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2
/ 2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

刘文敏

翼城县中医医院 山西临汾 0435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研究。研究人员将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对照原则分组,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实施传统急诊急救护理,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抢救成功率、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并实施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分别有35人及39人抢救成功,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为87.50%及97.50%,比较分析组间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患者;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抢救成功率

前言:与其他科室不同,急诊科患者病情往往较为危急、严重,患者对护理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在传统急诊急救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仅仅是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开展工作,护理工作的整体性较差,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控制和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效果。笔者在本文中研究分析了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并比较其与传统护理模式的表现,以期能够帮助急诊科护理人员优化调整后续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方案。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本院就诊的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在确定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时应向患者及其亲属详细讲解本次实验的潜在风险、目的、具体流程及内容,并在征得患者及其亲属同意后开展本次实验。本院伦理委员会充分知晓本次实验可能导致的一系列后果,并许可研究人员继续开展本次实验。本次实验过程中退出的患者相关数据均排除在实验结果之外。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存在智力缺陷或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不得参与本次实验。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基础信息相关数据加以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资料可以用于比较,(p>0.05)[1]。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基础信息见表1。

1 两组急诊危重症患者基础信息

组别

人数(n)

男女人数(例)

年龄均值(岁)

年龄段(岁)

对照组

40

22/18

48.5±6.1

23-77

实验组

40

21/19

48.8±5.9

23-78

1.2方法

研究人员对两组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实施传统急诊急救护理,实验组所选40例患者实施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传统急诊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治疗,密切监测患者病情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反馈,按照既定流程及标准完成护理工作。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中,护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在患者转运过程中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要求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接受准备。在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将患者信息汇总并反馈给医生,及时安排抢救科室及药品设备,快速高效对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并制定应急方案,对患者的生理指标及临床表现进行监测,并坚持无菌操作原则,做好交接工作,以此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开展,优化病情治疗的效果。

1.3判断标准

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抢救成功率、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并实施比较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抢救成功率、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相关数据均通过计算机软件SPSS23.0分析处理,抢救成功率利用百分比加以指代,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借助标准差(±)加以指代,对应数据的检验依靠X2及t。组间相关数据比较分析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则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2]

  1. 结果

2.1两组患者抢救情况

对照组所选40例患者中共计35人抢救成功,占组内所选患者总人数的比例为87.50%,实验组所选患者中对应人数为39人,占比为97.50%,比较分析组间抢救成功率相关数据,差异较大,(p<0.05)。

2.2两组患者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

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详细情况见表2。

2 两组患者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

组别

人数(n)

分诊时间(分钟)

急诊室停留时间(分钟)

对照组

40

2.9±1.9

65.6±18.7

实验组

40

1.2±0.3

44.5±19.1

t值

-

5.108

5.334

P值

-

p<0.05

p<0.05

  1. 讨论

护理工作开展水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急诊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能够显著优化病情控制的效果,更好地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与传统急诊急救护理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其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优异。传统急诊急救护理模式中,护理人员仅仅是按照既定流程开展工作,护理工作的整体性较差,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不当,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能够贯穿于急诊危重症患者治疗的全过程,护理流程更加规范合理,能够有效弥补传统急诊急救护理的不足,护理工作水平显著提升。共计80例急诊危重症患者参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的实验,目的是研究分析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作用,以此帮助护理人员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3]。分析本次实验,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者抢救成功率、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相关数据加以比较,均有着较大的差距,(p<0.05)。实验结果显示,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远远优于传统急诊急救护理。

本次实验表明,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在提高急诊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患者分诊时间及急诊室停留时间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张融, 周海, 葛智,等. 整体性护理对急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J]. 大健康, 2020.

[2] 蒋芬萍. 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及对缩短急救时间的作用分析[J]. 2021.

[3] 周群, 吕健. 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整体性急诊急救护理的效果及急救成功率影响[J]. 健康之友 2020年16期, 247页,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