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过程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1
/ 2

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过程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研究

米尔班 ·乃比

新疆和田地区人民医院西院区 儿一科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过程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72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结局。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的惊厥高热消退时间明显更短(P<0.05);乙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甲组更高(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对于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的护理效果显著,不仅能缓解患儿的惊厥高热症状,还能让其护理满意度得到较好的提升,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个性化护理;效果


重症肺炎疾病在临床儿科中比较多见,尤其是不超过5岁的儿童,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重症肺炎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高热等,严重情况下还会引发各种不良症状,如抽搐、惊厥等,而且病情发展迅速,具有较高的死亡率,会极大地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因而临床要高度重视相应的护理工作[1]。为此,本文将对个性化护理加以分析,以下是详细的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医院一共收治72例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36例。年龄:甲组1-7岁(3.54±0.34),乙组1-8岁(4.52±0.47);性别:甲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乙组男性22例、女性14例;病程:甲组1-10小时(3.72±0.51),乙组1-9小时(3.19±0.62)。对比甲乙组患者的资料,两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甲组常规护理如下:对患儿体温进行密切监测;保持病房内空气清晰;纠正患儿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常规指导患者进食等。在此基础上给予乙组个性化护理干预如下:1)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间隔2小时测量患儿的体温,待稳定其身体体征后,再间隔6小时测量一次患儿的体温。如果患儿一直无法消退高热症状,就要根据医嘱指导患儿服用药物加以缓解,并从其病情变化出发调控好患儿病房的温度和湿度,增加其舒适度。2)一旦患儿有惊厥和抽搐的症状,就要先创设安静的病房环境,并调暗病房的光线,以免刺激患儿。保护好患儿的口唇、肢体等,以防其出现咬伤烫伤的现象,并安排专门的护理人员照护患儿,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要及时告知医师加以处理,必要时可行降温降压操作[2]。3)如果患者没有力气咳出痰液,护理人员要做好吸痰操作,避免患儿的呼吸道被阻塞,并根据医嘱运用药物治疗具有严重咳嗽的患儿,帮助其加以缓解。4)因为患儿的年龄过小,无法将自身的病情准确表达出来,所以护理人员要注意疏导患儿的心理,始终保持耐心微笑的态度,主动与其互动交流,让患儿更加信任医护人员,从而愿意主动配合治疗。与此同时,在护理时,护理人员还要对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关注,如果出现消极情绪,如焦虑等,就要及时加以疏导,让其心态得到积极的调节,并抚摸患儿,让其保持乐观的态度,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高热惊厥消退时间与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标准差(`x±s)表示,用t进行检验,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当p小于0.05时则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热惊厥消退时间对比

通过相应的护理后,甲组患儿的高热消退时间为(8.25±2.16)d,惊厥消退时间为(7.54±0.78)d,而乙组患儿的高热消退时间和惊厥消退时间分别为(4.37±1.14)d和(4.44±0.76)d,乙组明显短于甲组(P<0.05)。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从表1的数据可知,乙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甲组(P<0.05)。

表1 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x±s,分)

组别

例数

基础护理

服务态度

护理操作

护理技巧

甲组

36

83.53±3.69

84.68±2.58

82.26±2.86

84.94±3.21

乙组

36

91.65±2.72

92.18±2.47

93.53±1.85

93.66±1.84

t

-

10.14

11.58

17.82

13.38

P

-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重症肺炎的引发因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等,如果不能有效控制,就会引发各种合并症,如高热、惊厥等。重症肺炎高热惊厥会给患儿带来比较大的危害,如果不能及时合理地处理,就会让病情恶化得越来越严重,甚至会出现病死的情况,所以一旦确诊,就要及时予以对症治疗,才能提高患儿病情的稳定性,但要想确保治疗效果,就要为患儿提供良好的护理服务[3]。当前,临床主要用止咳、降温、抵抗感染等方式治疗重症肺炎高热惊厥疾病,但由于患儿年龄比较小,不能深入认知相关疾病,所以不愿意主动配合治疗。虽然常规护理的干预效果较好,但从整本上而言还并不是十分理想[4]。个性化护理是一种科学新颖的护理干预模式,其可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加以干预,并非只注重疾病本身,不仅能够规范护理工作流程,还能解决不同患儿及家属遇到的问题,提升护理服务的优质性[5]。本研究结果显示,乙组患儿的高热和惊厥消退时间明显短于甲组,同时其在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操作和护理技巧各项指标上的评分明显高于甲组(P<0.05),说明个性化护理对于临床儿科疾病治疗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护理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缩短患儿惊厥高热消退时间,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付朝霞,方瑞玲.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过程中个性化护理的临床应用分析[J].东方药膳,2021,13(13):152.

[2]孟英英.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0,17(7):254.

[3]路营.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22):171.

[4]余国霞.观察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肺炎高热惊厥患儿的实际临床效果[J].饮食保健,2019,6(4):6.

[5]何晓燕.个性化护理在重症肺炎高热惊厥小儿护理中的临床应用观察[J].养生保健指南,2019,10(3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