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分析

刘锟

四川省科学城医院,四川省绵阳市, 6219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其负性心理的改善作用。方法:80例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饮食、行为表现、精神活力、生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骨肿瘤患者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推荐使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骨肿瘤;护理效果;负性心理


骨肿瘤是一类治疗难度大、复发率高的骨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状态和生活质量,手术疗法虽能有效抑制病情发展,但负性心理的影响使患者治疗依从性不高,生活质量低下,影响整体效果[1]。因此,相关研究认为骨肿瘤护理应当以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为主要思路,指出心理干预具有相关优势,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为验证此结论,选取80例骨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分析,旨在探讨心理干预的应用价值。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

在2020.1-2021.1期间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61-68(64.11±2.12)岁。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60-70(64.18±2.13)岁。组间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诊断标准;②知情同意并签字。排除标准:①并发重要脏器疾病;②病历资料缺失。

1.2操作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围绕治疗过程给予患者体征监测、检查协助、健康教育、饮食干预以及肢体康复训练。

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1)给予患者充分的尊重和理解,尽量满足其生活需求,日常护理中始终保持高质量护理服务,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提高治疗依从性。(2)科学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环境优化营造富有生命气息的治疗环境,构建和谐的病房人际关系,以此增强患者的生存意志,此外,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进行健康指导,辅以成功治疗案例,说明健康生活对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作用,同时充分考虑患者的情感需求,叮嘱患者家属陪伴左右,照顾其饮食起居,鼓励其完成治疗。

1.3观察指标

负性心理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两表具体评分标准为:SDS评分标准:53~62为轻度抑郁,63~72为中度抑郁,73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评价标准: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69分以上重度焦虑。

治疗依从性:若患者对治疗方案无异议,完全配合,为完全依从,若患者治疗方案有异议,经解释后接受并配合,为基本依从,若患者不配合治疗方案,经解释后也未认同,为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率+基本依从率。

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科室自制的生活质量评分表,包括四个维度:日常饮食、行为表现、精神活力、生存能力,各项分值0分-10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SPSS25.0版本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χ2)和计量(t)资料,差异显著(P<0.05)。


2结果

2.1负性心理评分

表1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负性心理评分记录表[X±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观察组

40

46.13±3.29

51.85±2.26

对照组

40

51.68±3.19

53.70±2.48

t

-

7.6597

3.4872

P

-

0.0000

0.0008

2.2治疗依从性

表2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2治疗依从性记录表[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

40

33(82.50)

7(17.50)

0(0.00)

40(100.00)

对照组

40

25(62.50)

10(25.00)

5(12.50)

35(87.50)

χ2

-

-

-

-

5.3333

P

-

-

-

-

0.0209

2.3生活质量评分

表3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饮食、行为表现、精神活力、生存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3生活质量评分记录表[X±S](分)

组别

例数

日常饮食

行为表现

精神活力

生存能力

观察组

40

87.75±5.86

83.49±5.22

83.30±5.91

83.37±5.47

对照组

40

73.66±5.40

77.71±5.77

73.28±5.64

73.62±5.48

t

-

11.1829

4.6982

7.7573

7.9641

P

-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讨论

骨肿瘤治疗过程相对漫长且痛苦,患者在疼痛折磨下会出现负性心理,继而降低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对此,以心理干预为主要手段,消除患者负性心理,可满足患者要求和实际治疗需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更低,治疗依从性更高,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更高,充分说明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身心状态的改善效果,具体来说:心理干预模式重在满足患者作为人的自尊和自信,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其生活信心[3],实施过程中,尊重和理解患者是最重要的基础,不放弃任何一名患者,持续保持高质量护理服务,可使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和照顾,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是核心,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提高生活质量,使患者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主动、积极的享受生活,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的护理优势明显,体现在负性心理改善、治疗依从性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等方面,效果理想,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寒. 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干预效果及负性心理的影响[J]. 医学美学美容,2021,30(11):139.

[2] 张莹,陈琢,刁攀,等. 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效果及抑郁程度评分影响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96):348-349.

[3] 王婷婷. 探析心理干预对骨肿瘤患者护理疗效及负性心理的临床效果[J]. 家有孕宝,2020,2(15):257.