基于此,为了降低工业生产废物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比如酸洗污水等生产废物的处理,必须满足政府相关要求后,才可进行排放。但是通过调查发现,有些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利益,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并没有按照相关要求来进行处理,不处理直接排放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地下水环境污染情况出现频率还很高。

2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技术分析

2.1构建指标

首先,污染场地自身的风险是指场地自身的所处的位置以及污染物的主要性质促使地下水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风险,这些污染主要是由污染场地自身所具有的一些污染特征和污染场地中污染物具体的情况等。其次,场地区域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主要由多种因素决定,包括地下水埋深、降雨补给量、地形以及土壤-包气带-含水层介质的不同类别以及水力传导系数等因素决定。最后,污染场地周边的地下水保护主要是指地下水流在流经下游的过程中潜在的暴露受体,包括居民区、水源地和农田等。

2.2构建技术体系

2.1.1对地下水污染的风险进行初步的筛选

在对风险进行筛选之前应该要充分保证筛选符合具体的条件,条件1.对污染场地的地下水进行定期的监测,监测的指标应该包括对水源具有污染影响的一切因素。条件2,污染场地的地下水源会对人的身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对污染场地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如果地下水源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就将其污染的风险划为一级,即在风险分级中为最严重的风险等级,并将其视为环境监测的重点并及时的上报环保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管。

2.2.2将污染场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指标进行量化

通过对污染场地地下水源的监测,将监测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收集,并结合相关工作人员的现场调研将污染场地的各项指标进行量化。污染场地本身存在的污染指标包括污染场地的占地面积、运行时间以及污染物的浓度以及防渗膜的厚度等。场地区域性地下水固有的脆弱性指标中包括地下水埋深、降雨补给量以及所处的地形和水力传导系数等。目标的类型主要是指污染场地和保护目标之间的距离。

2.2.3污染场地水污染风险指数表征

根据对污染场收集的相关基础资料,并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污染地的水源相关的指标进行有效的分析,找出存在风险最为严重的指标数值,然后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然后对可能造成水源污染存在的风险等级进行确定,并结合相关的指标计算出相应的数值。再利用污染物相乘的计算方式对地下水源污染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并将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的评估并对此污染场地地下水进行严格的监测和管制,并上报给环保相关部门尽快的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的等级继续升级。

2.2.4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

利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后得到了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的具体结果。一级代表污染场地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是最为严重的,存在污染风险的级别是最高的,被定义为是重度污染的区域,需要环保部门进行及时的监控和管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止污染逐步的恶化,影响居民的健康。污染物风险等级为二级代表的是污染场地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级别仅次于重度污染,污染物风险等级为三级代表的是污染场地地下水源存在污染风险的级别较低,但是也应该得到环保相关部门的重视,以免污染不断的扩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治理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性,因此,在采用修复技术时,应该根据污染状况、范围、性质等各个方面的因素确定最合理的修复技术,以此来达到最佳的修复治理效果。针对垃圾填埋场地下水污染,修复治理固然重要,而更为重要的是预防控制污染的发生。对此就需要加强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以及回收利用,同时要提高垃圾填埋场的建设质量和效率。另外,还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全面素质,从根本上对地下水污染进行预防控制。

参考文献

[1]赵雷.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问题思考与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01):170-172.

[2]杨楠,赵娜.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及风险防范[J].四川水泥,2021(10):112-113.

[3]余香英,张永波,朱擎,刘畅,熊津晶,许泽婷,张文博.面向水源保护与污染监控的广东地下水环境监测网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21,37(05):32-40.

[4]张亚尼,邓小文,袁雪竹.典型石油烃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估[J].绿色科技,2021,23(08):147-150.DOI:10.16663/j.cnki.lskj.2021.08.052.

[5]何雨.某工业企业遗留地块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研究[J].广东化工,2020,47(14):257-259.

[6]盛益之,王广才,张琦伟,夏广卿.某污染场地周边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J].现代地质,2012,26(03):601-606+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