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30
/ 2

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和电化学发光法( ECLIA)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的价值

李清芝

开远市儿童医院 661699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在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中所发挥的价值。方法:分析检测的对象是确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6例,其资料完整,对检测分析知情。分别对患者进行电化学发光法(ECLIA)检测(结果设定为研究组)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结果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检测方式的准确率。结果: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建议在临床检测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标志物电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价值


乙型肝炎是我国临床发病率非常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因乙肝DNA病毒感染引起,感染后患者可出现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病症,若干预不当可进展为肝衰竭、肝癌等更加严重的情况,危及生命安全。乙型肝炎的传染风险高,需要早期有效的确诊对控制病情进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学标志物检测是临床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的常用方式,其优势是操作方便、检出率高。现阶段常用的两种检测方式是电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本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检验方式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检测中发挥的价值,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分析课题开展的时间范围是2020年4月-12月,将我院确诊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56例设定为检验对象,其临床资料完整,对本次分析知情。患者中男性有30例,女性有26例,其年龄范围在21-58岁之间,平均是(40.69±0.13)岁。经过沟通后,患者同意参与本次检测,可以全程配合。

1.2研究方式

将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结果设定为研究组,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验的结果设定为对照组。检验方法如下: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静脉血液5mL。常规离心,转速为3000r/min,时间为10min。分离后取上清液放置于-20℃冰箱中保存待检。应用酶标免疫检测仪与安图A2000Plus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选择配套的试剂盒进行检测。操作时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规范流程进行操作。分别对患者的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等进行检测。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检验方式的检验准确率,主要观察阳性率,其中ECLIA法的阳性判定为HBsAg、HBeAg、抗-HBs≥临界值;ELISA的阳性判定为抗-HBe、抗-HBc<临界值。

1.4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分析中,选择的分析软件是SPSS25.0,指标数据的记录形式是率,组间数据的比较工具是62946cb469a05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仅有当检验结果P<0.05时可以认定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的数据记录可知,研究组检验的准确率数据明显高于对照组,形成差异对比,P<0.05。

1 两种检验方式准确率数据(n,%

组别

例数

检验准确率

研究组

56

55(98.21)

对照组

56

50(89.28)

62946cb469a05_html_e36e83f027628056.gif

-

12.69

P

-

P<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对患者的肝脏产生病变影响。乙型肝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传染性疾病。近年来,临床上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为了改善疾病预后,需要早期及时确诊。目前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检测上,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电化学发光法均发挥其独特的价值。

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采用抗原与抗体的特异反应将待测物与酶连接,然后通过酶与底物产生反应达到检测目的,其基本原理为:①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即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是电化学发光和免疫测定相结合的产物,其标记物的发光原理是一种在电极表面由电化学引发的特异性化学发光反应,通过用电化学发光剂标记抗体,采用抗原抗体反应和磁颗粒分离技术,根据电化学发光剂在电极上发出的光强度大小对待测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

结合本次分析数据可知,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为98.21%,对照组的检测准确率是89.28%,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更高,与对照组形成差异对比,证实电化学发光法在乙型肝炎标志物检测中的准确率更高,检测价值更好。

综上所述,临床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学标志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率,诊断价值更高,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周天天,白甲怡,王锐泽,张孟利,胡伟军.电化学发光免疫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比较[J].中国疫苗和免疫,2021,27(06):631-633+642.

[2]蔡贤惠.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甲型肝炎病毒Ig M抗体的对比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3):74-75.

[3]王艳.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应用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验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22):105-106.

[4]Kovac M,Risch L,Thiel S,et al.EDTA-anticoagulated whole blood for SARS-CoV-2 antibody testing by 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and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J].Diagnostics(Basel),2020,10(8):593.

[5]赵春红.荧光定量PCR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20,47(18):42-44.

[6]黄晓辉,黄志昂,高贵阳,林晓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乙肝表面抗原的结果对比[J].中医临床研究,2020,12(14):114-116.

[7]魏彦刚.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测定乙型肝炎标志物的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11):77-79.

[8]施淑琴,费娜.用不同的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法诊断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01):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