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分析

吴艳丽 肖甜 黄利平 冯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21

摘要】目的: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本次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选取了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72例,为本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区间为2021.1--2022.2,患者均在地无陪护病房治疗,并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无陪护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实验组实施护理的人员通过了共情能力培训,比较在老年人护理中的实践应用价值。结果: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观点采集、换位思考和情感护理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实践,能够更好地优化护理人员共情能力,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无陪护病房


护理人员的共情能力是指,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保障的时候,能够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感知患者的相关情绪,评估患者相关的情感状态,为患者在治疗中实施的护理干预,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痛苦和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能力。尤其是针对在无陪护病房治疗的老年人患者,应该重视护理人员共情能力的提升。为了优化针对老年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人员共情能力,将选取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72例,分为2组开展对比实验,探究护理质量优化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为对比实验,实验选取了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72例,为本次探究实验的研究对象,患者治疗时间区间为2021.1--2022.2,患者均在地无陪护病房治疗,并将患者分组处理,分组依据随机数表法,分组结果实验组(n=36)、对照组(n=36),对照组患者无陪护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共情能力培训,实验组实施护理的人员通过了共情能力培训;实验组:36例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年龄61-89岁,平均(75.15±6.62)岁,性别构成,男性:女性=22:14;对照组:36例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年龄60-88岁,平均(75.03±6.77)岁,性别构成,男性:女性=21:15。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对研究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

    1. 方法

为实验组患者无陪护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进行共情能力培训:首先对为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实施护理保障的人员,进行共情能力评分,在实施检测之前,需要熟知测试流程,保障检测结果的准备性[1];实施共情能力培训应该是要持续1个月的时间,每周学习5课时,邀请医院心理咨询专家讲解,熟知老年患者心理诉求,学习共情理论、护理伦理理论、人性关怀理论等知识,全面的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优化共情能力[2];之后可以针对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进行操作演示实践,促使护理人员在实施护理中,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共情护理技能;之后实施共情能力培训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在具体针对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工作中,将共情能力运用到护理工作中,优化老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提供护理服务的质量[3]

    1.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施护理之后,应用共情能力量表评估,包括观点采集(总分70分)、换位思考(总分14分)和情感护理(总分56分)三项指标,评估得分越高,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对于共情能力践行效果越好。

    1. 统计学方法

SPSS21.0数据处理,计量资料(x±s),t检验,用P<0.05表示有意义。

2 结果

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观点采集、换位思考和情感护理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共情能力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例数

观点采集

换位思考

情感护理

实验组

36

56.62±6.53

9.68±2.15

45.62±3.24

对照组

36

49.52±8.45

6.32±2.32

39.51±4.02

t

--

3.98

6.37

7.10

P

--

0.00

0.00

0.00

3 讨论

为老年患者实施护理保障的人员,对于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要求比较高,要为患者临床治疗中,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保障,促进患者快速康复[4]。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实践,为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的护理工作,更加细致,更加专注,满足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情感需求[5]。为患者提供的护理工作,更加注重细节化优化改革,为患者提供的护理行为,更加充满人性化服务,对患者进行关怀照顾,关注到老年患者由于年龄原因,无陪护病房治疗,综合因素导致患者会出现焦虑、孤独的情绪,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能够消除不良情绪状态,为患者提供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对于医院护理工作质量的优化效果显著。

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共情能力评分,实验组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观点采集评分(56.62±6.53)分、换位思考评分(9.68±2.15)分、情感护理评分(45.62±3.24)分,对照组无陪护病房治疗老年患者对于护理人员观点采集评分(49.52±8.45)分、换位思考评分(6.32±2.32)分、情感护理评分(39.51±4.02)分,实验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观点采集、换位思考和情感护理三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无陪护病房护理人员共情能力培训在老年人护理中实践,为患者临床治疗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 章美芬, 纪建英, 周赞华. 基于微视频法的"爱的语言"沟通培训在产科护士中的应用效果[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22, 39(1):4.

[2] 张美, 于龙娟, 李冬梅,等. 以病例为导向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卒中急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22, 43(1):7.

[3] 吴慧颖, 杨斌, 车宏伟. 机动护士规范化培训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 37(26):5.

[4] 郎颖, 李迎春, 袁媛. 数字故事在手术室新入职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培训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0, 34(21):2.

[5] 张爱淋, 柳明仁. 共情在家庭参与式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 护理研究, 2020, 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