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胎儿超声心动图早期诊断胎儿心脏异常的临床价值

余雪芹 罗小琴 杨世莉(通讯作者)

重庆市綦江区人民医院 401420

摘要:目的分析胎儿心脏异常早期诊断中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孕产妇1500例,实施早期胎儿超声心电图检查,对比复查、产后诊断结果,分析胎儿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准确性。结果早期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异常12例,随访失联1例,持续随访11例。产后或尸检诊断显示,心脏异常确诊10例,检查符合率为90.91%(10/11)(P<0.05)。结论实施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促进心脏异常早期检出,漏诊误诊率较低,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胎儿超声心动图;心脏异常;妊娠期产检;心脏结构


前言:心脏异常是危险性较高的器官问题,胎儿心脏异常通常表现为心律异常或(和)心脏结构异常等。妊娠早期产检的实施目的是促进胎儿先天性疾病或发育异常及时检出,采取干预措施,促进优生优育。胎儿心脏异常可能导致胎儿死亡,必须促进早期确诊,实施对症干预对母婴健康有积极意义。超声心动图属于当前比较先进的胎儿心脏健康检查手段[1]。为评价此种检查手段在胎儿心脏异常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文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接诊患者资料中选取1500例接受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孕产妇回顾分析资料,说明检查方法,观察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0月1500例孕产妇资料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实施胎儿超声早期检查。孕产妇年龄(20~42)岁,平均(30.75±8.49)岁。分三个时期实施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分别为:11周~13周+6天、16周~20周、22周~26周。资料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1)产妇健康状态稳定;(2)资料完整;(3)精神正常。

排除标准:(1)智力障碍;(2)合并传染病;(3)随访失联。

1.2方法

检查方法:(1)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在Fetal Heart条件下实施局部检查。(2)检查前健康宣教,确保孕妇了解检查须知,签署《知情同意书》。(3)孕妇侧卧或仰卧,诊断仪探头频率参数设置为(3.5~5.0)MHz,由高年资医师使用探头实施扫查。以胎儿头部、脊柱区域为依据,定位胎儿方位和左右侧,根据上腹部横切面超声影像定位肝脏、胃泡、腹部主动脉以及下腔静脉部位。系统检查胎儿心脏,使用探头扫查四腔心切面、左心室流出道切面、右心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动脉导管弓长轴切面以及上下腔静脉长轴切面等。脉冲多普勒检查、彩色多普勒检查,分析静脉导管、上下腔静脉、动脉弓、卵圆孔、半月瓣、房室瓣等情况,分析血流状态和流速。(4)测定主肺动脉内径、主动脉横弓内径、升主动脉内径、心室长度与短轴内径、卵圆孔宽度等。(5)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律,分析胎儿房室壁运动情况。针对疑似异常情况,调整体位,实施多切面扫查,利用超声工作站存储处理图像。(6)检查后随访:胎儿检出先天性心脏病后,通知孕妇与家属胎儿情况,建议其上级医院复查,并进行专科产前咨询,然后由孕妇与家属决定是否终止妊娠。继续妊娠孕妇,分娩后实施超声心动图复查。引产胎儿尸检,记录检查结果。对比尸检、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分析早期胎儿超声心动图的临床应用价值。

1.3观察指标

检查符合率:对比产后超声复查或引产尸检结果,统计超声心动图诊断符合率。

异常检出情况:记录病情分布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孕产妇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62947806926e3_html_9f104aafb903bd45.gif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检查符合率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心脏异常12例,发生率为0.80%(12/1500)。在12例中,随访失联1例,其余患者持续随访。11例中,产后(或尸检)确诊11例,早期诊断符合率90.91%(10/11);误诊1例,误诊率9.09%(1/11)。漏诊1例,为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诊断结果不全面1例。

2.2异常检出情况

在心脏异常胎儿中,发生三尖瓣闭锁伴右心发育不良、室间隔缺损1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1例,室间隔膜周部缺损1例,室间隔肌部缺损1例,肺动脉狭窄2例,主动脉狭窄1例,右位主动脉弓并左位动脉导管1例,肺动脉增宽1例,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1例,右锁骨下动脉迷走1例,心律失常1例。

3讨论

相关调查显示,国内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率为(0.6~0.8)%,先天性心脏病极易导致新生儿病死。心脏异常是导致新生儿和儿童病死的主要原因。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在妊娠期有效检出胎儿心脏异常问题,受超声技术逐渐成熟影响,超声心动图从妊娠中期应用逐渐拓展至妊娠早期检查。在胎儿先天发育畸形中,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高发性。超声心动图可对心脏结构进行有效观察,还可实时分析心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有效检出心血管异常,对降低胎儿病死率、促进优生优育有积极意义

[2]

在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超声心动图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应用范围较广。利用超声心动图可促进心脏结构异常与血流动力学异常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应用价值存在局限性,针对冠状动脉结构缺陷、主动脉或肺动脉瓣轻度狭窄、心脏膜部细小室间隔缺损、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等,常规超声心动图极易漏诊误诊,在实施检查时,孕妇腹壁厚度、羊水量、胎儿体位均可能影响胎儿检查结果,在不明显心脏缺陷检查中较易漏诊。胎儿超声心动图是针对胎儿的针对性检查技术,心脏异常检出率较高,检查结果可靠性较强。在实施此检查时,应执行规范检查流程,科学实施检查,促进检查安全、高质量实施。

相关研究认为,妊娠期高危因素与胎儿心脏异常存在相关性。与最佳生育年龄孕妇相比,高龄妊娠较易发生胎儿心脏异常。母体具有相关病史或者在妊娠早期发生病毒感染,可能诱发胎儿心脏异常。胎儿染色体缺陷也是导致心脏异常发病的常见原因。但是妊娠高危因素并非产生胎儿心脏异常的全部原因,在常规妊娠中也可能出现此缺陷。在产前检查中,无论是否合并高危妊娠因素,都建议实施超声心动图检查,促进心脏畸形胎儿早期检出。早期检出并且采取合理干预,可缓解患儿家属经济和心理压力。

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检查,是比较先进的产检手段之一。通过该检查,可全面分析胎儿大血管结构,观察心脏腔室、瓣膜和间隔等结构状态,尤其是针对严重心脏结构异常胎儿,具有较高检出率。产前筛查中实施超声心动图,可促进心脏畸形检出,辅助医师早期确诊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此种手段,可系统观察胎儿心脏切面,进行四腔切面检查等。医学研究显示,心脏结构异常通常合并血流动力学异常,基于上述原因,检出四腔切面异常后,实施心动图检查,可详细分型心脏结构异常。

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为检出心脏结构异常,应参照胎儿体位,于膈肌稍上方横切胸腔可获得四腔心切面,准确定位胎儿心间朝向,观察左、右心比例是否存在异常,是否存在瓣膜异常或间隔缺损等情况。观察胎儿房室比例,当比例显著增大时,心脏异常可能性较高。在疑似室间隔缺损检查中,应考虑是否存在假性缺失可能,避免误诊。心肌缺损后,极易造成心脏心室左右压力相近,无显著心室分流,应结合医师经验实施全面深入检查分析,降低漏诊误诊风险。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或者永存动脉干均存在主动脉骑跨、室间隔缺损可能,因此两种病症在检查时较易误诊。卵圆孔测值偏窄,应密切随访,存在一定卵圆孔早闭风险。孕中期与后期相比,早期检查阶段心脏发育尚未完全,在超声检查中可能存在心脏结构不清晰情况,对此应定期复检,减少漏诊误诊情况[3]

在早期超声心动图中,室间隔细小缺损较易发生漏诊,主要是因为在胎儿发育时期,动脉导管与卵圆孔处于开放状态,受此影响胎儿左心和右心压力无显著差异,在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时,心脏室间隔缺损部位难以检出清晰分流,较易得出假阴性检查结果,发生漏诊。主动脉及肺动脉轻度狭窄等等病情,在产后检查中较易检出,但在早期检查中因为胎儿独特的血流动力学原因,漏诊率较高。为减少漏诊,促进心脏异常及时检出,应在早期检查中实施多体位检查,保证扫查切面完全,还应促进孕妇定期复查,尽早检出轻微心脏异常。

本次研究中,超声心动图早期检查显示,12例疑似心脏异常。在研究过程中有1例随访失联,针对11例进行持续随访,最后通过引产尸检、分娩后超声复查等手段验证超声检查结果,显示10例为确诊,误诊率9.09%,诊断准确率为90.91%。此外,本次研究中有1例漏诊。分析漏诊或者诊断不全面原因,是胎儿体位原因,造成部分切面观察不详细,未能全面检出。

综上所述,在产前检查中,针对胎儿实施超声心动图早期检查,可有效检出心脏异常,符合率较高,漏诊情况较少、多切面综合检查可全面分析胎儿大血管状态、心脏间隔、心腔和瓣膜结构,分析心脏活动情况,促进异常情况检出。

参考文献:

[1]张涛,赵胜,杨小红.胎儿心律失常的超声诊断及随访分析108例[J].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21,18(08):765-767.

[2]赵苏云,穆研,续庆艳等.胎儿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先天性心脏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11):1458-1460.

[3]郭雪丽,钟柳丹.超声心动图Tei指数及NT值与胎儿心功能异常的相关性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18):22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