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常规:胃肠疾病的"警报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便常规 :胃肠疾病的 "警报器 "

刘冬梅

三台县塔山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109

大便常规是一项很简单的检查,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进行便常规检查,主要是取标本困难,有时候到医院等上几小时都取不到标本。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大便常规却可以检查出很多的疾病,这也是为什么会将大便检查作为常规检查项目的原因。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大便常规可以检查出哪些疾病,大便常规的检查项目及临床意义等相关知识。

1 什么是大便常规

大便常规检验是基础检验,大便常规检验包含粪便理学检查及粪便有形成分检查,能够初步对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感染进行了解,和间接评估胰腺、胃肠、肝胆功能的情况。大便常规主要是对大便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和寄生虫卵的数量进行检查,若数值超过或者低于正常数值,则表明可能出现了疾病。便常规可以检查出的常见疾病包含肝硬化、炎症性肠病、息肉、肠癌、溃疡、胆道疾病诱发的出血等,也可以用于筛查消化道肿瘤。检验的结果是评估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项目,对诊断疾病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不能忽视便常规这项检查。

2 哪些人需要进行便常规检查

  1. 针对大便中有粘液或者脓血者可能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大小肠炎、直肠癌、结肠癌等,因此要注意检查。

  2. 对于大便潜血除了痔疮患者以外,也可能是出现了溃疡、胃肠道恶性肿瘤、肝硬化等,因此一定要重视起来。

  3. 大便表现为米汤状可能是患有霍乱,应该及时进行治疗。

  4. 如果出现短时间内大便太稀或者太硬都是不良情况,可能是出现了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伪膜性肠炎等。

  5. 如果大便突然变细或者很难排大便有可能是患有直肠癌,直肠癌会使直肠变窄,大便困难。

3 便常规可以检查出什么

3.1 外观

检查外观主要是观察其颜色和形状,了解食物消化的状况、评估胃肠、肝胆、胰腺功能;通常正常状态是粪便为棕黄色,成形,质地软,粪便的颜色会被饮食、药物、疾病所影响,使其发生很大的变化。常见的包含以下几项:

  1. 黏液脓血便。粪便中有少量的粘液,肉眼一般观察不到,粘液增多到肉眼可以看到表示异常;主要是出现了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2. 稀水样便。主要是腹泻时病人排出的粪便,一般比较常见于感染及非感染性腹泻,常会诱发急性肠炎。

  3. 淘米水样便。粪便有很多水分,并且有粘液、杂质,形状类似淘米水,一般为霍乱、副霍乱。

  4. 柏油样便。常见于偏黑褐色,比较软和稀,肉眼可见光泽,通过隐血试验表现为阳性;常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胃酸将红细胞破坏降解后,由于肠道的硫化物经过细菌的影响会成为硫化铁,然后刺激小肠后会分泌出很多的粘液,导致发生疾病。

  5. 白陶土样便。一般胆汁内的胆红素进入肠道后,由于肠道细菌的作用会出现胆素原,使其氧化为胆素,粪便颜色为黄褐色。在胆管梗阻的时候,胆汁进入肠道的比较少,粪胆素显著的减少或者缺如,这时候粪便会表现为白色、灰白色,和陶土相似;一般会出现在胆管梗阻疾病,比如胆管结石、胆管癌等。

  6. 鲜血便。通常病人粪便内有血,粪便和血可以混合,常会发生痔疮、肿瘤、结直肠息肉等疾病。

3.2 细胞检查

(1)白细胞。通常是通过白细胞防御身体之外侵蚀的主要防线,患者血液内的白细胞主要有5种,其中包含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中性粒细胞数量会影响白细胞总数。一般情况下粪便内不会有白细胞,或者只有很少的中性粒细胞。如果患有肠道感染性疾病,例如细菌性痢疾,会导致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若患了阿米巴痢疾、过敏性肠炎等,会导致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增加。

(2)红细胞。一般情况下,粪便中不含有红细胞,若有红细胞表明消化道有出血,若出血的位置比较高,上消化道出血的时候,血液中的红细胞在和粪便排出的时候通常已经被分解破坏,鉴别不出来。所以,如果通过粪便镜检有红细胞表明肠道下段存在炎症及出血,包含结直肠癌、细菌性痢疾等。

(3)巨噬细胞。在血液的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后,会使其体积不断增大,吞噬性提升,能够将红细胞、细菌、白细胞、细小颗粒等吞噬,通常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的患者,检测其粪便会出现巨噬细胞。

3.3 食物残渣检查

一般食物残渣通过粪便排出的时候已经完全消化为了比较细小的颗粒,若食物没有完全消化,一般可以在镜下观察到淀粉颗粒及脂肪小滴,常出现在胰腺癌、胰腺炎等疾病中。

3.4 寄生虫卵检查

该方式是诊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比较直接的方式,一般粪便中会有蛔虫卵、鞭虫卵、钩虫卵、蛲虫卵等寄生虫。

3.5 细菌检查

通常粪便中有较多的细菌,一般均是正常菌群,并且其细菌的数量、种类都是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但是如果肠道菌群失调,就是正常菌群消失、比例失衡,一般是经常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3.6 隐血试验

消化道出血量比较少,粪便排出的时候红细胞被破坏,外观观察不出任何的变化,肉眼及显微镜都观察不出异常,这种微量出血就是隐血;利用隐血试验筛查消化道出血效果很不错,一般在诊断大肠癌、胃癌、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阳性率比较高,而且目前临床中还常采用隐血试验诊断大肠癌,其效果很不错。

4 便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1. 粪便中不能有尿液,因为某些被检成分可能会被尿液破坏,发生假阴性。

  2. 大便应该新鲜、并且要及时送检,就算使天气冷的时候也应该是早晨的。

  3. 根据医生的要求停用某些药物和饮食,不然可能会出现假阳性结果。

  4. 挑送自认为不对的成分,例如血、黏液、脓等,不能将粪便外观不正常的部分挑送后送检。

  5. 一定要记得贴上自己的姓名,避免出现差错。

  6. 在化验室取容器,不能随便用袋子等装留取的粪便,留取花生大小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源于便常规的相关知识,建议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便常规可以诊断出很多的胃肠疾病,帮助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因此,一定要重视对便常规检查的重视程度,不要因为难取标本而不愿意进行大便常规检查,导致身体出现了疾病却不自知,最终耽误最佳治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